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合肥东编组站是华东路网重要的编组站之一,衔接华东二通道、宁西线、合九线等重要路网干线。随着路网的扩充和经济的发展,合肥东编组站承担的车流量快速增长,既有场站能力已趋于饱和;相关线路扩能后,车站的作业量还将稳步增长,迫切需要对合肥东编组站进行改扩建。通过对目前存在问题的剖析,结合研究年度内的运量预测和车流分析,从车站的功能定位、运输组织分工和车流组织、站型选择、规模确定、进出站线路布置等方面,对合肥东编组站改扩建方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大连北站是大连铁路的枢纽编组站(金州编组站竣工投产后将变为辅助编组站),车站等级为一等站。主要担负着大连东、大连西、沙河口站及大连港的车流改编作业。其站型为二级五场布置.其中上行调车场设调车线15条(驼峰采用缓行器调速),下行调车场设调车线12条(驼峰采用脱鞋道岔调速)。  相似文献   

3.
苏家屯编组站是沈阳枢纽内的路网性编组站,既有为双向三级六场站型,在哈大电化引入沈阳枢纽改建工程中,对苏家屯编组站的下行系统进行了改造。本分析了苏家屯编组站的现状,根据其车流性质和作业量,确定下行系统的改造方,并阐述了其设计特点及值探讨的设计观点。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向塘西编组站在路网中的位置、作用及存在问题,论述了京九线向塘西编组站改扩建工程站型选择的依据,介绍了各项站场设备布置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5.
武汉北编组站主要技术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汉北编组站衔接京广、汉丹、麻武线,是目前既有和在建的亚洲规模最大编组站。结合车流特征,通过对编组站正线位置、车场轴线设置、直通车增减轴方式、折角车流处理等主要方案作了深入探讨,在吸取传统编组站站型优点和精华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改进和创新,以适应新时期不断优化的运输组织,同时达到降低工程造价、节省用地等目标。  相似文献   

6.
编组站小能力驼峰空压动力系统规模设计探讨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机械处蒋学锋小能力驼峰一般指设在区段站、工业站、港湾站及部分地方性编组站上或大型编组站的地区车场上,解体能力为200~2000辆,调车线一般为6~16条的驼峰。随着大、中能力驼峰现代化建设的...  相似文献   

7.
编组站的配置和站型选择,是路网规划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全路列车编组计划的最优方案,合理组织地方车流等运营问题。结合京石客运专线引入石家庄枢纽工程,对新建编组站站型选择进行研究,分析其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业量及其作业性质和工程条件、折角车流的大小等影响因素。首次提出采用双转场线的措施,以提高单向二级四场编组站尾部编组能力,满足了运输需求,最终确定采用单向二级四场站型,节省了大量的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8.
介绍现行《站规》中编组站分类和图型选用等有关规定的修订和补充。  相似文献   

9.
杨熊斌 《铁道货运》2014,(10):27-33
随着铁路网的扩充和经济的发展,阜阳北编组站承担的车流量快速增长,能力已经趋于饱和,相关线路扩能后,车站的作业量还将稳步增长,对阜阳北编组站改扩建十分迫切。针对阜阳北编组站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研究年度内的运量预测和车流分析,从车站的功能定位、运输组织分工和车流组织、站型选择、规模确定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阜阳北编组站改扩建宜采用方案Ⅱ,即新建上行系统采用三级四场、与既有下行系统形成三级八场站型布置。  相似文献   

10.
王倩 《铁道建筑技术》2008,(Z1):245-248
结合昆明枢纽的总图格局,针对编组站解编能力不足的问题,研究了分散作业和集中作业两个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优缺点分析,择优推荐集中作业,改扩建昆明东编组站为双向三级六场站型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述贵阳南编组站经历次改扩建后逐步形成右侧行车方式布置的双向二级五场半自动化驼峰编组站的特殊站型,通过分析车站既有设备与分工、车站两端引入正线的换边与疏解、车站作业能力等因素,并对左、右侧行车方式的方案进行比较,推荐在近期运量增长不大的前提下,维持有右侧行车方式布置方案,远期随运量和作业量增加时再按左侧行车方案进行改扩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北海地区铁路规划和既有设备情况,通过对该地区规划年度引入线路位置、车流特点、与城市规划配合和工程条件等问题的分析论证,提出了合理的编组站站址、站型方案和分期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自1825年英国修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条铁路以来,铁路编组站站型设计历经几代人一个多世纪的不断研究、探索和完善,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具有双解编系统的编组站站型按两系统的驼峰设置朝向分可分为双向布置和单向布置两大类,每一类按其主要车场是否联合设置又可分为分列式和并联式两种类型,每一种站型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本文对此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阶段编组站运量与运力的矛盾,分析了自动化、智能化编组站的主要需求,提出了信息系统的组成方案和网络架构,适用于新建或改扩建的路网型铁路特大编组站。  相似文献   

15.
在全路开通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编组站中,株洲北站地理位置重要、站型布局复杂、行车作业齐全,分析系统在该站的应用情况将有益于提升系统的整体功能,以便更好地保障路网运输畅通及枢纽安全稳定。在阐述铁路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和株洲北站概况的基础上,从劳效及减员情况、运输效率情况、作业卡控情况3个方面对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株洲北站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目前在减员增效、保障安全等方面成效明显,不断提升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国铁路》2010,(2):76-76
1月12-13日,在郑州召开的全路调度工作暨编组站现场会确定了2010年全路调度与编组站工作的主题:调度指挥,安全为首:站车组织,畅通为重。  相似文献   

17.
日本货运铁路公司编组站目前使用DE10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和HD300型串联式混合动力机车。为应对小规模调车场作业,开发了DB500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并在下关站投入使用。简要介绍该型机车的主要技术参数、性能和装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兰州铁路枢纽所处地理位置及建设的必要性;兰州铁路枢纽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兰州北编组站的选址和站型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京广等干线上21个主要编组站的调查,对这些站的技术设备条件、作业能力与作业量、主要运营指标的变化等进行系统分析,找出了影响编组站运营效果的主要因素。根据中国铁路发展的现实要求,本着充分利用运力资源的目标,探讨了强化现场生产管理、提高行业组织水平等提高编组站运营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计划协同管理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算法,对编组站的生产过程、设备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获得准确的计划管理信息并传递至作业控制子系统。资源优化配置的条件来源于编组站计划管理子系统中信息的充分共享,以及与作业过程控制子系统的信息实时交互。通过研究编组站作业过程,对局-站计划协同优化、阶段计划自动调整、调车计划辅助自动编制方案、站区作业计划一体化管理进行调整优化,提出搭建局-站运输调度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编组站综合自动化计划协同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