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汽车实用技术》2014,(2):41-41
<正>国内合资汽车企业中,外方持股比例限制有了实质性改变。"此前合资股比对外资开放的方案上报国务院,而现在已经获得通过,是部分放开。"昨天下午,广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在汽车强国战略研讨会上表示,国家最终放开(对外合资汽车公司的股比)是迟早的,因为永远保护可能会导致落后,但是现在国内的汽车企业还没有做好股比放开的准备。整车企业合资股比底线是否应放开,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外界一直批评国有大企业合资的目的似乎更多的是获取利润,而不是通过合资提高自身的技术和研发水平,从而制造出有自主品牌的产品。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鉴产业安全度的指标体系,构建合资股比放开条件下的汽车产业安全度评价模型,对我国汽车产业安全度进行量化预测,分析合资股比放开政策对汽车产业安全度的影响,由此提出对于合资股比放开政策的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业界争论不休的汽车企业"股比放开"问题,终于"靴子落地"。4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要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一石激起千层浪,给汽车行业带来涟漪阵阵。快刀斩乱麻对于放开股比限制,是一个讨论多年的话题。按照现行汽车产业政策规定,中外合资生产企业的中方股份的比例不得低于50%。一旦放开合资股比限制,外资将有"资格"成为合资企业中控股  相似文献   

4.
发声     
《汽车科技》2014,(2):6-6
<正>"倘若放开股比,将对中国品牌形成‘灭顶之灾’,外方完全可以利用其全球供应链优势,以价格策略将中国品牌扼杀在摇篮里。"——作为反对合资股比放开的代表,甚至曾将支持者称为"大汉奸"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接受采访时再次严肃表示。  相似文献   

5.
放开股比是迟早的事,不支持对落后的保护。但开放也是有序的,汽车行业对合资股比的放开可以适当缓一缓,为自主品牌车企提升核心竞争力争取一定的时间,但也要确定时间表。  相似文献   

6.
声音     
《时代汽车》2014,(3):11-11
3月4日,在2014汽车界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针对“合资股比开放”问题表示,工信部所管辖范围内,如钢铁、化纤等行业,会分时段有序放开合资股比.但汽车业会往后放一放。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汽车合资已经进入第四个阶段,如果放开股比,甚至终止合资,那么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形势将极为严峻,如果外资控股,其实还可以拿到相当大比例的红利。如果彻底放开股比,那么就等于羊直接同狼搏斗。然而如果继续保持50%∶50%的格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仍然会受制于外资,并不能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正另一只靴子终于落地--中国透露时间表,承诺在5年内全面放开汽车行业外资股比。曾几何时,在股比放开的问题上,业界一直有一种深度焦虑,甚至认为这是中国汽车业在开放过程中必须严防死守的红线,越过这条线,跨国公司"就不带我们玩儿了"。如今业界的释然似乎表明,关于合资股比的过度焦虑,不一定是出于集体理性,更可能是源于思维定势、心理惯性。靠均衡股比来维系合资经营,是特定阶段的产物,有其必然性。它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本土汽车企业在  相似文献   

9.
<正>汽车合资股比暂时不放开,但政府要求,自主品牌必须尽快培养能与跨国公司竞争的能力。在这种形势下,国有汽车企业必然会加快合资自主品牌的落地进程。新诞生的合资自主品牌则主要集中在新能源领域,而这个市场目前尚且处于不成熟阶段,令人质疑发展合资自主的真正用意。  相似文献   

10.
<正>合资股比开放绝非是对中国品牌的"灭顶之灾",仅影响到为数几家合资车企的国企股东的利益。中国企业想要大规模地走向世界市场,就必须以一种更为开放的态度,让所有的车企在中国市场公平、平等地竞争。中外整车生产合资企业的股比是否该开放?这几年一直是汽车行业的热议话题,隔三差五就会传来各种会议与论坛对此问题的激烈交锋。由于去年11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明确了该部门的立场,即"未来还将进一步放开钢铁、化工、汽车等一般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包括放宽外资在注册资本、股权比例、经营范围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合资股比的行业焦点话题变得更加白热化,甚至趋于戏剧化,代表汽车行业国企利益的中  相似文献   

11.
汽车工业利用外资的股比问题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焦点,围绕着股比问题一直争议不断.本文从工业化、全球化等更高的角度来论述我国汽车产业的股比放开问题,提出股比问题关系到我国工业化的成败及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等.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7月28日起,新能源车领域外商股比和外商合资数量要求将正式取消。众所周知,中国汽车产业起步较晚,早些时候合资股比限制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保护力量,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更是被视为自主品牌汽车"弯道超车"的重要举措。而如今,在技术、研发、制造甚至渠道方面沉淀良久的中国自主品牌已进入快速成长期。此次取消股比限制,中国汽车行业走向"全面开放",是底气与自信,更是一场生死之战的洗牌时刻。强大一批自主品牌的同时,也将会加剧弱者的出局。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有关汽车合资股比的话题讨论聚讼纷纭,断断续续.而最近再度兴起的“汽车合资股比开放”讨论,与中央目前提出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似乎有关.为了适应新的改革开放格局,有些产业政策需作调整,汽车产业合资政策理应也在考虑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日前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开幕式上传来的掷地有声的话语背后,彰显着我国坚持扩大开放的决心。事实上,我国汽车行业对外开放的演变,也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一个生动注脚。2018年,从进口关税下调的宣布,到合资股比放开的落地,再到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都表明中国汽车产业将迎来一个全所未有的开放竞争新格局。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此次展会规模之  相似文献   

15.
事岀有因:在中国热销的路虎终于启动国产计划2012年11月18日,奇瑞捷豹路虎合资项目在江苏省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基,合资双方宣布"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发布了合资公司的全新标识。项目共投资109亿元人民币,合资双方股比为50:50,其中奇瑞汽车占50%,路虎汽车占20%,捷豹汽车占5%,捷豹路虎汽  相似文献   

16.
正4月17日,国家发改委在官方网站上显示,汽车行业将分类型实行过渡期开放,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这标志着行业内持久讨论且悬而未决的合资车企股比开放问题有了最终定论,中国汽车产业将由此迈入后合资时代。从时间表次序来看,专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成为首个放开的领域。股比开放后对专用汽车行业有何影响?近日记者就上述问题,独家采访了多位行业人士。  相似文献   

17.
每周要闻     
《汽车与配件》2012,(35):8-18
"三角"的故事——对商用车市场要有信心尽管当前中国商用车市场陷入低谷,7月份同比负增长1 63%,1~7月累计负增长9.43%。但由江铃集团、日本五十铃和美国福特共同演绎的一场近20年,起起伏伏的三角"恋爱"戏却又一次进入了高潮。1993年4月,原生产2t轻卡名不见经传的江西汽车制造厂,与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日本伊藤忠商社成立了合资公司江西五十铃,股比为3:1。合资经营期限为20年,即2013年3月到期。这个合资比例反映了日方的心态。其结果是使日方不会全心全意地将产品和技术投入合资公司。应该说,当时五十  相似文献   

18.
《汽车驾驶员》2012,(12):8-10,12-14
11月18日,奇瑞捷豹路虎合资项目在江苏省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了合资项目的奠基仪式。奇瑞汽车和捷豹路虎共同宣布,双方的合资申请已经正式完成了国家的相关审批手续。合资公司总投资额为109亿元人民币,合资双方股比为50:50。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跃先生与捷豹路虎全球首席执行官施韦德博士(Dr.Ralf Speth)共同对外宣布了合资企业的名称——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9.
在经历了漫长的纠结之后,奇瑞与捷豹路虎公司终于在企业层面上修成正果。3月21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捷豹路虎联合对外宣布。双方计划以股比对等的形式建立合资公司。这是继2010年奇瑞与捷豹路虎传出合资意愿和接触以来,首次对外公布关于合资项目的内容。协议公布后,双方将会按照国内合资流程推进这个合资项目,但有关协议的具体条款和内容尚未披露。  相似文献   

20.
李华 《商用汽车》2001,(5):12-13
广州五十铃客车有限公司于2000年3月6日正式成立,她是由广州汽车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股比51%)、日本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股比25%)和五十铃(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股比24%)共同投资兴建的高档客车生产企业,主要引进日本五十铃先进的客车制造技术,生产五十铃公司20世纪90年代末投放市场的GALASHD、HD、mio系列高档客车.公司注册资金3 000万美元,合资期限为20年,占地面积10万m2,第一步总体设计能力为年产1 200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