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安全始终是自动驾驶之核心所在,尤其是主动安全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自动驾驶的发展和成熟度。主动安全与自动驾驶相辅相成,也是通往自动驾驶的必经之路。据全球知名经济咨询机构IHS环球透视汽车部门预测,截~2035年全球将拥有近540077辆自动驾驶汽车,到2050年之后,几乎所有汽车都将更替为自动驾驶汽车或自动驾驶商务汽车。2014年11月,在拉斯维加斯消费电  相似文献   

2.
国际前研     
《汽车科技》2014,(6):4-5
<正>日本要让自动驾驶汽车学会预测危险自动驾驶汽车实现像普通人驾驶一样舒适而顺畅的乘坐感受,日本政府和民间计划合作开发新技术。目前开发的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方面,主要通过车载传感器等确认道路障碍物之后才启动制动器使车辆停止。而计划开发的则是对危险状况等事先进行预测并反映到驾驶上的"预测技术"。将收集和分析1万2千件实际驾驶数据,力争5年后投入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1 2021年推出第一款量产版全自动驾驶汽车2018年7月25日,福特汽车宣布成立福特自动驾驶汽车子公司(Ford AV LLC),其中包括自动驾驶系统整合、自动驾驶汽车研究及前瞻工程、自动驾驶汽车交通服务网络拓展、用户体验、业务战略以及拓展团队等等,以期充分利用市场机遇加速福特自动驾驶业务的发展。同时福特汽车也宣布了一系列组织架构调整,计划引入第三方投资的新公司总部位于底特律的福特Corktown园  相似文献   

4.
正自动驾驶汽车的转变将在2020年之前开始,有望在2025年渗透20%的全球新车销售。未来15年内,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汽车市场。然而,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自动驾驶尚未成熟,一些技术难题已经显露,更有诸多障碍亟需各大企业破解。在不久前本刊所进行的自动驾驶选题采访中,各行业专家指出,自动驾驶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强强联合将是自动驾驶汽车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自动驾驶汽车风险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不易被人为地发现和预防。为了更好地预测这些风险,利用美国加州自动驾驶事故数据集,从时间、地点、人员参与、天气等多维度提取数据,数据经过预处理从而构建自动驾驶事故数据库。然后,将XGBOOST算法与数据相结合,建立自动驾驶汽车事故风险预测分类模型。将XGBOOST算法与多种算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XGBOOST算法为较优,其训练和测试预测精度分别超过92.27%和97.06%,能够有效地识别出高风险和低风险的自动驾驶汽车事故情况。  相似文献   

6.
正关于自动驾驶发展进程的预测,业内普遍认同的观点是:自动驾驶汽车将在2025年前后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到2035年,人类社会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将有50%实现自动驾驶,届时自动驾驶整车及相关设备、应用的收入规模总计将超过5 000亿美元。1产品定位——从简单的交通工具转变为移动多用途空间无人驾驶首先转变的将是汽车产品自身的定位。在自动驾驶技术成为主流的时代,系统基本上  相似文献   

7.
自动驾驶汽车已开始在部分开放道路进行测试,其与行人等其他交通参与者共享混行道路,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车外人机交互技术亟需开展深入研究,以便行人快捷、高效地理解自动驾驶汽车的行驶意图,确保混合交通场景通行安全并提高通行效率。本文首先阐述了自动驾驶汽车与行人交互的重要意义,并从行人检测与跟踪、行人意图识别及行为预测、自动驾驶汽车的决策3个方面介绍了目前自动驾驶汽车的车外人机交互前期支撑技术研究概况,着眼于自动驾驶汽车行驶意图的表达,对交互需求和车外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原则及质量评估进行了梳理,最后提出了车外人机交互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杨超 《汽车文摘》2022,(10):11-18
为了能够满足自动驾驶汽车在复杂交通场景中安全高效运行,自动驾驶汽车必须做到对周围对象不确定性行为进行准确预测。作为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近年来不断有新的轨迹预测思路和算法被提出,尤其是针对复杂交通场景中的对象轨迹预测。通过将复杂交通场景中的预测对象分为:车辆轨迹预测和行人轨迹预测2类,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预测对象采用近年来的主流预测算法进行分类总结。最后讨论了当前行为预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
正未来汽车架构将由软件来定义,软件将为自动驾驶、网联汽车提供技术支撑,但也对软件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遵循"安全"和"防护"两个主要原则,才能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保证创新性。自动驾驶、数字化、汽车共享、电气化是汽车产业四大趋势。Navigant Research的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之后,自动驾驶技术将快速发展。而数字化方面,全球超过12.5亿辆乘用车  相似文献   

10.
正罗兰贝格预测,从乘用车新车销售视角来看,到2030年L4、L5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渗透率将达到5%,L2、L3级别的自动驾驶渗透率为60%,而初级的自动驾驶辅助将达35%左右。当下,汽车行业正面临移动出行、自动驾驶、电子化、电气化四大颠覆性趋势。作为颠覆"风暴"的中心,自动驾驶正在快速发展,市场渗透率逐年提升。罗兰贝格预测,从乘用车新车销售视角来看,到2030年L4、L5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渗透率将达到5%,L2、L3级别的自动驾驶渗透率为60%,而初级的自动驾驶辅助将达35%左右。与自动驾驶相关的V2X车端通讯市场在2030年能够达到5千亿的体  相似文献   

11.
李军 《时代汽车》2009,(8):23-24
汽车业不同于其他的日常消费品,国家相关政策的每一次改变,都会直接影响中国车市走向,并更深层次影响着汽车消费者的用车环境。因此,下半年国家还会出台哪些政策拉动车市?理所当然地成为业内外共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趋势下,欧洲通过加严汽车排放法规、加大新能源汽车财税优惠力度、加快产业链关键环节布局等举措,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市场销量、渗透率快速增长.欧洲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举措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建议筑牢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坚持品牌向上,加快国际化发展进程,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3.
沈庆 《天津汽车》2012,(9):23-26
东欧市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整车出口市场,我国汽车企业急需了解东欧汽车市场及政策信息、文章通过介绍乌克兰汽车产业、市场和相关政策情况,深入分析我国汽车产品在乌克兰市场情况,提出了企业应加强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和加快整车本地化生产等建议,对帮助我国汽车企业开拓乌克兰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据欧洲商业协会汽车制造商委员会发布的数据,2010年俄罗斯各个细分市场的商用车销量均出现了大幅增长,其中,尤以中重型卡车的增幅最大(总质量2.8~6t、6~16t和16t以上卡车的具体销量见表1~3,统计只涵盖新车)。数据显示:2010年俄罗斯2.8~6t的轻型卡车,销量由2009年的10万5522辆上升至2010年的13万8940辆,同比增长32%。而6~16t的中型  相似文献   

15.
车辆超载、超限运输固然是当前道路运输行业中一个非常突出和严重的问题,但是正确的运输行业管理方针才是道路运输行业全面、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文章以调研的典型情况为例证,以道路运输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发达国家道路运输发展历程为借鉴,论证了公路车辆超载、超限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运输市场的过度进入。而解决市场过度进入则需要正确的运输行业管理方针。基于我国道路运输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对道路运输行业进行适度的经济管制应成为今后一个阶段的管理方针。  相似文献   

16.
共享电动汽车作为共享经济下的新兴产物,成功融合了私家小轿车和公共交通工具的优点,成为一种新兴交通模式。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方法对共享电动汽车细分市场下的用户需求及出行选择进行分析,揭示出多类型共享电动汽车的用户特征,以助于共享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和促进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进程。  相似文献   

17.
杨荣华 《时代汽车》2022,(3):177-17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得以迅速发展,无论是计算机领域还是汽车行业都得以空前发展.在新时代环境背景下,汽车领域中的新能源汽车已逐渐趋于完善,与人们的生活实现了有效渗透,且其因具有节能、环保等优势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与关注.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相关行业的市场投放量得以逐渐增加,且相应维修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  相似文献   

18.
电动汽车作为新科技的综合产品和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相当大的环保价值。文章回顾了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对生产配套、市场需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其发展的相关原因进行探讨与分析,建议采取基础上充实、政策上支持、重视专利申请及标准研究等解决途径和应对政策,为电动汽车的发展和规划提供了一定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如今的中国社会中,与经济迅速发展相匹配的是我国汽车行业的不断更新,新能源汽车已经逐渐占据了较大的市场,同时也成为了汽车研发的核心方向,因此,其下线调试及维修技术也相应的受到了大家的广泛重视。本文是在这样的基础下对新能源汽车的下线调试以及维修技术做一些简单的探讨,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注意事项,以实现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使其能更快更好的得到完善,并能够实现提升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在电力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工业技术在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在我国汽车行业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相比于传统的汽车动力机制而言,其构造、能量来源有着一定的区别。但是纵观市场发展,新能源汽车相比于传统的汽车使用的数量仍旧较少,在使用中也面对着诸多的挑战,特别是维修管理,传统的维修管理难以满足其实际需求。而利用电子诊断技术能够帮助维修管理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如何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维修管理,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维护管理质量,拓宽维修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