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货车运用管理信息系统是货车运用技术作业、故障处置、技术交接、质量分析等工作的信息化记录载体,系统采用先进的信息处理与集成技术,对列检技术作业相关系统进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数据集成、综合应用,打破货车运用作业管理的专业壁垒,发挥多系统数据集成的综合效益;规范列检作业流程,对列检作业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管控和规范化管理;按需...  相似文献   

2.
利用车统-14记录的列检作业场技检作业相关信息,调取了10天内全路列检作业场相关数据,并对"中转"和"到达"列检作业,根据首尾车号和时间,匹配出前次列检作业信息;利用货车运行里程统计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货车运行轨迹等信息,统计每次列检作业距前次列检作业车辆运行里程,文中一共得到10天内全路列检作业场81 204条列检作业距前次列检运行里程的计算结果。在此基础上,按列检编码和列检所分类进行统计分析。还提出列检生产布局调整的原则:优先调整距前次列检作业平均距离短,且列检作业数量少的列检作业场。依照特等列检作业场、一级列检作业场、二级列检作业场重要性不同,提出不同的优化原则,得到列检作业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ICH卡在列检作业和管理中应用的技术前提。在“LAK-1型型检作业安全监控中,IC卡用于职工身份标志和考勤,列检作业进程控制和作业数据管理,实现了列检的安全,规范作业控制和列检数据的计算机管理。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列检作业安全监控中集散式控制原理及数字通信、数字或IC卡作业、数字式控制单元、作业信息数据库管理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原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列检作业安全监控中集散式控制原理及数字通信,数字式IC卡作业,数字式控制单元,作业信息数据库管理数字技术的应用原理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铁车辆列检作业以人工为主、智能化程度低的现状,结合地铁车辆列检作业的特点和智慧运维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列检机器人的地铁车辆维修策略,构建了人机联控的列检作业流程,为列检作业由"人检人修"向"机检人修"提供了技术路线,解决了列检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经验依赖性强等问题,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可为列检作业修程优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应用了手持机系统的列检新型信息化作业方式与现有的列检作业方式的比较分析,阐述了手持机系统在提高列检工作效率、信息实时动态传递、减少列检值班人员劳动强度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列检作业安全监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提出了列检作业安全监控的新方案,系统采用计算机集中分布式控制技术、实时多任务控制软件技术、数字通信新技术、IC卡技术、VMOS功率控制等技术,全面实现了列检作业安全防护、管理必定昨相应设备实时并行监控功能。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热轮探测装置,可以加装在现有红外线探测系统的探测站上,与红外线探测系统并网运行,增加列检所预报热轮故障,实现列检所预报车辆制动系统故障,指导到达场列检人员作业。  相似文献   

10.
针对铁路货车列检作业工作效率低、检车员劳动强度大的缺点,设计开发铁路货车列检作业手持机系统。货车列检手持机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方式,前台采用Java开发,后台采用Oracle,现场采用有线和无线局域网相结合的方式,实现5T系统、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列检HMIS服务器及列检手持机的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11.
针对铁路客站设备管理手段落后,管理过程碎片化,管理时效性滞后,管理人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铁路客站设备运用监控系统通过构建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车站三级管理架构,建立标准设备编码体系,定义设备核心部件、规范设备运行参数,利用物联网平台接口技术,实现车站设备运维保养过程全线追踪、状态实时在线监测、设备控制精细智能。通过动静态履历的管理,为设备建立"一物一档"唯一标识,实现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为车站设备管理提供了有效手段,实现管理过程连续、故障修复及时,同时降低车站能耗,减少作业人员工作量,降低车站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车站接发列车作业以人检为主,劳动强度较高,存在人身安全隐患,且存在漏判和误判,难以有效保障接发列车作业质量。运用图像识别、数据挖掘、智能分析及系统集成技术,提出列车在站运行状态监测系统方案,对车站接发列车的图像、视频、车轮踏面温度、车辆运行声音等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和智能分析,提供车辆异常状态识别和报警功能,实现接发列车作业从"人检"向"机检"、"室外"向"室内"、"静态"向"动态"的转变。该系统方案对提升车站接发列车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探索接发列车作业新模式,保障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结合国内动车组实际需要和列车运行传感技术的发展现状,对现阶段建立动车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地面系统的数据、用户及业务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超融合技术、铁路总公司和动车段两级硬件部署、铁路总公司–铁路局–动车段–运用所四级应用的系统设计方案,明确界定了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与既有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的接口和预测故障的闭环管理机制,并对动车组健康管理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对建设动车组PHM系统,实现动车组视情检修,提高动车组运用、维修效率进行了积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铁路货运车站在生产作业中缺乏信息化管理手段的问题,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等技术设计了铁路货运车站生产作业管理系统。该系统以站场图形化界面为基础,通过多点组播、请求应答和时钟同步等数据交互技术,实现了车务段作业计划远程接收、作业状态自动反馈、运转作业及货运作业的图形化集中管理、操作流程安全卡控等功能。实践证明,该系统构建了货运车站与车务段之间生产调度指挥的信息通道,提高了车务段管辖范围内货运车站生产管理透明度和作业实施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客运调度计划与列车席位管理关联紧密,为了解决目前客运系统与调度系统独立建设导致的信息交互不畅、岗位协同性较低等问题,保证运力资源与出行需求的精确匹配,提出高速铁路客运调度计划与席位管理自动交互方案。通过生产信息数字化管理、调度命令自动化执行模式研究及开行计划安全卡控等技术手段,设计包含计划下达、命令执行、席位自动调整、执行反馈在内的自动交互应用,实现调度业务域与客票业务域上下工序间的流程贯通、数据融合及专业协作,保证列车席位调整和列车开行计划调整的安全性和及时性,为适应高速铁路客运作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发展要求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结合杭州地铁车辆段/停车场运用库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例,从使用维护、节能管理等运营角度对运用库列检列位数量比例及其布局型式、检查坑长度、防排水、动力照明等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与实施建议,为地铁新线运用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设铁路运输信息集成平台数据服务管理系统,规范运输信息集成平台数据共享,提升数据应用水平,支持相关大数据应用。系统采用分层设计原理,流程化控制策略,标准化服务接口,基于集成平台运输大数据,形成了一套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服务管理和应用体系,为铁路运输业务部门提供多种方式的数据服务,同时满足数据安全和监控方面的要求,实现了跨专业数据共享和信息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地铁线路规模的扩大、乘客规模的增加对地铁运营安全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地铁运营公司亟需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提高作业执行质量,优化地铁运营管理。在对地铁行车标准化作业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构建了行车作业安全标准化检查与评估方案,引入第三方机制完成组织落实。通过对某城市地铁行车作业的第三方安全检查与评估实施工作,评估分析行车作业过程中所存在的关键问题,并结合安全标准化作业执行匹配度论证行车作业质量与可靠性。以期为今后将检查与评估推广至整个线网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公共交通部(PTV)公布了一个墨尔本郊区铁路网30年发展蓝图,如果项目全部实施,到2023年可以增加高峰运能50%,在20年内运能增加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