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6):153-153
<正>贵广铁路北岭山隧道近日提前一年胜利贯通。北岭山隧道全长8 127 m,是贵广铁路的重、难点控制工程之一,也是贵广铁路广东省境内第一长隧。它的胜利贯通,标志着贵广铁路广东省境内的施工进程  相似文献   

2.
在新春佳节万家团圆的时刻,承担贵(阳)广(州)高铁施工任务的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千余名员工仍然奋战在施工第一线,抓住有限的施工时间抢工期、保进度,确保铁路按期通车。记者从中铁二十三局集团贵广铁路指挥部采访获悉,该集团公司承建的贵广高速铁路标段全长94.6 km,有隧道26座、桥梁43座(不含小桥),桥、隧工程占总量的73%以上,是全线施工线路最长、桥隧最多、难度最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特长山岭铁路隧道单、双洞型式及其长度特征,对国内外310座特长山岭铁路隧道的实际工程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对比我国已建和在建特长山岭铁路隧道单、双洞的长度分布现状,并分析亚洲(除中国外)、欧洲国家特长山岭铁路隧道单、双洞的长度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国内长度10kml≤15km的特长山岭铁路隧道中,已建单、双洞隧道数量比为18∶1,在建隧道洞线型式基本选用单洞双线型式;2)国内长度15kml≤20km的特长山岭铁路隧道中,已建单、双洞隧道数量比约为1∶1,在建单、双洞隧道数量比为20∶1;3)国内长度20km的特长山岭铁路隧道中,已建隧道洞线型式基本选用双洞单线型式,在建单、双洞隧道数量比为5∶2;4)截至2020年底,已建和在建特长山岭铁路隧道总数中,单洞隧道数量增长约30%,双洞隧道数量增长约1%;5)亚洲国家(除中国外)长度20km的特长山岭铁路隧道基本选用单洞双线型式,欧洲国家长度20km的特长山岭铁路隧道基本选用双洞单线型式。  相似文献   

4.
<正>0引言高速铁路是指运行速度在200km·h~(-1)以上的铁路。高速铁路要为列车的高速行驶提供一个高平顺性和高稳定性的轨下基础,因此路基作为轨道结构的基础,必须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和耐久性好,并能抵抗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等性能。高速铁路的出现对中国传统铁路路基设计、施工、养护维修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许多方面影响和改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增程式重型商用车制动能量回收率和制动性能,通过分析大量实车制动数据,以制动踏板位移和制动踏板位移变化率为输入设计制动意图的模糊推理规则,采用LQV神经模糊系统建立制动意图识别模型;在制动力分配要求、电机再生制动约束、蓄电池约束等约束条件下,基于制动意图识别建立机-电复合制动控制策略,并通过60km·h~(-1)初速单次制动工况仿真、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工况(CCBC工况)仿真和实车试验验证复合制动控制策略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复合制动控制策略能够准确识别驾驶人的制动意图,优化制动力分配,提高制动能量回收率;其中60km·h~(-1)初速单次制动工况下轻度制动和中度制动的能量回收率分别为19.05%和15.69%,CCBC工况下制动能量回收率达到了16.65%;提出的复合制动控制策略能够满足实车制动需求,在30km·h~(-1)初速单次制动工况下轻度制动和中度制动时,蓄电池SOC分别上升了0.019%和0.011%。因此,基于制动意图识别的复合制动控制策略能够显著提高电动汽车的能量利用效率,是一种提升电动汽车经济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ABAQUS中建立移动的周期荷载,模拟真实的车辆荷载,分析连续式弯沉检测中检测速度、轴载大小、检测温度对路表弯沉产生的影响。计算表明:车速由40 km·h~(-1)增加到120 km·h~(-1)时,车速对弯沉值的影响显著,弯沉值下降了15.22%,尤其是在低速行驶时更加明显;路表弯沉与轴载大小基本上按照线性比例增加;当温度较低时,路表弯沉随温度较为缓慢变化,接近线性变化;当温度较高时,路表弯沉随温度的变化加快。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检测参数对路表弯沉的影响,为连续式弯沉检测设备的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经过3年多的艰苦鏖战,我国西南地区最长铁路隧道———成(都)兰(州)铁路平安隧道近日全线贯通。该隧道的贯通填补了我国强烈地震带、极端地质条件下特长隧道施工空白,标志着成兰铁路施工进入冲刺阶段。成兰铁路平安隧道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全长28.4 km,是成兰铁路最长隧道。由于隧道所经过部  相似文献   

8.
《公路》2021,66(10):67-76
目前我国对于双向左转车道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且对其具体的设置条件和技术指标没有系统的研究。为了给双向左转车道道路的设计以及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对城市道路双向左转车道交叉口最小间距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路侧接入口的不同将城市道路双向左转车道相邻交叉口分为9种情况,取其中2种典型情况——异侧相邻交叉口和同侧相邻交叉口进行研究,其他情况均可由这两种情况组合变换而成。然后,通过分析城市道路双向左转车道交叉口之间交通流的运行特性和几何参数,对异侧相邻交叉口和同侧相邻交叉口之间的距离进行分段,并结合车辆换道、停车视距、避免右转冲突重叠、标志视认段长度以及交叉口三角区的通视要求等因素,采用理论几何分析的方法,分段确定异侧相邻交叉口和同侧相邻交叉口间各区段最小长度在设计速度为40km·h~(-1)、50km·h~(-1)、60km·h~(-1)以及70km·h~(-1)下的推荐值。最后,运用VISSIM仿真软件,根据我国道路交通环境对交通参数、模型的几何参数以及间接安全评价模型(SSAM)参数进行设定,以平均延误、平均排队长度以及冲突次数为指标,仿真得到各个设计速度下的异侧相邻交叉口在不同V/C下,不同仿真间距与各个指标的关系,从通行效率变化规律以及行车安全变化规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验证间距推荐值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4月21日,"征战"中国第一铁路长隧——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彩云号"TBM(隧道掘进机)成功穿越第1个地层交接涌水带,掘进里程突破500 m,日掘进最高达到32.14 m,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TBM在铁路隧道施工中首次应用成功。大瑞铁路全长330 km,是"一带一路"沿线的标志性工程,泛亚铁路西线重点工程,也是迄今为止穿越横断山脉的第1条铁路。高黎贡山隧道是大瑞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全长34.538 km,是亚洲最长的山岭铁路隧道,也是中国第一铁路长隧。隧道最大埋深  相似文献   

10.
<正>机械化配套施工作为当前长大山岭隧道施工的新方向和组织模式,正得到日益广泛的运用。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曾承担机械化配套施工课题,在贵广高铁三都隧道施工中进行探索,在沪昆高铁雪峰山隧道群施工中应用,在怀邵衡铁路南雪峰山隧道、昌赣客专兴国隧道等项目施工中推广,取得了显著效果,尤其是在怀邵衡铁路南雪峰山隧道建设中的机械化配套技术,赢得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其他兄弟单位的一致称赞。中铁隧道集团承建的怀邵衡铁路3标位于湖南省怀化市与邵阳市境内,全长19.5 km,工程主要包括南雪峰山隧道、尖峰山隧  相似文献   

11.
《隧道建设》2014,(7):695-695
<正>2014年6月23日15:18,由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吉图珲铁路客运专线最长隧道拉法山隧道实现胜利贯通。吉图珲铁路客运专线西起吉林市,东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全长360 km。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承建了其中的89.868km,有31座隧道,隧道全长59.744 km,其中,拉法山隧道全长10.035 km,是全线最长隧道,也是东北地区最长隧道,更是整条客运  相似文献   

12.
铁路隧道小角度斜交下穿公路隧道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胖涛 《隧道建设》2013,33(7):573-578
为探讨铁路隧道小角度斜交下穿公路隧道的设计难点,以贵广铁路四寨二号隧道下穿厦蓉高速公路瑞坡隧道为例,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的方法,选择了安全经济的设计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破碎围岩条件下小角度立交隧道的特点决定了下穿段影响范围较大,可利用Peck公式理论分析其影响范围; 2)可由保证既有隧道结构安全来确定其沉降控制标准; 3)可通过数值分析对初步拟定设计措施进行模拟验证,针对性地优化施工方法及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得到山区复杂公路环境下的汽车纵向加速度特性,开展了实测总里程为3 039km的实车连续行驶试验,采集了山区双车道公路自然驾驶状态下的汽车行驶速度、轨迹、加速度等运行参数,提取了纵向加速度连续变化曲线每个波形的峰值,得到了纵向加速度的累积频率、概率分布、特征百分位值等统计分布特性,分析了纵向加速度与弯道参数和行驶速度之间的关联度和敏感性,并得到了回归关系式。结果表明:减速度累积频率曲线在某一分位值之后大于加速度,斜率突变点为第90%~95%分位,第85%分位加(减)速度值分别为0.60,0.85m·s~(-2);加(减)速度概率密度曲线均为正偏态分布,驾驶人减、加速度偏好值分别为0.17,0.25m·s~(-2);平曲线半径增大时加(减)速度随之减小,平曲线转角增加时加(减)速度随之递增,但连续弯道的递增/递减趋势要比独立弯道弱,基于第85%、第95%分位和上边界驾驶行为的减速临界半径为190,225,275m,加速临界半径为204,245,290m;行驶速度提高时加速度随之下降,至90km·h~(-1)时不再有加速行为,减速度-初速度散点数据呈不等腰三角形分布,三角形顶点对应的速度值为63.4km·h~(-1)。  相似文献   

14.
赵晋友  周鲁  周书明 《隧道建设》2012,32(3):336-340
为解决重载运输条件下铁路隧道设计难题,通过大秦线铁路隧道病害的调查资料,对重载运输诱发的隧道病害及其原因进行总结分析。依托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隧道设计经验,提出重载铁路:〖JP〗 1)软弱破碎围岩大于1000m或软岩高地应力段长大于500m的隧道、4km以上突水突泥风险等级较高的岩溶隧道优选采用2个单线隧道方案; 2)单线隧道仰拱矢跨比取1/6.5、双线取1/10.5,可以满足30t列车轴质量要求; 3)隧道内坡度不应小于3‰、富水地层不小于5‰,提出防排水措施实现运营可维护; 4)计算确定了轨下结构设计参数; 5)对隧道内轨道结构过渡、轨下及隧底结构过渡段采取了设计措施; 6)提出了隧道基底普查及承载要求。  相似文献   

15.
长大隧道通风与防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内目前已投入运营的最长的两座铁路隧道分别是秦岭隧道(18.462km)和乌鞘岭隧道(20.05km),最长的公路隧道为终南山隧道(18.02 km),随着铁路、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长大隧道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介绍了以上三座特长隧道的通风、防灾设计过程及实施情况,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模型试验及方案比选等方面对长大隧道的通风及防灾设计进行了简单阐述,以期对今后其它长大隧道的通风及防灾设计起到点滴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有 860 0多座铁路、公路隧道 ,总长度 43 74km ,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和地下工程最多、最复杂、发展最快的国家。据悉 ,我国现在有铁路隧道 6876座 ,总长度为 3 670 km,为世界第一 ;我国公路隧道总数已达 1 782座 ,总长度 70 4km ,分别是改革开放之初的 4.7倍和 1 3 .5倍 ,是世界上公路隧道最多的国家我国隧道数量和总长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7.
蒋超 《隧道建设》2017,37(2):207-214
在建的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隧道是第2条下穿珠江口狮子洋海域的盾构隧道,具有大直径(13.1 m)、高水压(最大水压0.78MPa)、地质条件复杂(全断面土岩复合地层、穿越3处破碎带和2处水下断层)、独头掘进距离长(长4.9 km)、行车速度高(时速200 km/h)等显著特点。本文以该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工程类比、资料调研、经验总结等方法,通过对工程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的阐述,解决了基岩地层水下盾构隧道合理埋深选择、管片环向错台控制、高水压管片接缝防水、循环荷载下基底软弱地层沉降控制、内部结构同步施工等技术问题,提出了铁路盾构隧道管片双掺钢纤维及聚丙烯纤维以提高耐火性的方法,同时对复合地层(尤其是破碎地层)盾构选型、高水压条件下开舱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川藏铁路隧道工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宗溪  孙其清 《隧道建设》2017,37(8):1049-1054
川藏铁路从成都经雅安、康定、昌都、林芝、山南到拉萨,依次穿越二郎山、折多山、高尔寺山、沙鲁里山、芒康山、他念他翁山、伯舒拉岭、色季拉山等8座高山,经过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易贡藏布江、雅鲁藏布江等7大江河,全线隧道共计198座,总长1 223.451 km,占线路总长的70.2%;特长隧道46座,长724.441 km。工程面临的难题主要有高烈度、高地应力岩爆、软岩大变形、高地温和活动断裂。已开工建设段重点隧道有桑珠岭隧道(16.449 km)和达嘎拉隧道(17.310 km),可能出现的长大隧道方案分布有泸定-康定段郭达山隧道(39 km)、康定-新都桥段折多山隧道(40 km)、雅江-理塘段沙鲁里山隧道(69 km)、理塘-巴塘段海子山隧道(37 km)、八宿-波密段伯舒拉岭隧道(59 km)、然乌-通麦段易贡隧道(50 km)。成都-雅安段41.184 km和拉萨-林芝段403.11 km于2014年底开工建设,康定-林芝段998.61 km已完成预可研工作,雅安-康定段299.482 km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半挂汽车列车在高速公路弯道下坡路段的运行安全,采用TruckSim仿真软件,构建了车辆模型、道路模型和驾驶人动力学仿真模型;基于蒙特卡罗可靠性分析法,分别建立了半挂汽车列车发生侧滑失效、侧翻失效、折叠失效和系统失效的功能函数,并选取设计速度80 km·h~(-1)的高速公路为研究路段,通过进行大量车辆动力学仿真试验,对不同圆曲线半径、纵坡坡度、路面附着系数、车速和车辆总质量对半挂汽车列车的运行安全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半挂汽车列车发生侧滑和侧翻的概率随着圆曲线半径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在一般最小半径400 m的情况下,半挂汽车列车发生侧滑失效和侧翻失效的概率趋近于0;随着下坡坡度的增加,半挂汽车列车发生侧滑失效和侧翻失效的概率基本呈线性增长趋势;车速对于半挂汽车列车运行安全的影响尤为显著,当车速均值由60 km·h~(-1)增加到90 km·h~(-1)时,发生侧滑失效和侧翻失效的概率分别增加了634倍和336倍;车辆总质量的增加对半挂汽车列车侧翻有显著影响;在路面附着系数较低的条件下,半挂汽车列车的主要事故形态为侧滑和折叠,在路面附着系数较高的情况下,半挂汽车列车的主要事故形态为侧翻。因此,在道路设计中,应避免极限最小半径与陡坡组合,严格限速和限载可确保半挂汽车列车的运行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20.
《隧道建设》2010,(5):527-527
位于瑞士中部阿尔卑斯山区的戈特哈德铁路隧道于2010年10月15日全线贯通,这条全长57km的隧道是目前全世界最长的铁路隧道,超过此前世界最长铁路隧道——全长约54km的日本青函铁路隧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