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传统产品数据不适合作为Internet上的信息共享的数据格式,产品数据的Web使能是实现异地、异构环境下产品信息共享的一条有效途径。实现Web使能数据转换为传统三维产品数据STL格式文件是非常重要且实用的技术。文章通过介绍一种新的三维数据测量系统来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从而探讨了三维产品离散数据共享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船舶制造中的工时/物量数据统计分析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现代造船模式下中间产品工时/物量关系阐述,探讨如何建立两者之间数据统计分析系统,讨论了建立此系统的关键技术,提出研究开发工时/物量数据统计分析系统的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3.
《舰船科学技术》2013,(9):152-157
在舰船设计和制造中,往往要用到很多专业软件处理舰船产品和技术相关的各类数据,而每个系统都有其特有的数据格式,因此相同舰船产品和技术信息必然会在多个系统中多次存储,从而导致信息冗余、一致性控制困难及各式不统一等问题。据美国国家标准协会估计,数据不兼容的问题导致美国制造业每年损失900亿美元,可见统一数据标准的重要性。而对于船舶行业来说,美国舰船通用信息模型SCIM的产生为解决舰船研制中的数据互操作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基于XML的船舶产品信息集成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设计制造是一个众多单位利用不同工具来同时实现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不同结构不同介质的数据,为了解决数据交换问题,利用XML技术,提出了一个基于STEP标准的船舶产品信息集成环境架构。  相似文献   

5.
为缩短船舶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周期,解决设计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图纸、文档等技术资料的统一管理问题,实现对设计、制造和管理过程的跟踪和信息的反馈,故需建立船舶产品数据管理集成开发与应用平台。平台以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为手段,通过研究开发船舶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实现船舶设计过程控制与设计数据的管理,并通过系统集成,实现设计数据向制造数据的转换,为制造管理系统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冯明初 《机电设备》2006,23(4):32-34
船舶设计制造是一个众多单位利用不同工具来同时实现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不同结构不同介质的数据.为了解决数据交换问题,该文利用XML技术,提出了一个基于STEP标准的船舶产品模型的标准化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7.
系统集成是一种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方法,是建设海战场C4ISR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阐述了海战场C4ISR系统集成的概念、目的和内容。建立了C4ISR系统集成技术参考模型,从物理集成、数据集成和功能集成上研究了其与OSI模型之间的关系以及解决的问题。分析和探讨了系统集成过程中的体系结构、数据工程、信息基础设施、战场态势分类和生成以及共性产品等关键技术和实现的方法与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
王政  姚景顺 《舰船科学技术》2005,27(4):50-52,77
现代战争中,随着导弹武器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现代军用雷达受到了巨大威胁,单部雷达已经很难适应未来战场的需要,因此雷达联网成为军事预警系统的发展趋势。本文针对雷达网中航迹关联后的数据融合实现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对该问题进行了数学描述,给出了雷达网中数据融合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海上航运业的发展,运行管理越来越依赖于自动化的信息管理技术,如船舶维修数据系统、船舶动力数据系统、结构参数系统、海上气象数据系统等。由于这些系统由不同的企业开发完成,它们之间具有独立的数据访问方式,而现实情况是这些数据具有密切的联系,并且总控系统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联合访问。本文在研究现有SOA技术基础上,结合海上数据实际情况,设计基于SOA的异构数据集成系统,提高了数据访问的复用性及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
发展机械绿色产品,就要对其"绿色度"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产品绿色度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评价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机械产品绿色度的内涵。然后,结合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从产品的环境、资源、能源和经济四个方面出发,初步建立了机械产品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重点分析了数据包络分析法,并结合电冰箱的例子验证了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虚拟仪器技术是微电子、通信、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通过对虚拟仪器技术的深入研究,把该技术应用到传感器实验台的硬件驱动、数据采集、结果分析、数据显示、数据输出等,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方法,实现用计算机技术结合虚拟仪器来实现传感器试验台的功能,使传感器实验台的结构简单合理、灵活方便、一机多用.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智能制造对各种船舶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数据需求,以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为平台,构建异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工艺数据集成平台,集成管理异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数据和模型,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数据和模型到各型智能化设备管理系统的有效流转。  相似文献   

13.
系统研究面向船舶制造的基于模型定义(Model Based Definition,MBD)技术.以船体和舾装为例,定义基于三维模型的船舶三维数据集应用框架,并基于产品结构树建立三维标注模型与数据库之间的关联关系,使得MBD数据的存储与调用更为直观方便.基于二次开发技术建立基本数据集传递规则,提高数据传递效率.开发面向船...  相似文献   

14.
基于STEP标准的船舶工程数据共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金炎 《船舶工程》2004,26(3):72-75
本文介绍了在船舶设计和船舶工程研究等多个应用系统中,基于STEP标准的集成产品数据共享环境的基本结构。集成产品信息模型是集成产品数据共享环境的模型,其中目前有的信息模型STEP标准还不能支持,如:CFD,需要从几个相关的应用协议和集成资源扩展而来。本文最后从共享产品数据库的建立和访问两方面概要阐述了信息共享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基于虚拟现实的船舶并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项新型的计算机图形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能在计算机上创造出逼真的仿真效果,对现实行为进行计算机模拟.并行设计是一种从整体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设计方法.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并行设计是工程设计的一大突破.文中研究和论述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船舶并行设计的原理,关键技术及其性能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造船系统中间产品加工族划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中间产品进行成组生产,是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现代造船模式的基本特征。本文以部件的分类成组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某一17万吨散货船部件的特征,应用聚类分析法对部件进行分类,并结合船厂的生产实际,对部件加工族的数目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显示,全船4624个部件共形成5个部件加工族。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share and exchange of the ship product data, a new kind of global func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researching on the development and trend of the application of ship STEP ( standard for the exchange of product model data) standards, the AIM (application interpreted model) of AP216 is developed and improved as an example,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al engineering of ship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The data exchange interfaces are formed based on STEP in the CAD/CAM for the ship by all function modules and shared databases under the global function model. The share and exchange of all information and data are solved in the design, manufacture and all life-cycle of ship products among different computer application systems. The research work makes foundation for the ship industry informatization.  相似文献   

18.
舰载双冗余以太网系统数据监测技术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新型舰载作战系统普遍采用双冗余以太网技术.网络系统正常运行是发挥作战系统效能的基础,而网络数据监测采集则是维护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结合舰载作战系统双冗余以太网环境,讨论在VxWorks下利用双Intel系列网卡完成数据监测的方法,并以此实现了网络数据监测采集系统。经测试及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备良好的性能和可靠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