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瑜 《路基工程》2019,(6):218-222
针对隧道施工中瓦斯突出安全风险评估模糊性与随机性并存的特点,基于云模型理论,选取煤的坚固系数、煤层的厚度等8项主要影响因素构成评估指标体系,并将每项评估指标具体量化为4个风险等级,分别计算各评估指标隶属于不同风险等级的云模型数字特征值,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正向正态云发生器,计算综合确定度并确定施工安全风险等级。采用该评估模型对工程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为补充我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施工风险评估体系,运用基于优化LEC法的FAHP-云模型风险评估方法,辨识分析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施工风险。通过运用AHP法建立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施工结构模型,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使用MATLAB云模型检验权重值的有效性并计算期望值。通过优化的LEC法计算指标层的风险源风险等级,运用MATLAB云模型确定风险等级的指标期望值。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总体风险等级。将评估模型应用于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实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预防桥梁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的发生,加强施工风险防控措施,提升风险评估可靠性,结合PC箱梁桥转体施工工序特点及桥梁领域专家专业经验,提出一种融合了优化LEC法的FAHP-云模型风险评估分析方法。依据施工工序,对PC箱梁桥转体施工进行全面风险源辨识,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施工风险层次分析模型。基于风险源识别结果,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风险源权重值,为避免多维变量之间的影响,确保各风险源权重值的有效性,利用MATLAB建立基于云模型理论的数模,进一步对所得权重值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观察云图中云滴的离散程度,最终确定风险源有效权重值。将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时间损失、社会影响及风险源发生概率5种因素引入传统LEC法,形成优化LEC法。通过优化LEC法确定二级评判计算模型,评定各风险源风险等级。为保证高风险指标的真实性及客观性,将所得风险源等级指标值输入MATLAB逆向云发生器,确定各风险源等级指标期望值。最后,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理论确定整体风险等级,并基于PC箱梁桥转体施工各风险源等级及整体施工风险等级的计算结果,提出相应的风险预控措施,保证桥梁转体施工全过程安全。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计算,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深水桥梁基础系统本身较为复杂,施工过程中风险因素繁多且相互交叉、制约,因此为对其进行客观全面的风险评估,须充分考虑其风险指标间固有的模糊性、随机性和相关性问题。鉴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组合网络分析法(ANP)和云模型的综合风险评估方法。首先选取自然风险、人为风险、施工风险和组织管理风险组及18个二级指标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建立多层次的ANP结构模型,求解出各层次中各指标的全局综合权重;最后,根据评估数据分别计算标准云和评价云数字特征,结合全局权重计算综合云,通过相似度计算得出最终评价结果。运用该风险分析方法对某跨江斜拉桥基础工程施工进行分析,得出基础施工安全风险综合云模型数字特征,确定风险等级为Ⅲ级并对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充分考虑了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所得结果更全面、更准确、更直观。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平纵曲线组合路段常出现单一平曲线和竖曲线要素满足规范,但二者相结合后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为评估这类组合路段的交通风险、提升组合路段安全性,综合运用可拓云理论与理想点法,提出了基于可拓云模型的交通风险评估方法。基于已有事故数据和文献,从驾驶员、道路、交通环境以及其他因素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包含15个指标的交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将每个指标划分为5个风险等级;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各评估指标主、客观权重后,再通过理想点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组合权重;参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及相关文献,考虑定性指标的边界模糊性划分各评估指标的风险等级,并按照等比原则实现定性指标的定量化描述;构造可拓云模型云隶属度矩阵,计算综合评判向量,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路段风险等级。以云南省3段高速公路路段作为分析案例,利用基于可拓云模型的交通风险评估方法计算了各路段风险等级,并识别了各路段的危险性指标。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比,评估结果相同,但信息更丰富,其综合评判模糊等级特征值的期望Exr反映了路段的安全程度;Y路段的Exr高于C路段,表明Y路段比C路段更安全;3段路段的评估结果的置信度因子θ均小于0.05,表明结果可信度较高,验证了该方法在交通风险评估过程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改扩建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礼球 《隧道建设》2018,38(Z2):25-30
为预防改扩建隧道施工发生安全事故,提高改扩建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控制能力,以新建后祠隧道坍塌风险事件为例,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和工程实际情况,建立改扩建隧道施工安全指标体系,利用物元可拓模型确定各指标关联度、利用熵权法计算指标的权重,分别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利用风险矩阵法判别风险等级。将该评价方法应用于新建后祠隧道施工风险评估中,结果表明: 基于可拓理论和风险矩阵的评估方法对改扩建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在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考虑跨海斜拉桥施工安全影响因素,建立跨海斜拉桥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重要性排序法确定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总体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8.
构建基于模糊可拓集的特长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模型,结合工程实例建立特长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可拓层次判断矩阵对施工风险评估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建立物元可拓模型及简单关联度函数,计算得到特长隧道施工的风险等级,为隧道施工风险控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高速公路行车风险评估的客观性,减少已有评价方法在指标聚合权重确定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影响,准确反映高速公路和环境风险状况,针对已有评价方法在指标聚合过程中的主观任意性,提出基于影响系数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对评价指标进行聚合,并以此建立高速公路不同状态下的行车风险评估模型。首先分析自由行驶稳定安全条件、换车道行驶状态和跟车行驶状态的车辆碰撞限制安全条件,在此基础上,利用安全条件提出风险评估基本指标及不同状态下的车辆行驶风险函数。通过相同比例的指标增量计算风险增量,利用风险函数及风险增量计算各个指标的影响系数,运用影响系数确定风险评估指标的聚合权重,从而建立高速公路不同行驶状态风险评估模型,最后提出高速公路行车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利用模型对陕西定汉线宝鸡至坪坎高速公路某长陡纵坡路段的不同行驶状态风险进行计算,确定行车风险等级,筛选出不同行驶状态下的高风险路段,通过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运用评估模型确定的1个换车道高风险路段和2个跟车行驶高风险路段与利用现行的《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确定的高风险路段一致。该模型对于高速公路行车风险的有效识别及划分,可以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陈波  徐成桂 《公路工程》2020,(1):146-151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川南某山区公路在建项目的深基坑施工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作研究,其中一级指标包含5个因素,二级指标包含16个因素。通过邀请相关专家打分,获得评估数值,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之后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项目风险等级。结果表明,本工程基坑施工安全风险评定等级为风险较大,主要风险因素为:现场管理风险>施工作业风险>工程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高铁桥梁施工风险评估模型存在的主观性强、环节繁琐及需要大量样本等不足,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法)+BP神经网络的高铁桥梁安全风险评估模型。首先对高铁桥梁施工安全进行风险因素的识别,建立风险评估体系;然后采用AHP法对专家经验评估法获取的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结合BP神经网络对处理后的样本进行训练,构建评估模型;最后将该评估模型应用于某高铁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全面地评估主要风险因素对高铁桥梁施工的影响,预测得到的风险等级与专家评审结果一致,且该方法更加简洁实用,便于编制标准化的算法程序,可为高铁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对山区高速改扩建过程中的高边坡工程进行安全风险控制,提出一种基于SPA-FAHP法的高边坡施工安全评估方法。首先针对改扩建山区高速高边坡的工程特点,建立多层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分级标准;然后在考虑误差传递的基础上利用模糊层次分析(FAHP)法计算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区间,利用集对分析(SPA)方法将区间权重转换成精确权重值;最后,根据SPA理论建立基于多元联系数的改扩建山区高速高边坡施工安全评估模型。将该评估模型运用到工程实例中,证明该方法可以科学有效地指导改扩建山区高速高边坡的施工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13.
《公路》2015,(9)
为保证桥梁工程保险费率与实际施工风险联系紧密,有效区分各施工项目之间的风险差异,提出基于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桥梁工程保险费率厘定方法。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求得施工风险元素的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对桥梁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定桥梁施工安全风险等级。基于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过程,将备择集中的风险等级替换为工程保险费率,采用加权平均法处理模糊综合评判指标,确定桥梁工程保险费率,并通过厘定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工程保险费率,保证了桥梁工程保险费率厘定方法能有效反映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李彦  邹宗民  徐磊  王有志 《中外公路》2019,39(3):297-302
结合数据挖掘技术的信息处理方法,通过其决策树分析技术和相应算法研究出桥梁施工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取与处理方式,从既有工程数据中寻找有效信息,创新出一种适用于桥梁施工安全风险的评估模型,改善了对以往评估数据利用率低的问题,并以工程实例为依托,建立了相应的风险评估模型,得出了桥梁施工安全的风险等级,为桥梁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景语 《公路与汽运》2024,(1):141-145+151
以德尔菲法识别风险指标,实施两轮专家调研,构建适宜于拼宽桥梁空间特殊情形的施工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包括施工技术风险、施工环境风险、施工管理风险三方面共18项子风险;以某城市立体有轨交通拼宽桥梁工程为例,构建拼宽桥梁施工安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体系,进行拼宽桥梁施工安全风险指标权重、隶属度、风险等级等计算,对该工程的风险水平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水平属于中等;一级风险指标中施工环境风险和施工管理风险的权重一致,二级指标中破坏既有桥梁结构风险的权重最大,其次是设计合理度、桥位特征、高支模工程、高空作业、占道施工影响交通、施工及运营对已有高压杆线的影响等;破坏既有桥梁结构风险、施工及运营对已有高压杆线的影响的风险等级最高,为5级,达到4级风险等级的指标包括高支模工程、预应力施工、高空作业、设计合理度、邻近既有铁路线施工等。在施工前应有针对性地对风险等级较高的因素进行风险全过程分析,同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控。  相似文献   

16.
岩爆是隧道施工中发生频率较高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必须通过形成岩爆安全评价量化指标体系对岩爆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对事故的机理和分类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总结,并对岩爆安全指标进行识别。利用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并加以改进的乘积标度法处理岩爆安全指标,确定多项目多层次各项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形成一套完整的施工岩爆安全评价量化指标体系,并应用于工程实例,得到该工程岩爆总体风险评价等级。  相似文献   

17.
祁海军  贺志昂  黄涛  马云 《公路》2024,(1):86-92
针对我国高寒高海拔地区在边坡开挖过程中发生落石、崩塌、滑坡等安全事故的问题,通过研究该地区施工现场的气候环境、地质条件、施工方法等与边坡施工安全影响的关系,采用现场调研、专家咨询等方法,引入了适用该地区边坡开挖的事故诱发指标,建立了边坡开挖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基于AHP-熵权法确定了评估指标组合权重,构建了边坡开挖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最后采用本模型对该地区某边坡开挖工程进行了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与《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和实际工程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模型在该地区的适用性和准确性,为该地区施工安全分级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技术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更有针对性的评估缆索吊装施工安全风险,应用事故树法对缆索吊装施工典型风险事件进行事故致因分析,考虑从索塔、缆索吊装系统、环境特点、施工工艺特点,构建缆索吊装施工事故可能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计算缆索吊装施工事故可能性,综合考虑事故后果,确定总体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19.
杨伟军  王鹏 《中外公路》2013,33(1):89-93
在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中,不确定性、模糊性问题影响着评价结果的精确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实现评价的定性和定量转换,提出一种基于云理论模型的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给出云化的评价指标和云标尺构建方法,采用改进的云指标方法进行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价.该方法通过评价指标和评价论域的确定,按照云计算生成云标尺,可以作为评价体系的判别工具,在人因、机因和环境因3个评价指标下,将评价论域划分为4个闭合区域,通过专家定性评价结果求出期望值、熵,将实际状态指标和最不利状态下进行加权偏离度分析,并利用加权偏离度进行云滴生成确定事件所属风险范围和位置.算例结果表明方法可以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进行合理转换,较准确、直观地对桥梁施工风险事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将三角模糊数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对桥梁施工过程进行风险评估,确定了桥梁施工安全风险等级;将桥梁施工风险评估中的备择集替换为工程保险费率,采用加权平均法处理模糊综合评判指标,确定桥梁工程保险费率,构建了基于施工风险评估的桥梁工程保险费率厘定模型;通过厘定某钢管砼系杆拱桥的工程保险费率,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