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地铁14号线跨丰沙铁路节点桥位于右线曲线半径为470 m的曲线上,桥梁主体结构为84+84 m的T构。桥梁转体跨度71+71 m,转体重量7 130 t,转体时球铰中心相对下盘中心向曲线内侧预设偏心1.152 m,转体角度33.46°,桥梁的转体半径和转体跨度在轨道交通转体桥梁的设计和施工领域均为国内首创。比选桥梁方案,从针对桥梁上部结构的非对称主体结构设计、下部结构预偏心设置、施工合拢段位置的选择、施工时对既有铁路线的防护等多方面进行论述和详细介绍。结果表明,通过上部结构非对称设计和转体结构预设偏心,有效地保证了小曲线半径大跨度桥梁转体施工时的平衡和稳定性,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桥梁转体前不平衡称重拆除砂箱可能损伤滑道与称重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临时锁定及无称重配重施工技术,推导配重力矩等计算公式并制定施工方案,在两个转体桥的四个转体T构中,通过测定临时锁定型钢割断前后应变变化值,计算转体桥配重力矩,同时在转体T构中采用常规不平衡称重技术,计算出不平衡力矩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临时锁定及无配重称重技术测量与配重力矩计算结果准确度较高,能够精确反映桥梁结构偏心状态,并且可以控制配重后转体桥体系偏心距在10 cm范围内,表明临时锁定及无配重称重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实现称重配重工作,具有一定可靠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新建郑万铁路联络线特大桥跨越郑西高铁采用2×138 m独塔斜拉桥方案,为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斜拉桥,采用支架现浇后转体就位施工。考虑到曲线梁转体不可避免存在大横向偏心的边界条件,采用刚塔柔梁的设计理念,增加主塔刚度、优化主梁断面形式,大大减小了球铰横向偏心距。介绍独塔转体施工斜拉桥设计方案,并根据实际施工阶段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确定结构的合理形式,计算拉索、主梁、桥塔等结构应力、刚度、稳定性等设计参数。结果表明:(1)该桥主体结构应力、变形等均满足规范要求;(2)曲线斜拉桥采用支架现浇后转体施工,横向需设置预拱度;(3)上跨高速铁路,采用转体斜拉桥方案能有效降低梁高。  相似文献   

4.
以集包第二双线霸王河特大桥小半径单线连续梁转体工程实践为背景,介绍了设计与施工中关键技术,主要阐述了合龙段钢壳设计与施工技术、曲线桥梁转体钢球铰设置横向预偏心技术和曲线连续梁转体关键控制技术,对今后类似桥梁的建设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沪杭城际高速铁路跨沪杭高速公路(88.8+160+88.8)m自锚上承式转体拱桥采用"支架现浇,转体就位"的方案施工,转体重量16 800 t。转体结构的自平衡或配重平衡对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转体施工之前需进行称重实验,测定转体结构的不平衡力矩、摩阻力矩、偏心距及静摩阻系数,为转体结构的配重及转体施工牵引力计算提供相应的参数,从而确保转体结构在转体过程中平衡稳定、灵活转动并精确就位。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保转体施工的曲线连续槽形梁结构设计安全可靠,需要解决以下关键技术问题:结构横向受力、日照温差应力较大、支座中心线横向位置、曲线转体结构横向偏载、曲线槽形梁结构受力计算等。通过道砟槽板横向预应力束的合理布置,克服横向连接处主拉应力;通过适当增加边主梁顶板保护层厚度和纵向预应力束的合理布置,控制了日照温差应力;研究合理的横向支撑位置,避免对结构产生横向次应力;曲线悬臂转体结构横向偏载,将球铰中心相对于上下承台设置横向预偏心,解决转动时横向自重不平衡引起梁体侧倾的问题;通过建立平面模型、单梁模型、梁格模型和实体模型,对比分析计算曲线空间结构的受力问题。结果表明:曲线连续槽形梁结构受力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
依托郑州航空港迎宾大道与郑渝高速铁路(郑万段)立交工程(51+48.5)m T形刚构箱梁转体施工,结合该桥上跨设计时速350km的郑万高铁、纵向长度不完全对称、转体重量达20000t,且桥面横向宽度由标准38.85 m渐变至47.47m的超宽异形结构形式,研究特殊工况下T构转体系统设置及安装、转体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重点阐述不等宽、不等跨的不对称转体结构施工精度及平衡度控制的应对措施,总结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特殊条件下上跨高铁不对称桥梁T构转体施工技术,为以后类似桥梁建设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非对称悬臂施工大跨度连续刚构桥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边墩较高情况下的连续刚构桥边跨现浇段的施工难度,设计非对称悬臂施工方案以降低边跨现浇段的长度。分析非对称悬臂施工方案的孔跨布置及梁段划分,介绍该桥的预应力设计,建立考虑施工阶段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对称悬臂施工阶段的梁体应力,并针对不对称悬臂施工梁段的预应力钢束进行不同锚固位置的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合理的锚固位置。针对不对称悬臂施工对梁体累计位移的影响进行参数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施工过程中的线形控制重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挂篮悬浇与大节段支架现浇方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以往对挂篮悬臂浇筑法和大节段支架现浇法两种施工方案的比较仅仅停留在工期及施工成本,而忽略了结构的受力差异。本文分别模拟挂篮悬臂浇筑法和大节段支架现浇法两种施工方法,建立平面杆系计算模型,分析连续梁在这两种施工方案下的受力差异,以便更好地为工程服务。研究结论:通过对比分析计算模型模拟的结果,采用两种不同的施工方法连续梁的弯矩、剪力均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与挂篮悬臂浇筑法相比,采用大节段支架现浇使得该梁负弯矩减小,而正弯矩增大;边跨剪力减小,而中跨剪力增大。  相似文献   

10.
以新建连镇铁路重点工程淮扬联络线左线特大桥(68+128+68)m连续梁为例,对曲线半径为700 m的单线大跨度有砟轨道转体连续弯梁的适用背景、结构形式、防护措施、转台工艺、受力特点并结合转体施工方法进行详细设计与研究,通过建立Midas有限元模型、理论计算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对设计结果进行论证。结果表明:桥梁上部结构及下部转体结构尺寸设计合理;可通过在桥墩横桥向设置预偏心的方式有效解决小半径连续弯梁曲线梁面外不平衡问题;结合转体施工时梁体弯、剪、扭最大受力状态的力学分析,采取有效的施工控制应对措施,可确保桥梁转体施工的安全实施。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永定新河特大桥主桥为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主跨跨度160 m。上部结构施工采用挂篮悬臂浇筑和支架现浇相结合的工艺,施工控制难度较大。本文对施工监控工作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通过挂篮、支架预压试验预测梁体预抛值。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跨武广特大桥是武咸城际铁路上跨武广客运专线一座特大桥,主跨采用(48 +80 +48)m连续梁结构,该梁采用先悬臂浇注,后转体的施工方法.本文从梁体构造、梁体施工方法、转体施工等方面对本桥连续梁进行介绍.研究结论:上跨繁忙既有线铁路施工,转体施工可谓一种较好方法选择,该方法经济实用、安全可靠、减少上跨桥梁施工对既有线的影响,降低风险,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为转体连续梁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实例,为今后同类型桥,特别是上跨客运专线的桥梁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武汉市常青路主线高架桥工程主桥施工为例,介绍了极不平衡桥梁转体设计与施工方案。结合常规转体施工方法分析了极不平衡桥梁转体施工存在的特殊问题——球铰顶部梁体的弹性转角的确定,并根据结构分析模型,以及梁体、球铰转动的几何关系,偏安全地推导出了上球铰中心孔壁与销轴间距和上下球铰间摩擦板的最小弹性压缩量的简化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姑嫂树路跨铁路立交桥为(70+116+70)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桥梁位于姑嫂树路上方,同时主跨还上跨京广、沪蓉、汉孝等11条铁路。为保证施工期间铁路和城市道路运营安全并尽量减少对其干扰,采用在M形主墩墩顶平台上设置高空单球铰进行转体施工。根据上跨既有铁路及城市道路桥梁结构特点,将M形主墩三维模型数值分析与现场施工控制、异位现浇、大吨位曲线梁大角度高位转体、全封闭刚性防护等技术措施相结合,实现了桥梁的安全、快速施工。  相似文献   

15.
铁路转体桥作为一种铁路跨越既有线路的结构形式,具有施工过程中对既有线安全影响较小的优点,被越来越多应用到铁路设计中。曲线大吨位连续梁因转体重心偏移,存在诸多施工难点。本文以青荣城际铁路即墨上行联络线跨济青高速公路特大桥为例,对墩顶受力偏心处理技术、转体结构施工技术、转体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以期对类似桥梁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郑万铁路上跨郑西客专联络线特大桥为主跨138 m独塔斜拉桥,该桥位于半径1 400 m曲线上,采用国内最大横向偏心球铰(偏心距0.847 m),其可靠性与稳定性对保证施工安全至关重要。基于空间有限元软件Midas FEA分析转体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局部应力分布,并研究预应力筋对转体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转体结构整体处于较低的应力状态,局部存在应力集中,可通过构造措施保证其力学性能;(2)预应力筋的配置可大幅减小由于局部承压而产生的拉应力,确保转体施工中上下转盘的结构安全;(3)通过设置预偏心,实现了转体施工在大跨度小曲线斜拉桥上的成功运用,降低了桥面配重和转体重力。上述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桥梁转体施工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7.
结合昆明黄马高速公路上跨南昆铁路立交桥和云南蒙文砚高速公路上跨昆玉河铁路立交桥两个工程,针对其桥墩高、跨度大、曲线半径小、墩底转体、上跨铁路营业线的特点,分析研究了其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采取的控制措施。设计上,采取优化转体墩高、梁长,减小转体吨位,曲线梁设置转体横向预偏心,减少配重量等方式;施工上,采取重点审查专项施组方案、加强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引入第三方安全监控等系列措施。实践证明,以上措施的应用使得转体系统非常稳定,施工安全风险可控,可为以后类似转体法施工桥梁工程方案设计的研究、审查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连续梁一般用于跨径较大的桥梁,多采用现浇及悬臂现浇法施工。支架现浇法需大量的支架和模板,设备一次性投入大,适合地形较好的中小跨径桥梁;悬臂现浇法虽然施工工艺复杂,但因其一次性设备投入少,不受场地限制,特别适合地型差、跨径大的桥梁。本文从悬臂施工中的关键工序着手,结合实际,对施工过程中如何消除支架、挂篮的变形、梁体标高控制、如何解决预应力孔道压浆不饱满问题、体系转换过程中梁体错台的解决方案等展开论述,为今后类似桥梁的施工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常青路改造跨铁路工程为(95 m+105 m)钢箱梁桥,采用转体法施工,转体重量约8 600 t(含配重),球铰支点两端转体重量差3 000 t,为极不平衡转体施工,仅靠在短臂端配重无法满足转体平衡条件。通过研究结合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出解决方案:在长臂端距离转体中心23. 6 m处设置转体前支撑,消化一部分不平衡转体重量;通过前支撑和短臂端配重共同作用,使转体两端达到平衡状态,同时依靠前支撑上的动力系统带动钢箱梁水平转体至设计位置,最后大桥顺利合龙。本文主要介绍极不平衡条件下桥梁转体施工技术,重点在于长臂端设置转体前支撑的设计与计算。该桥梁的成功转体对同类极不平衡条件桥梁转体施工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北京市房山轨道交通线上跨丰西编组站节点桥转体施工中,为确保转体过程的安全和转体施工的顺利进行,在转体前对转动体进行了称重试验。重点介绍了对转动体不平衡力矩、摩阻力矩、偏心距及转动球铰静摩擦系数的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