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速铁路沿线配备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可有效地对入侵者进行威慑、阻挡和报警。对目前铁路周界入侵报警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方案进行论述,并对铁路主要应用的周界防护技术(振动光纤、电子围栏、对射探测)进行方案比选。应根据铁路沿线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铁路周界防护手段。  相似文献   

2.
对高速铁路沿线周界入侵报警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根据高速铁路沿线重要设备及机构设施的分布特点和铁路运营安全的需要,就目前存在的多种周界入侵报警系统探测技术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得出不同探测技术适用的不同场景,并从系统架构、设备选型、与其他系统联动等方面研究高速铁路沿线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3.
分析高铁周界安防技术现状,结合未来发展趋势,立足于核心管理需求,结合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模型库的入侵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以及基于数据通信技术的合法识别技术,提出基于微波阵列技术的高铁周界入侵探测系统。该系统能提升高铁周界入侵目标报警准确率,同时为合法施工人员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系统在京沪高速铁路廊坊段开展应用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测试效果,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周界入侵报警系统要求零漏报、低误报和精准定位。介绍高速铁路沿线环境特点和周界入侵的主要形式,提出在周界入侵报警系统中采用多维三鉴复合传感探测技术;阐述技术原理和系统结构,并提出采用视频监控作为复核手段,以便入侵确认和事后处置;重点对该技术在高速铁路周界安防中的应用场景和前端探测装置的安装位置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该技术在高速铁路周界安防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与运营,视频监控系统在铁路沿线的应用规模越来越庞大,产生的视频数据爆炸性增长。基于图像的目标检测算法能及时发现监控画面中入侵高铁周界的异物,对保证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设高铁周界入侵视频图像样本库,利用统一的高铁场景视频图像数据、目标检测算法、算法运行环境和算法评价标准,测试不同场景、天气下目标检测算法的功能有效性和现场适用性,为相关部门提供智能分析算法的标准化测试,以推动铁路视频图像分析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铁路周界管理要求及一线运行管理情况的深入调研,分析铁路安防系统现状和业务需求,提出基于雷达视频协同技术的铁路区域安防系统设计思路,搭建系统总体架构并实现系统目标功能.经过基础测试、入侵测试、现场试运行测试及环境适应性测试,确定系统的可靠性、功能符合性和实用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报警准确率和响应效率方面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7.
铁路周界防护是保证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为有效提升铁路周界防护水平,分析铁路安防系统现状和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分布式框架和雷达视频融合技术的铁路周界系统,重点论述该系统的设计原则、关键技术、核心功能、性能指标、适用场景及特点。该系统可有效弥补现有防护手段的不足,进一步满足铁路周界防护的需求,并已在多条铁路投入使用,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我国铁路的飞速发展,在铁路客运量巨增的前提下,车站的安全防护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从火车客运站周界入侵入手,研究其报警系统在客运站安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高速铁路沿线视频监控存在的问题与周界防范应用的需求,研发一种先进的周界入侵报警系统成为迫切需要。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研发了铁路安全视频监控和智能分析系统,重点阐述系统总体方案、主要组成和关键技术。系统采用智能化算法实现目标自动识别,有效克服了人员巡逻带来的巡视空隙等缺点,与其他非可视化防护存在高误报率、低可靠性等问题相比,能有效提高防护准确率和实效性,可为铁路安全运行提供更实用、更可靠的智能化防控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阐述高速铁路周界环境复杂多样的特殊性,以及入侵精确定位、目标识别与可视跟踪、低误报漏报的业务需求。分析得出在高铁周界中红外对射、振动光纤、视频监控3类现有安防手段的优势与不足。总结微波阵列技术的技术原理,及系统的核心能力与环境适应性。系统能够满足高铁周界防护中的高精度入侵探测与定位、智能识别合法人员、多维度入侵事件表达、特殊复杂环境一体化部署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1.
简要论述高速铁路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及功能要求,重点对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比选,针对高速铁路不同的应用场景及周界入侵报警系统试点工程应用情况,提出适合不同场景的可行性建议,为高速铁路周界入侵报警系统的建设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周界防护系统作为现代化安防领域的重要安全防护信息系统之一,在各个行业均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应用,已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安全防护信息系统之一。文章通过介绍现今主流的周界防护系统技术,如红外探测周界报警系统、脉冲电子围栏周界报警系统、震动电缆/光缆周界报警系统、泄漏电缆周界报警系统、张力式围栏周界报警系统及智能视频分析周界报警系统等,结合对高速铁路区间、重要机构设施及铁路安全运营等防护需求及各主流周界防护系统应用特点的分析,研究各周界防护系统在高速铁路的适用性,选择适用于高速铁路区间、重要机构设施及铁路安全运营的周界防护系统及具体技术解决方案,探讨高速铁路周界防护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基于窄带物联网(NB-IoT)技术构建高速铁路周界入侵报警系统,介绍了系统总体方案、软硬件及接口设计,通过模拟试验从技术层面初步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可实现与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报警。  相似文献   

14.
铁路肩负着助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的重要使命,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是铁路的工作重心。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众多,其中铁路运营环境安全极其重要。我国铁路针对运营环境监测已经建设和应用了相关系统。根据监测对象和应用主体不同,阐述与综合视频、自然灾害、周界入侵、基础设施、接触网状态和列车超视距应用等相关系统的功能和应用情况;从系统自身智能化水平提升、海量视频图像数据价值挖掘和跨系统融合应用3个方面,分析系统智能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了及时发现并快速处置恐怖袭击和破坏铁路的犯罪活动,针对目前铁路沿线防护栅栏和人防能力薄弱的问题,建设周界入侵报警系统迫在眉睫。通过对周界报警系统的分析,提出振动光纤技术监测的解决方案。系统具有在线入侵行为实时监测报警能力,并能调取现场视频图像,第一时间向监控人员提供报警信息和事发现场的视频信息,为快速处置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宋小齐  袁钱芳 《中国铁路》2023,(10):143-150+157
铁路运输的行车安全是重中之重。人员违规上道、非法破坏或穿越铁路栅栏等人为因素,落石塌方、泥石流等客观自然因素,随时对列车行车安全构成重大威胁,高铁周界入侵报警监测技术对保证高铁安全运营具有重要作用。结合现阶段高铁周界入侵监测系统应用的具体情况及不足,针对不同场景的关键需求设计不同的监测方案,包括振动光纤+视频融合、毫米波雷达+双光谱融合、激光雷达+视频融合等3种技术方案,并将3种方案在银兰高铁中兰段宝台山隧道口(K357+147)进行现场部署及实测,测试结果表明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准确识别侵入周界范围内的人和大型牲畜是铁路周界入侵视频智能分析技术的重点内容,对保障铁路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现有目标检测算法难以处理铁路监控场景中入侵目标呈现显著尺度变化的状况,提出一种多输入双输出神经网络(Multiple Input Double Output Network,MIDO-Net)和基于自适应特征加权融合的目标多尺度特征感知算法。首先,通过MIDO-Net多层级联的多输入和双输出网络结构,提取图像目标更丰富的多尺度特征信息;其次,依据骨干网络多阶段的特点,先将多级特征上采样至统一分辨率,再利用注意力模块和自适应参数对多级特征进行加权;然后,将特征输入到检测头中完成铁路周界入侵的识别;最后,通过视觉目标类别(Visual Object Classes,VOC)公共数据集和制作的多场景、多尺度铁路异物侵限数据集,对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多尺度特征感知算法在VOC公共数据集中的检测精确率达83.3%,在多场景、多尺度铁路异物侵限数据集中的检测精确率达91.1%,平均召回率达56.2%,均优于当前广泛使用的各种特征提取骨干网络;算法检测速率为45帧·s...  相似文献   

18.
<正>由通号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铁路周界防护综合监控系统"结合振动光缆、脉冲电子围栏、微波红外双鉴等多种前端入侵探测和报警手段,融合既有视频监控系统和IP语音报警系统的功能,实现报警与视频语音联动,周界报警与视频报警复合确认,提高报警的准确性和直观性,形成对铁路沿线的立体防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铁周界异物入侵监测和预警需求,提出了一种融合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视频联动技术和智能识别技术的分布式、多维度高铁周界异物入侵感知与识别系统。通过使用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OTDA)技术进行应变监测以及相位光时域反射(Φ-OTDR)技术进行振动监测,可有效捕捉异物入侵事件。同时使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对报警信号进行大数据分析,可降低系统误报率。该系统的应用能够大幅提高高铁运营安全预警完备率和应急响应效率,具有重大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0.
铁路桥梁监测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手段。为提升现有监测系统对铁路大桥人员入侵的检测能力,设计了基于智能视觉的铁路大桥人员入侵防护系统,该系统由视频平台、智能视觉平台及业务管理平台组成。采用YOLOv5目标检测模型进行人员入侵检测;同时,采用多种图像数据增强技术,扩增训练数据集,进一步提升目标检测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场景适应能力。在包神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万南站区黄河大桥对该系统进行了部署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对人员入侵检测的准确率为95.3%,检测实时性为2 ms;人员入侵检测的准确率与实时性均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