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介绍铁路新一代客票系统,基于铁路新一代客票系统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积累的大量的系统运行、业务运营等数据,结合分布式数据存储和计算框架、实时流式计算分析和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等关键技术构建铁路客运大数据平台,实现了票额智能预分、铁路旅客画像和客运运营支撑等大数据应用创新。提出铁路客运大数据在扩大铁路客运业务应用范围,提升旅客出行体验,以及构建交通大数据业务生态圈等方面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发挥数据可视化技术在铁路大数据领域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结合铁路数据服务平台的建设目的、数据来源和总体框架,运用可视化技术和数据交互技术,从资产普查、资产概览、共享服务、分析应用、运维管理等5个可视化方面设计研发了铁路数据服务平台综合管理驾驶舱,对铁路数据服务平台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分析数据的变化特征和演变规律,挖掘数据隐藏价值,形象直观地为运维人员、分析人员及管理人员提供综合监控、数据展现与辅助决策等功能,解决了从海量、无规则数据中快速定位及挖掘潜在信息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的复杂性越来越高,需要数据可视化技术将不可见现象转变为可见的图形符号,因此数据可视化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本文从数据可视化技术的概念和技术特点入手,对数据可视化技术进行研究,将其成功应用于中国铁路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以下简称铁路客票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展现中,并对未来数据可视化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和探讨,进一步证实数据可视化应用技术是呈现和解释大规模数据的关键核心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简述数据可视化技术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列举并描述了数据可视化技术在电务设备检测数据展现中的应用案例,说明数据可视化在铁路行业应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铁路电务专业数据复杂、种类繁多、实时性较强,通过大数据平台对数据进行整合汇集、即时共享、可视化交互展现,可以更直观地分析数据,更有效地利用数据,进而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基于大数据平台的铁路电务专业数据可视化交互系统基于大数据技术架构,利用前端可视化图形库,结合地理信息服务组件,为铁路电务专业不同类别的用户提供多维度、多层级、多种形式的可视化展示。提出系统整体架构与前后端交互设计方案,阐述多个大数据技术架构与前端展示相结合的典型应用场景,能够实现数据从采集到展示的全流程综合处理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铁路数据通信网及运维管理现状,建立铁路数据通信网基础数据管理系统,针对IP地址资源、设备基础资源、业务运用资源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7.
分析国内外交通行业尤其是民航电子客票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结合我国铁路客票发展历程,阐述我国铁路电子客票的内涵,创新性地提出旅客行程服务记录(PSR)概念,设计了作为我国铁路客运提质计划重要组成部分的铁路电子客票技术方案,在此基础上开展铁路旅客智能出行服务场景的研究与设计,面向旅客出行全过程提供智能化服务,并对铁路电子客票和智能出行服务场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验证了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与先进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我国铁路当前运输和信息化形势,分析大数据来源和相关技术,包括大数据采集、大数据预处理、大数据存储及管理、大数据分析及挖掘、大数据展现及应用等技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铁路客运大数据平台,并对铁路客运大数据应用场景和应用技术进行分析,提出铁路客运大数据建设和应用的推进思路。  相似文献   

9.
针对铁路网络空间安全防护的可视化问题,研究了铁路网络可视化的理论基础,并结合铁路网络实际结构,分别从理论研究和技术路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铁路网络空间可视化应用,并给出了应用示例。分析表明,所提路径能够实现铁路网络安全事件的监测、预警与处置,在网络性能评估和风险预测上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重点研究某高原铁路物流特征和BIM-GIS技术在物流系统设计和关键数据上的一致性,探讨实现智能物流管理系统架构.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总结BIM和GIS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情况,分析BIM-GIS协同一体化应用在某高原铁路物流领域的优势.根据对某高原铁路物流特征和物流协同模型的分析,提出从物流可视化到信息流动、监控一体化的系...  相似文献   

11.
铁路客运车站作为实现综合交通线路一体化的重要节点,既是铁路旅客运输的基石,也是客运生产的信息源。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客运车站业务优化需求的激增,发展铁路智能客运车站将是大势所趋。本文基于对铁路智能旅客车站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智能车站“一个核心,三大领域”的系统构成,并从出行服务、生产组织、安全保障三个方面分析了客运车站智能化的主要业务功能,展望未来智能车站系统的发展趋势,以期对铁路智能车站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国内外室内定位技术应用现状,分析在铁路车站内基于iBeacon实现定位、导航,构建站内导航系统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iBeacon的指纹匹配定位算法,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体系,融合多源系统异构数据,提出并设计了站内导航系统总体架构、逻辑架构及网络架构。设计了站内导航系统的功能,满足了旅客在站内对位置服务的需求及对站内外导航接续服务需求。利用大数据分析及数据挖掘技术为铁路车站工作人员提供了站内商业智能分析。通过系统的建设能够解决旅客在站内“迷路”的难题,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改善客运服务质量,降低客运服务成本。  相似文献   

13.
分析我国综合交通发展现状,基于各交通行业信息系统建设和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交通信息"一张图"的系统信息联通架构,以及多式联运"一张票"的内涵。根据大型枢纽节点、空铁联运和铁公水联运的发展情况,分别提出大型枢纽节点城市接驳、空铁联运、铁公水联运的旅客智能出行技术方案,这些方案可为提高旅客出行的便利性和提升各交通行业的资源利用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暑运期间西宁西站的售票数据,本文从售票情况、热点出行情况、退票情况、用户情况以及客运指标情况等5个方面展开综合分析,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对相关数据进行展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提高铁路部门的客运管理水平,提升旅客的满意度和提高铁路部门的收益。  相似文献   

15.
铁路旅客服务质量和旅客服务系统信息化水平是衡量铁路客运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设计先进的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为旅客提供安全、舒适、便捷、高效的优质服务成为铁路客运工作比较急迫的需求。分析我国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及系统构成,将中台作为连接前台与后台的桥梁,提出基于中台的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设计方案,给出基于中台的系统总体架构。研究表明,采用中台技术的系统可以提高铁路旅客服务信息化水平,提升旅客出行体验,进一步提高铁路客运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铁路客运票价策略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格策略是收益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总结了国内外铁路客运票价策略的理论研究及应用现状;对铁路客运票价策略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拆解,描述并分析了各关键环节主要任务及目标;对国内外基本价格策略进行了简单评述,分析并总结了适合我国铁路客运票价的价格策略—市场细分和动态定价;根据我国铁路客运实际情况,对后续票价策略研究的方向、可采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如何提高旅客服务质量、保障旅客方便快捷通行已经成为车站客运部门的一个难题.大力发展车站自助查询系统的建设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主要手段之一.文章分析车站自助查询系统的应用现状,指出目前系统存在的不足与缺陷.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与我国高速铁路客运车站的发展规划,提出在系统架构和系统功能两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目前,已优化的系统在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试验成功.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高速铁路车站旅客自助查询功能的需求,具有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纸质铁路客运运价里程表和全国铁路客运营业站示意图出版周期过长、用户使用中存在诸多不便的问题,开发了铁路客运运价里程表数据管理系统;基于微服务技术,采用“C/S+B/S”混合应用模式,实现全国铁路客运运价里程表及营业站示意图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提供便捷的定制化数据查询功能,并可为其它业务应用系统提供客运运价里程表数据共享服务。该系统构造了干线–支线2级树形结构的全国客运铁路网数据模型,采用矢量图形技术绘制营业站示意图;提供营业站示意图与里程表数据一致性检查和数据版本管理功能,可保证数据完整性和数据更新过程可追溯,以及数据更新与发布有序可控。该系统的应用规范了客运运价里程表数据的管理与维护,方便系统最终用户准确使用客运运价里程表数据,有助于提高相关客运业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