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确保沙漠公路路基稳定可靠的关键是确定沙漠公路路基的合理填土高度以及路基高度。文章分析了影响公路沙埋的主要因素,根据对新疆以及西北地区广大沙漠公路路基高度数据和沙漠公路运营状况的调查分析,建立了路基高度与沙埋概率关系曲线,得出路基高度最好30cm,但其高度也不能太高,并通过风沙流风洞试验对不同填土高度的风速流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漠公路路基填土高度与沙埋危害关系的关键在于研究路基流场特征。  相似文献   

2.
我国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受气温及水分变化等影响,公路病害发生严重。为了使公路养护部门合理利用资金,最大限度避免冻土病害,有必要建立冻土区公路路基路面评价预测系统。文章介绍了冻土区公路路基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在常规路基路面评价预测的方法上,还使用了马尔可夫等预测方法,以适合冻土区公路路面破坏机理复杂、影响因素多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国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西藏自治区国道109线那曲至拉萨公路改建工程为依托,研究了高原冻土地区公路施工中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技术。根据设计资料、施工现场调查和主要施工方法,总结出10项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重要因素;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绿色生态理念的公路施工背景下,针对高原冻土地区的植被保护与恢复问题,在施工场地及临建、取土场、弃土场以及路基边坡采用了原有植被草皮表土回填法;针对泥浆、污水、噪声、扬尘排放等引起的水环境、声环境及空气环境保护问题,制定了有效的防护措施,并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某临河公路路基挡土墙加固边坡为工程背景,分析了重力式挡土墙加固边坡在高水位、中水位、低水位情况下的稳定性,基于极限平衡理论,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了不同水位下的边坡失稳,对比了挡土墙加固边坡在不同水位失稳时的接触土压力以及挡土墙加固边坡的失稳模态,总结了水位变化对挡土墙加固边坡的影响。分析结论可为日后类似的公路挡土墙加固边坡稳定性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各类因素对公路拓宽路基差异沉降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建立计算模型,运用薄膜弹性理论分析加筋材料、填料和填方高度对路基拓宽段差异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加筋处理可大幅降低差异沉降,且土工格室处置效果较好;与黏性土填料相比,采用碎石土填料可大幅降低路基差异沉降;差异沉降量随路基填方高度增加而增加,填方高度超过12 m后影响明显减弱。因此,在公路拓宽路段,应优先选用土工格室进行加筋处理,选择碎石土作为路基填料,并根据路基填方高度做好加筋设计。  相似文献   

6.
针对林区公路特点,对路基填挖高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合理控制路基填挖高度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公路路基边坡失稳会造成路基破坏,出现滑坡、崩塌、剥落、断裂等现象,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也给行车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文章从地质因素与非地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路基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公路路基失稳的主要防治措施,并结合工程案例,介绍了挖台阶法的具体施工应用与效果。  相似文献   

8.
多雨地区公路路基水毁破坏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病害问题,造成了公路维护成本的增加和不良的社会影响。文章剖析了公路路基水毁破坏的原因,提出了公路路基抗水毁能力的具体措施,包括土料选择、抗洪标准、避免高填深挖以及提高设计质量意识等几个方面,对南方多雨地区公路路基水毁防治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共和至玉树(结古)公路为例,以冻土区路基病害现场调查为依据,重点分析了路基病害与冻土类型、路基处理类型、路基高度、路基平整度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共和至玉树(结古)公路路基病害随着冻土性质的变差而严重,片块石通风路基段出现病害的原因,路基高度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路基病害的产生,路基病害越严重,路基平整度(RQI)指数离散性越大,最后提出了冻土区路基病害处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公路路基压实质量在公路施工中的重要性,结合已有的工程施工情况,总结出在路基压实中应注意的问题,并从筑路材料、压实设备、压实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山区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和行车安全性,对山区公路典型病害——路基翻浆进行研究,分析路基翻浆产生的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并详细介绍山区公路路基翻浆的相关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以期保证公路路基质量,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高山区公路建设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路基结构在公路工程项目中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在进行公路路基结构建造工作组织以及实施的过程中,外界的一些因素会给其组织以及实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损害结构的稳定性。对此,如果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这些不良的影响因素就很容易诱发一些危险事故,作为相关的施工人员,必须着重关注公路路基结构的质量以及其与整个公路工程质量之间的关联性,通过一些加固处理工艺以及技术的有效应用,促使路基结构的质量以及稳定性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公路软土路基的特征,分析了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及应用软土路基处理技术需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对山区公路路基施工中容易引起路基沉降和失稳问题的基底处理、填料控制、填石路基、山坡路基以及排水等环节简要介绍了其预防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公路施工的整体质量、稳定性以及承载力,对引起公路路基沉降的主要原因进行阐述,就公路路基沉降及施工控制技术进行全方位研究分析,并针对公路路基沉降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提高公路路基的最终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在公路拓宽工程中,路基拼接施工容易出现路基搭接不平整引起的路基下沉问题。为了提升路基拼接效果,文章对路基拼接技术进行研究,总结拼接前的地基勘察、土壤试验、测量放线等前期工作,以及拼接过程中的路肩挖除、路基填筑、台阶处理、粉煤灰路基施工、碾压、补强压实、加铺土工格栅安装等关键步骤。分析表明,采用路基拼接技术可以在保证施工速度的同时,有效控制沉降差、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以期为公路拓宽工程的开展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
平微区高速公路低路基设计及其水土保持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原微丘区地形平坦、水系密集,我国主要的粮食、经济作物和畜牧业生产基地大多分布于此。该区域植被条件良好,原地貌土壤侵蚀强度相对较低,工程建设扰动后势必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路基设计填土高度与工程占地密切相关,欧美国家平微区高速公路路基填高一般严格控制在0.5~1.0m范围内,几乎是贴地行进,而国内目前多为3.0~5.0m。我国平微区高速公路的高路基设计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增加了工程土石方量和资金投入,不仅加剧了高速公路建设期水土流失状况,而且在公路运营过程中也会产生诸多弊端。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常见的病害形态,针对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与温度密切相关的特点,从路肩、边坡以及排水设施等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其养护的关键措施。针对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养护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在多年冻土地区建立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以便于对其进行合理及时的养护维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山区沿河公路水毁特点,结合沿河路线设计方案比选,通过合理选择平面线型指标、减小沿河路基陡坡高度,探讨沿河路线设计的关键问题:同时依托工程实例,提出了沿河陡坡路基处理方法及路基防护措施,为山区沿河公路设计与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公路路基沉降,特别是不均匀沉降,将导致路面断裂、不平整以及构造物两侧路面错台,严重影响公路的质量及行车效果。有效降低路基沉降,消除路基沉降危害已成为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对路基沉降的原因和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