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橡胶沥青工艺主要分为湿法和干法,在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设计过程中,原有的设计方法是在最佳油石比试验中得出基质沥青用量,在此基础上确定橡胶粉和催化剂的用量后,保证橡胶粉和催化剂用量不变,减少原最佳基质沥青用量。这样以来胶粉的比例明显增大,导致了橡胶沥青粘度过大。为了得到更科学的橡胶沥青配合比设计方法,在试验中保持橡胶沥青中基质沥青和胶粉的比例不变,采用了减少基质沥青用量的折减法和将橡胶粉纳入胶结料的直接法进行马歇尔试验,通过试验指标分析,得到两种方法不同的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沥青基本性能和动态剪切流变性能的测试,分析研究了一种50目废轮胎胎面胶粉改性沥青的工艺参数和性能指标。研究表明,这种胶粉具有较好的高低温性能和高温存储稳定性,常规性能指标高于一些项目标准,路用性能等级能达到PG76。随着胶粉掺量的增加,沥青的软化点、延度、老化延度、弹性恢复、粘度、DSR值都呈上升变化趋势,此种胶粉掺量16%左右为宜;添加少量SBS的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较胶粉改性沥青具有更好的低温性能和高温抗车辙性能,老化后5℃的延度有明显的提高,路用性能等级能达到PG82。  相似文献   

3.
为了验证在SMA沥青混合料中橡胶沥青取代SBS改性沥青路用性能方面的可行性.文中采用轮胎胶粉和基质沥青配制橡胶沥青,并制备相应的橡胶沥青SMA混合料,利用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低温弯曲试验,分别对橡胶沥青SMA混合料和SBS改性沥青SMA混合料高温性能、水稳定性能和低温性能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在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方面,橡胶沥青SMA混合料略低于SBS改性沥青SMA混合料,但是数值相差不大;在低温性能方面,橡胶沥青SMA混合料高于SBS改性沥青SMA混合料.总体上可以说,橡胶沥青SMA沥青混合料具有与SBS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相类似的路用性能,在工程中,可以用橡胶SMA代替SBS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4.
沥青船在运载高温沥青时,过高的温度会对其船体结构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以6600DWT沥青船为例,运用MSC/PATRAN和MSC/NASTRAN有限元软件,对其在计及温度载荷时的结构强度进行有限元计算研究。分析温度场载荷对沥青船结构强度的影响,对不满足强度要求的结构提出合理的加强方案。  相似文献   

5.
劳氏船级社的一套调研沥青热应力的测试装置最近安装于壳牌国际海运公司的沥青运输船“怕露迪娜”号上。其目标是确定,在比目前运输温度更高的情况下,沥青货物对结构的影响,并审查更为灵活的装货程序。在过去十年中,运输沥青时的温度在160℃左右,最近,人们建议需要能运输温度达204℃  相似文献   

6.
从扩散理论入手,分析再生剂与旧沥青之间的扩散机理.认为温度、再生剂性质和沥青性质是影响沥青热再生中再生剂扩散能力的3个重要因素。通过旧沥青向新集料的扩散模拟试验,分析了拌和时间、施工温度、再生剂量、旧沥青量对旧料扩散转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橡胶粉水泥混凝土在港航工程中应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水流冲刷水工构造物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为提高水工构筑物中混凝土的力学、抗渗、抗冲磨等性能,在混凝土中掺人替代同质量砂的橡胶粉形成橡胶粉水泥混凝土。首先对不同掺量的橡胶粉水泥混凝土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得出了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随掺量的变化情况;其次对不同掺量的橡胶粉水泥混凝土进行了干缩性能、抗渗性能、抗冲磨性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入橡胶粉后的混凝土能有效减少干缩作用,同时橡胶粉的替代量为3.5%时,其抗渗性能、抗冲磨性能效果最佳。该试验研究为橡胶粉水泥混凝土在港航工程水工建筑物上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兴隆海轮是一艘专用沥青船,由于货物温度对货物的计量影响很大,为减少与商检在计量上的出入,根据本轮是一艘专用沥青船的特点,经过多次摸索和实践,运用热学的基本原理及本船的结构特点,归纳了一  相似文献   

9.
SMA是一种新型沥青混合料,SMA的结构特点使得它具有良好的路面性能。钢桥面铺装对沥青混合料的特殊要求使得SMA在钢桥面铺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超薄沥青混凝土薄层罩面低温施工,引入一种可以降低混合料拌和摊铺压实温度的温拌改性沥青技术,通过试验研究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路用性能,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试验证明,温拌改性沥青超薄混凝土与热拌沥青混合料一样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并能在更低的气温下施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以船用水润滑橡胶轴承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流-固耦合模型,研究水膜对水润滑橡胶轴承橡胶衬套的热传递及受力变形的影响,并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供水特性对其温升和受力变形的影响。结果显示:水膜和橡胶的温度呈现出一种偏移的梯度变化;橡胶的受力变形呈现出带弧状的梯度分布;供水速度对橡胶温升和受力变形的影响显著,供水温度和密度对其受力变形的影响程度也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12.
出于制造工艺的考虑,传统水润滑橡胶艉轴承轴瓦各处硬度相同.然而,在螺旋桨悬臂作用的影响下,传统设计中轴瓦各处压力分布非常不均匀,如轴瓦艉部压力远大于其他各处压力,从而影响到艉轴承的各项性能.由此,对传统水润滑橡胶艉轴承橡胶硬度取值进行改进,将其橡胶轴瓦沿轴向分为多个橡胶硬度不同的区域.通过试算和分析,合理设置各区域的长度和橡胶硬度.随后,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轴系一艉轴承系统有限元模型,其中使用Mooney一Rivlin本构方程模拟橡胶材料,并利用接触单元建立轴与艉轴承之间的接触关系.计算对比了改进前后某水润滑橡胶艉轴承底部轴瓦与轴接触的压力分布等力学指标.相对于传统橡胶艉轴承而言,改进方案的最大接触压应力减小了25.6%,接触区域沿周向增加了5.8°.结果表明,该艉轴承橡胶轴瓦硬度改进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艉轴承的接触性能.  相似文献   

13.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是一种通过提高沥青路面的劲度模量,来提高沥青路面高温抗车辙性能的新型材料。针对高模量改性剂PR.Modulus干法工艺制备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展开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高模量剂PR.Modulus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可以有效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保持不变,水稳定性能也有所提高。对动态模量试验数据的分析得知,提高沥青混合料弹性模量可以有效减缓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沥青胶浆对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的影响,采用简单性能试验(SPT)对矿粉、添加剂和沥青三者组成的沥青胶浆进行研究,分析了粉胶比、纤维和水泥用量变化对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粉胶比、纤维和水泥对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的影响程度不同,但沥青胶浆中添加适量的纤维、水泥后均可以提高混合料的抗高温变形性能。随着加入纤维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减小,而粘性增大;在胶浆中加入水泥对提高混合料粘弹性的效果不明显。另外,混合料动态模量随粉胶比的减少,先增大后减小,相位角逐渐增大。因此,在混合料设计时应注意对胶浆构成的比例,以达到改善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鼓型橡胶护舷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及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  唐文献 《船舶工程》2012,34(3):21-23,49
根据材料拉伸试验结果,采用OGDEN三阶模型定义橡胶的超弹性特性,建立鼓型橡胶护舷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护舷的吸能量随着压缩量的增加而稳定增长,反力变化可分为稳定增加、相对稳定、快速增加三个阶段;护舷中的铁片应力分布明显高于橡胶部分,最大应力的变化与护舷反力数值有很大相关性;护舷橡胶部分的MISES应力和最大主应变都随着压缩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大,在第一阶段最大应力和应变从护舷外表面的上下拐角处转移到护舷中部对称面上,之后,随着压缩量的增加,护舷的最大应力和应变区域在这个对称面上开始由里向外发生缓慢转移。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分析软件ANSYS就理想情况下袖套式挠性接管在不同的边界条件和布置情况下,对管路中沿管壁传播的弯曲振动的隔离性能分析表明,挠性接管在大部分频段上能有效的隔离弯曲振动,但也有可能使振动放大,这与其边界条件和布置情况密切相关,由此对挠性接管的布置安装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工程船靠泊过程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致禹  谢仲安  顾敏童 《船舶力学》2010,14(12):1394-1404
研究了工程船靠泊过程中在橡胶护舷、靠泊船及停泊船之间传递的靠泊力及能量.在简化分析中,将靠泊船等效为一质量块,护舷结构等效为一非线性弹簧,停泊船舷侧结构等效为一线性弹簧,利用能量法推导了最大靠泊力的估算公式.此外,利用LS-DYNA有限元仿真,研究了三种不同型式的橡胶护舷作用下的靠泊力及吸能分配情况,验证了简化公式的有效性,同时为工程船在靠泊过程中的结构安全分析及护舷的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环氧沥青混凝土是一种理想的钢桥面铺装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与较强的低温抵抗变形能力。其温度稳定性与耐久性均非常优异,能够很好的满足钢桥面铺装的要求。结合济南黄河三桥施工工程,分析了环氧沥青混凝土的特点,介绍了济南黄河三桥钢桥面铺装工程环氧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施工难点及其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对温度非常敏感的材料,研究其温度特征值对建立温度预估模型和路面设计都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记录镇江地区沥青路面面层2007-12~2008-11全年路面温度变化数据,讨论了日路面温度随深度变化的规律,分析了正矩、负矩和热通量等特征值,得到正负矩的变化规律相同,春季路面温度变化幅度最大并且热传递速率最高,以及热通量变化规律等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