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四川省汶川至马尔康马高速公路(简称汶马高速)做了简要介绍;对汶马高速起点上跨G213国道处的郭主铺大桥从上部结构方案比选、下部结构方案比选、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设计及计算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汶马高速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类型、分布特征等进行数理统计综合分析,从而更好地指导路线选择、工程防护设计,为汶马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汶马高速公路沿线气象站历史气象数据和汶马高速公路建设施工标段报送的气象实况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辅以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分析藏区高原梯度带不同气候特征及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提取出四川藏区高原梯度带高速公路的气象灾害时空分布规律,为藏区高速公路建设单位以及通车后的运营管理单位开展公路交通气象监测站点布设、出行信息服务与应急保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中山新隆互通立体交叉将广珠东线高速公路与中山新隆至江门高速公路相连,为一级互通立体交叉,作对此做了喇叭型和丫型互通立体交叉两种方案,从交通行为、经济技术指标、美学作了比较,建议优先采用丫型互通立体交叉方案。  相似文献   

5.
普宁乌石至惠来东港高速公路与深汕高速公路相交于惠来县东港镇,在深汕高速公路东港互通已建成的情况下,就两条高速公路的连接方式提出几种不同的方案作比较,在综合各方面的优劣后,选取最佳的接线方案。  相似文献   

6.
刘云  孙平  陈凯 《路基工程》2020,(1):25-28
依托现有山区高速公路项目,涉及主线有两个方案进行同深度比选的复杂条件下,针对现有被交高速公路现状,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在初步设计阶段研究了多个方案,并进行了综合比选,选择最安全、最合理的方案作为推荐方案。比选结果推荐方案一。  相似文献   

7.
<正>全长174 km的汶马(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于2014年11月4日全线开工,这条由阿坝州汶川县发端,深入四川羌区、藏区的高速公路,沿线海拔高差近2 000 m。汶马高速处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边缘地带,全线86.5%为桥梁和隧道,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可谓最高"桥隧比"。  相似文献   

8.
奉云高速公路是重庆市"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网中渝宜高速公路重要组成部分。奉云高速公路不但具有山区高速普遍存在的小半径弯道、长大下坡等不利于行车的特点,而且这条高速公路还具有独特的安全问题(如互通立交区和隧道紧密相连),因而其安全问题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奉云高速公路的施工图设计阶段安全性评价方法与结论,对这条山区高速公路存在的共性和个性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9.
互通立交扩建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互通式立体交叉是高速公路的联网成片和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的重要节点,笔者结合中国多条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实践,分析总结了互通立交改扩建方案研究的要点,并结合荣成—乌海高速公路商庄互通改扩建方案实例,阐述了"方式、标准、实施方案"三要素在互通立交扩建方案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马梧高速公路K290+297梧州浔江特大桥改造技术方案的专题研究,介绍在建的梧州浔江特大桥建成后,提出了符合在建高速公路技术标准、满足新增通航孔通航要求、不中断道路交通、经济合理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山区地质背景复杂、地貌起伏大和地质灾害分布广的特点,以都汶公路沿线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系统研究都汶公路泥石流危害特点,查明公路沿线泥石流灾害的分布,分析泥石流对山区公路的影响,归纳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条件和活动特征。针对泥石流灾害现状,对都汶公路泥石流发展趋势进行有益探讨,为山区公路泥石流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建设的大背景下,援建资金的运用受社会高度关注,必须提高项目造价控制和管理水平。以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市蒲虹公路为研究对象,结合山区公路施工特点,从设计、合同、施工及结算等几个阶段,分析和总结了造价控制思路,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援建项目和山区公路造价控制积累了经验,达到了有效控制造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超高设计是路线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曲线路段安全设计的关键内容之一。超高设计是否与平纵面线形相协调将直接影响到超高路段的路面排水以及车辆在曲线路段行驶的横向稳定性和舒适安全性。在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对超高的一些主要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并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中,合理选取设计速度不仅直接影响着整体路网结构的运输能力,同时也关系着工程建设规模和运营的安全性。以G3W德上高速公路祁门至皖赣界段工程可行性研究为依托,对设计速度选取进行分析,得出其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过程中设计速度选取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公路空间围合度及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晓春  沈毅  邵社刚  张肖宁 《公路》2012,(1):177-183
在界定公路景观空间和界面围合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公路实体界面、虚体界面和零界面的空间属性特征和带给行人的不同空间感受;根据公路自然景观立地状况特点,将公路沿线景观空间形式分为平缓式、起伏式和高潮式三类。并以一地处丘陵地区的高速公路为例,利用道路设计软件HintCAD得出的路线填挖状况,绘制出公路界面围合度图谱,根据图谱特点分析公路沿线景观空间所属类型,作为公路景观空间序列规划和区段风貌控制的依据,使公路景观设计充分结合行人审美心理和动态视觉的特点,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6.
许薛军 《公路》2007,(11):158-162
针对目前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技术标准论证存在的问题,结合新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系统地论述了技术标准选择的原则、方法与研究思路;详细地讨论了如何确定适宜的公路技术标准,包括公路等级选用、车道数确定、设计速度选用;提出了基于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技术标准分析与评价方法。应用国道324线碧冈至潮州港支线工程可行性研究为实际工程背景,具体验证了应用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评价技术标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5.12"汶川大地震对四川及邻近省市的公路工程造成了灾难性破坏。什邡市是本次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北京市承担了对什邡市的对口支援。该文以广青公路恢复重建为例,通过对震后受损情况的调查分析、评估、恢复重建条件的分析、实施方案的论证等,阐述了震后公路恢复建设中路面结构设计的主要工作思路和方法,对以后相关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也称之为中巴友谊公路或帕米尔之路,位于帕米尔高原、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接部,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地质灾害众多。结合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改建工程(雷科特—红其拉甫段)的工程实际,在对公路沿线的碎落边坡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针对公路边坡的特点和该区的工程及水文地质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边坡防护措施,重点介绍了一种新的边坡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以吴江公路信息系统开发为例,介绍了公路信息系统的架构,公路基础数据库的设计,基于桩号的线性坐标系统变换,桩号定位和桩号识别技术。采用(B/S)和(C/S)相结合的模式组建信息系统,以公路基础数据库为核心,针对管理部门和公众开发不同服务。将地图数据、属性数据、路产设施数据及交通管理数据分离,以公路路线为基本单位进行管理,以事件表形式存储所有相关路产设施。利用车载GPS设备获取路线资料,利用桩号进行线性坐标变换,实现了快速桩号定位和桩号识别,同时结合动态分段技术和事件表,动态生成所有路产设施的地图图层。  相似文献   

20.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国道213线都江堰至汶川公路桥梁严重毁坏.介绍该段线路桥梁、隧道及防护工程的主要受损情况、抢通方案及其施工技术,并提出部分技术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