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郝健 《中国水运》2012,(10):62-63
长江下游地区,尤其是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经济实力最强、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经济区域之一,已形成比较发达的外向型经济格局。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导致巨大的水运需求,而巨大的水运需求又必然要求与之相匹配的通航条件和通航能力。长江南京航道局辖区占长江干线航道总里程的30%,港口吞吐量和经济总量占全线的75%,是长江黄金水道中的"白金河段"。近年来,作为长江下游航道建设维护管理和服务"长江水运、沿江经济  相似文献   

2.
黄强 《中国水运》2006,4(6):8-9
长江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干流流经七省二市,贯穿我国东、中、西部,支流沟通南北,是我国内河水运最重要、运输规模最大的通航河流.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临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是我国经济最活跃、最具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研究探讨长江黄金水道与长三角港口的联动发展问题,对于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作用,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十一五”期新一轮经济启动和发展,长江流域作为我国宏观区域经济一级轴带和东中西经济大动脉,长江黄金水道作为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的核心,沿江港口城市将逐步成为内陆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按照“沿江七省二市合力建设黄金水道,促进长江经济发展高层座谈会”提出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长江水运实现现代化,适应沿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沿江经济提供安全、高效、畅通和有竞争力的水运服务;长江水运的优势充分体现,长江黄金水道作用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4.
<正>珠江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通航河流,流经粤、桂、滇、黔、湘、赣六省区,一条黄金水道把我国西南、华南欠发达地区与珠三角、港、澳紧密连接起来。珠江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6%,流域经济总量占全国的27%,是我国南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协调发展、打造"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依托,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开放合作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5.
正0引言长江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依靠其运能大、成本低、能耗少等优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独特优势。2014年国家发布《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将黄金水道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长江货运船舶安全问题,特别是危险品运输船舶安全问题,将是关系长江黄金水道能否顺利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重点围绕强化长江危险品运输船舶安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进行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6.
建设长江黄金水道,是实现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目前长江经济带正成为我国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载体,而长江航运已经成为长江经济带外向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运》2011,(7):62-64
"十一五"期是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成效显著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交通运输部会同长江沿江七省二市人民政府成立了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以《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和《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为指导,共同制定实施了《"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  相似文献   

8.
<正>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港口是重要的引擎,港口经济对于规模经济相当敏感,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港口做大做强。作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九江港构建江西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新战略平台的目标并不遥远日前,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和《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对"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了科学部署和清晰定位。这是继3月份"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被写入政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地区一直以来是我国煤炭、矿石、石油等大宗战略物资重要的中转、储运基地,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市场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现状提出了长三角煤炭运输格局发展总体思路。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我国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字型交汇处,扼长江黄金水道入海口,是我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港口资源优势、腹地优势和集疏运优势,长三角地区一  相似文献   

10.
长江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干流流经七省二市,是我国唯一贯穿东、中、西部的水路交通大通道,主要支流沟通长江南北地区,沿江七省二市集聚了我国41%以上的经济总量。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长江水运发展迅速,其运能大、能耗小、成本低、占地少、污染轻的比较优势逐步发挥,长江水运已成为流域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巨大运能和重要区位优势发挥着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力促进了沿江经济带的形成,也为沿江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而与此同时,长江水运量占全国内河水运总量的80%,成为目前世界上内河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  相似文献   

11.
长江黄金水道横跨我国西南、华中、华东三大经济带,集“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于一身,在我国实施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地位十分重要。下游深水航道是长江黄金水道中含金量最高的河段之一,在我国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而资源和环境等约束日益严重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2.
长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四川则是长江黄金水道的起点,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国家实施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战略,将对四川水运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长江自雪域而来,一路广纳百川,汇流成江。四川将在流急滩险、航道弯曲的川江之上奋力突围,在黄金水道上开拓出“新蜀道”,顺江而下出川,成为长江经济带开发的“桥头堡”。“四江六港”绘蓝图科学布局谱新篇内河航运的关键在于内河航道的  相似文献   

13.
由上海市、湖北省、重庆市和交通部共同发起的“合力建设黄金水道,促进长江经济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七省二市省长、市长和交通部部长在会上分别发言。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交通部、省、市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长江水运建设、发挥黄金水道作用、促进沿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必将对长江水运乃至全国水运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进作用。本刊现辟专栏,摘交通部张春贤部长和七省二市省长、市长发言精要部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运》2007,5(1):1
11月21日,交通部和沿江七省二市在南京召开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专门致信。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组长、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出席会议并讲话。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副省长黄海嵩作会议发言。会上,交通部和七省二市共同签署了“十一五”时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黄菊指出,一年来,大家切实把长江黄金水道作为我  相似文献   

15.
熊学斌 《中国水运》2010,334(5):16-17
长江黄金水道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长江航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格局中起着交通战略的基础支撑作用。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长江流域经济呈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6.
滚滚长江,迤逦东来,奔腾万里,汇入大海。几千年来,任凭风云变幻、世事变迁,长江仍不舍昼夜,滚滚向前。时至今日,这条历史长河仍然生机勃发,成为贯穿中国东西航运的"黄金水道"。2014年,长江干线完成货物通过量20.6亿吨,连续10年夺得世界内河第一。鉴于长江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2014年我国将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了国家动脉的畅通,为了"黄金水道"的安全,西起长江源头,东到长江入海口,沿线有无数的海事人,他们无论寒暑、不分昼夜,用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年复一年的坚守,守护着6000多公里长江沿线的平安。镇江海事局大沙海事处,就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经济新支撑带和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发生重大转变的背景下,江西省明确提出把“昌九一体”作为支撑经济崛起的“双核”来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普遍存在“双核”结构现象,即核心竞争力强的区域都由一个中心城市和一个港口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如广州—深圳、杭州—宁波、济南—青岛、沈阳—大连.南昌与九江地缘相接,属于典型的“双核”结构类型.南昌是集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于一体的行政中心城市,九江是拥有152km长江岸线的重要门户城市.当前,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已成为赣、鄂、皖、湘四省的共识,也得到国家层面的肯定,这是提升江西省在全国战略地位、推动发展升级的重大机遇.周边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等发展态势甚为强劲,江西省只有将南昌和九江两市“双核”联动、一体发展,形成强大的区域集合效应,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应有地位,实现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1月28日,由上海市、湖北省、重庆市和交通部共同发起,有沿江七省二市党政主要领导参加的“合力建设长江黄金水道,促进沿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长江航运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用2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长江航运现代化,使长江航运与沿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长江航运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黄金水道的作用充分发挥。会议明确近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重点是全力实施航道深水和畅通工程、港口规模化和结构升级工程、船型标准化工程、三峡过坝运输扩能与辅助工程、水运保障工程、干支联动工程六大工程。  相似文献   

19.
长江航运业对接现代物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莎 《中国水运》2007,5(1):36-37
航运业是物流供应链的构成要素之一,沟通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2006年11月21日,长江水运发展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参加会议的交通部和长江七省二市领导还就《“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及实施举行了签字,这将进一步推进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步伐。随着长江航道、港口、水运保障设施等航运环境的逐步得到改善,将促进长江航运业加快向现代物流业延伸对接,为长江大型航运企业发展综合物流服务提供了更为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1月28日,由上海市、湖北省、重庆市和交通部共同发起,有沿江七省二市党政主要领导参加的“合力建设长江黄金水道,促进沿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长江航运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用2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长江航运现代化,使长江航运与沿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长江航运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黄金水道的作用充分发挥。会议明确近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重点是全力实施航道深水和畅通工程、港口规模化和结构升级工程、船型标准化工程、三峡过坝运输扩能与辅助工程、水运保障工程、干支联动工程六大工程。积极发展水路运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