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婕 《集装箱化》2009,20(5):10-11
0引言 我国内贸集装箱运输兴起时间不长,但发展速度极快。近年来,我国内贸集装箱运量持续增长,在内河运输方面形成以上海为龙头、以长江干线为主轴的内贸集装箱运输网络。相对于铁路运输而言,水路集装箱运输的优势在于长距离运价,而公路运输的发展则起到完善水路集装箱运输物流网络的作用。随着国内贸易的稳健发展、国内物流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内贸货物集装箱化的推进,长江干线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巨大潜力将得到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际水运市场的最新发展态势,围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环节,从我国港航企业的生产实际出发,率先提出了大力发展水路内贸标准集箱运输的新思路。本文通过上海港龙吴港务公司内贸标准集装箱业务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我国水路内贸标准集装箱运输飞速发展的成因,详尽阐述了内贸标准集装箱运输在顺应现代物流的发展,促进港航企业产业的结调整以及提高装卸运输效率和质量方面的优越性,从而加深了对发展我国水路内贸标准集装箱运输  相似文献   

3.
后危机时代我国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洪春晓 《集装箱化》2010,21(12):1-6
为促进我国内贸集装箱运输健康快速发展,结合我国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影响以及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将是内贸集装箱运输全面起飞的阶段.据交通部水运司有关消息,综合我国经济和贸易的情况,国家已将内贸集装箱运输确定为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到2010年,内贸水运集装箱化率达50%、水路集装箱量和港口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700万和1600万TEU.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十几年来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趋势,前景十分广阔。但是,与外贸集装箱运输相比,其发展还相对滞后,整个内贸集装箱运输业尚未能很好地体现出集装箱运输的优势一、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现状1.主要沿海内贸港口格局目前,我国从事内贸集装箱运输的沿海港口大致分布在3个区域:环渤海港口群(包括  相似文献   

6.
<正>多式联运的大力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优化产业结构来说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集装箱多式联运对世界经济格局改变起到关键作用,也必将在中国的经济转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中国集装箱运输发展趋势1.趋势一:内贸集装箱持续增长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集装箱物流的推广和发展,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占据国内主要港口的比例正越来越大。"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内贸集装箱运输将迎来更大  相似文献   

7.
内贸水路集装箱运输是指航行区域包括长江、珠江、南北沿海的集装箱水上运输.近几年来,我国内贸水路集装箱运输发展迅猛,可以预见,内贸集装箱运输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阶段.本文拟通过对五种力量的分析来考察此行业的竞争强度.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国内沿海、沿江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外贸政策的调整,我国国际集装箱运输迅猛发展,为发展我国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内有关航运单位把握时机,在我国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中采用国际标准箱,开辟全集装箱班轮航线.经过数年的发展,形成了北起大连,南至海口沿海集装箱运输的大通道和以上海为中心沟通沿海和长江的"T"型运输网络,构成了我国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的新风景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洪春晓 《集装箱化》2012,23(10):11-14
我国港口内贸集装箱运输于1996年正式起步,历经16年的成长和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内贸集装箱运输具有运量大、成本低和能耗少的特点,日益受到货主的青睐,正逐渐成为许多港口发展的重点。本文结合我国港口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分析内贸集装箱运输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同时指出内河航运发展、无水港建设及精细化管理给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带来的机遇。1我国港口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内贸集装箱运输作为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几年迅速崛起,其发展速度、专业化程度和网络规模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李薇  周德全 《集装箱化》2014,25(10):9-12
近年来,我国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逐步引起航运企业的重视。在外贸集装箱运输市场长期低迷的背景下,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的活跃为处于乍暖还寒时节的航运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本文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我国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行业竞争状态并提出航运企业内贸集装箱运输业务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