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花岗岩球状风化综合勘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状风化是在花岗岩地段比较常见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采用地表调绘、钻探、物探三种手段,从不同角度对花岗岩球状风化的地表分布特征和地下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对比综合分析。提出了花岗岩球状风化的综合勘察技术,即先地表调绘确定风化球体地表分布密集地段,然后在此类地段进行物探确定风化界面大致深度,最后进行钻探详细揭示风化球体地下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武广客运专线广东韶关至花都段花岗岩地段钻孔岩芯特征的相关分析,揭示了该花岗岩地段球状风化具有“上小下大、上多下少”的地下分布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厦门岛内花岗岩球状风化体的分布特征,采用了综合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依据区域构造、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及矿物成分,分析球状风化体的平面分布规律;通过对球状风化体埋深、高程和竖直厚度等统计数据,分析了其在地下的竖直分布规律。得到了如下结论:厦门岛中部筼筜湖断陷平原边缘和北部殿前、高崎到钟宅一带球状风化体最为发育,仙岳山到安兜一带和东南部球状风化体不发育,其它地区零星发育;球状风化体主要以微风化为主,主要发育于全风化和散体状强风化带中,球状风化体埋深呈正态分布,埋深集中在地面下10~20 m范围内,厚度主要分布在0. 1~5. 0 m之间。另外,总结了球状风化体发育区地铁施工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了工程处理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广东花岗岩地段球状风化地下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涛  吴光  王华  李建强 《铁道建筑》2007,(1):104-105
通过对武广客运专线广东韶关至花都段花岗岩地段钻孔岩芯特征的相关分析,揭示了该花岗岩地段球状风化具有“上小下大、上多下少”的地下分布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武广客运专线韶关至花都段球状风化花岗岩地段,采用地质调查、钻探及物探等多种手段,揭示了球状风化花岗岩的分布规律,并提出了地表调绘分区、物探宏观控制、钻探具体揭示的花岗岩球状风化勘探技术。  相似文献   

6.
复杂条件下海底隧道全断面帷幕注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座海底隧道。隧道所处地段地质条件复杂,海域地段存在多处风化深槽,岩体主要为全强风化花岗岩,岩体强度低、自稳能力差,安全穿越风化槽是隧道施工的难点。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对全断面帷幕注浆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桂北山区花岗岩分布较广,抗风化能力差且有较大差异性,当各类工程在花岗岩风化层中通过时,受差异风化、风化球发育影响,土石类别、施工方法、设计的防护措施存在较大变化,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对工程造价影响巨大,如何做好花岗岩地区花岗岩的不均匀风化的勘察及影响因素研究工作,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地区某公路沿线广泛分布花岗岩,采用综合勘察手段和方法,查明花岗岩的分布特征,分析研究花岗岩差异风化的影响因素,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研究结论:(1)桂北山区花岗岩的差异风化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且这些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2)采用综合勘察方法,能够查明花岗岩风化层的变化情况,获得准确的地质资料;(3)各种勘察手段相辅相成,相互印证,合理安排勘察次序,科学地进行分析、统计、研究,能够准确划分花岗岩风化特征分区,使复杂的地质问题简单化、条理化,为设计施工提供翔实可靠的基础资料;(4)该研究成果对花岗岩具有差异风化特点地区的公路、铁路等工程的勘察、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成恩 《铁道勘察》2011,37(5):86-90
总结了日照地区花岗岩风化带的基本特征及目前国内花岗岩风化带划分的基本方法,结合本地区花岗岩的特点及某铁路工程勘察经验,通过分析对比大量钻孔岩芯的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物探等指标与岩石的野外特征之间的关系,对钻孔岩芯风化程度进行了重新判别和确认,提出了更为合理的划分标准,并对其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9.
球状风化是花岗岩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隐患。研究球状风化花岗岩的工程特性,并为工程勘察、设计以及施工提供指导性的原则具有必要性和实用性。而花岗岩球状风化的离散性使这项工作变得十分困难。本文即是要对球状风化花岗岩工程特性的分析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地质分析法、现场勘探法与室内试验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广英 《铁道勘察》2004,30(2):65-66
结合混合花岗岩地区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经验 ,通过对混合花岗岩全风化状态下工程地质性质的分析 ,提出了全风化混合花岗岩地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以及风化砂砾继续风化对工程不良影响的预防及措施 ,对在全风化混合花岗岩地区铁路工程勘测、设计和施工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拟建福厦高速铁路全风化花岗岩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本文以拟建福厦高速铁路(DK210 200~DK 246 595)段全风化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对全风化花岗岩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全面研究,以期能对福厦高速铁路的设计、施工提供帮助。研究结果:该地段的桥梁桩基主要应考虑桩端持力层的变形,进行路基设计和施工时,要重点注意沉降量对工程的影响,认真检算沉降量,控制好加荷速率,提高密实度。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为给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设计提供参考,本文以成都天府新区汉州路北段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为背景,运用现场调查和数值分析方法,对不同开挖方案的基坑稳定性进行对比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合理的支护建议。研究结论:(1)成都天府新区地下综合管廊位于成都平原南部边缘,地层为第四系人工填土、洪坡积层和砂泥岩互层,汉州路北段长1 390. 88 m,设计三种舱类;(2)汉州路北段管廊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9. 3 m,位置为K 0+40,管廊类型为两舱管廊,截面尺寸为7. 6 m×3. 8 m,宜采用两级放坡方式开挖,下级边坡高度5~6 m时整体稳定性最好,黏土区最优放坡坡率为1∶1. 5,全风化基岩区为1∶0. 75,中风化基岩区为1∶0. 3;(3)对于局部工程区不满足放坡条件者,建议采用锚杆支护,锚杆长度4~6 m、间距1~2 m可取得良好的支护效果;(4)本研究成果可为现代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工程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崔竹刚 《铁道勘察》2012,38(5):59-62
某客运专线穿越花岗岩全风化层地区,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发现个别地段由室内试验和标贯测试得出的花岗岩全风化层的压缩模量、承载力等指标差异性较大。为保证地质基础资料的可靠性,通过分析室内试验和野外标贯测试数据,研究了该区域花岗岩的工程特性,同时选取代表性地段进行了浅层载荷平板试验,分析研究其在不同荷载应力作用下变形的特性,从而对全风化花岗岩的力学性质和变形特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综合室内试验统计指标、标贯测试、载荷试验三种方法,对该区域的花岗岩全风化层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压缩模量和地基承载力等指标,为设计、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在各不同地质条件下采用注浆加固的设计,施工工艺及效果,着重介绍了在渗透系数很小的极严重风化的花岗岩中进行劈抗日压注浆的具体做法。该方法在注浆工艺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5.
十一、“施组”施工照明用电计算办法及算例(一)“施组”对照明的有关规定 1.正洞施工照明 (1)开挖地段(合经由斜井开挖正洞上、下半断面及全断面施工地段)每隔20m,安装220V、400W高压钠灯一盏。 (2)成洞或边墙竣工地段,每隔30m,安装220V、400W高压钠灯一盏。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地下直径线崇文门三角地段位于北京站西端咽喉区,上跨地铁5号线崇文门车站,隧道在地铁2号线东南出入口与崇文门饭店之间的狭小空间通过,隧道与崇文门饭店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为2.68m  相似文献   

17.
结合全风化花岗岩的特性,选择采集益湛铁路 DK393+420~+630(夏郢圩-梧州北站)植被防护前坡面浅层的风化花岗岩土样,进行较系统的根土直剪实验,研究了根数、根的方向、根的死亡对土的抗剪强度的影响,为风化花岗岩坡体浅层稳定性及绿色防护研究提供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8.
室内采用颗粒分析试验、压汞试验、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仪、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多种仪器和方法对取自深圳地铁5号线暗挖段地层的典型风化花岗岩试样进行分析,获得试样的颗粒组成与级配、孔隙组成及分布、化学元素及矿物组成、微观结构特征等信息,同时对这些组构特征与风化花岗岩工程特性的关系作了简要探讨。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了解深圳地区风化花岗岩的工程特性及预测和控制地铁隧道开挖时引起的地层变形和地表沉降。  相似文献   

19.
1 前言 由于地方建设的需要及铁路提速、线路全封闭全立交的实施,公铁立交工程大量采用顶进下穿式箱形框构方式来实现。沪宁线镇江丹阳~常州奔牛段在地貌单元上为第四纪全新世冲积层,沿线地基土除上部厚1.0m左右的填土层外,其下5.0~6.0m范围主要为冲积粉土层,其土层厚度、分布及性质都较稳定,该层作为顶进基坑的主要开挖地层,又是立交建成后的主要持力层,是重点研究的对象。粉土的粒度成份单一,对水的敏感度高,水与土之间的作用与在黏性土和砂类土中有明显的区别。本文就粉土的工程地质特性,结合该区段已建下穿式立交现状,探讨分析在该土层中建设下穿式箱形框构立交工程时值得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0.
歧岭隧道进口段软弱围岩注浆加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各种不同地质条件下采用不同注浆加固的设计、施工工艺及效果,着重介绍了在渗透系数很小的极严重风化的花岗岩中进行劈裂挤压注浆的具体做法.该方法在注浆工艺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