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中国船检》2012,(1):I0021-I0025
虽然《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简称BWM公约)尚未达到生效条件.但全球已有不少国家为保护本国的水域环境,通过本国立法提前实施对船舶压载水的排放控制。多数国家都采取了控制船舶压载水置换措施.并要求进港船舶必须持有经批准的“压载水管理计划“;有的国家或区域要求高于IMO现有标准。  相似文献   

2.
笪靖 《船舶工程》2016,38(S1):120-123
船舶压载水的给排是造成海洋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径,安装安全、环保、有效的压载水处理系统是解决远洋运输和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文章对近年来国外、国内生产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处理方法及性能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对目前压载水的处理技术:机械法、物理消毒法、化学处理法和联合处理技术的作用机理和研究进展做了阐述。提出我国应做好压载水管理的立法和压载水处理系统的市场化工作。  相似文献   

3.
船舶压载水问题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此文综述了船舶压载水问题的由来、国际立法的进程、船舶压载水处理的方法及优缺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压载水处理的先进技术,对我国正在进行的UNDP/GEF/IMO全球压载水管理项目(GloBALLAsT)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船舶压载水所引起的海洋生物污染问题,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主要概述了公约的基本要求以及船舶在设计过程中为适应公约的相关要求,对选择适当的压载水管理方法、压载水处理装置、压载水的取样点的设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结合实际工作,探讨了有关决议、国外立法对船舶压载水管理的要求,并提出了船舶在更换压载水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张丽颖 《水运管理》2008,30(7):23-25
阐述船舶压载水的危害和国际公约的建立以及我国为之付出的努力,明确完善船舶压载水有关公约建议,并提出加入公约应采取的措施:(1)加强船舶压载水管理立法工作;(2)明确公约履约主管部门;(3)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包括港口国监督程序、船舶压载水取样和分析标准、船舶沉积物接收设施配备、港口国检查官培训、有害水生生物及病原体的风险评估等。  相似文献   

7.
为应对《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压载水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带来的履约挑战,防范压载水带来的外来生物入侵风险,介绍和分析《压载水公约》及其主要修订内容,探讨我国在压载水立法、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并应用入侵生物学原理从预防预警、检测监测、灭活控制、生态修复、管理手段等5个方面构建防控压载水外来生物入侵的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8.
陈跃泓 《航海》2014,(4):68-71
2004年,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旨在防止船舶压载水排放引起的外来物种入侵,病原体传播导致的环境、人类健康、财产及资源方面损害。公约规定,从2009年起新造船舶必须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到2017年所有远洋船舶均须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船舶管理人员必须熟练地操作和管理好压载水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9.
船舶压载水管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IMO"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的出台为背景,在参考众多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船舶压载水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阐明了压载水处理的重要性,简单扼要地介绍了船舶压载水的电解处理技术,并就该技术杀灭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的机理以及应用于处理船舶压载水的可行性进行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10.
压载水管理履约及我国应对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船舶排放压载水引发的外来生物入侵问题,已经给各大航运国造成严重的损害,正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文章结合我国现有立法及压载水管理现状,对我国加入<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的履约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关履约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