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某款乘用车出口俄罗斯市场,根据当地的市场要求,需要增加前排座椅加热、转向盘加热、前风挡玻璃除冰加热功能。介绍前排座椅加热、转向盘加热、前风挡玻璃除冰加热系统专用件设计,并据此做出专用件样件,样件在某款样车上实际试装测试,结果符合设计要求。本车型可以批量生产,出口俄罗斯市场。  相似文献   

2.
芦波  王东 《汽车科技》2011,(2):29-33
介绍TPMS系统在汽车上的重要作用,阐述胎压监视系统(TPMS)的原理、分类及系统框图。详细地介绍了胎压监测系统在重型汽车上的应用,该系统的应用为重型车辆的安全行驶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一种适用于多轮商用车胎压监测系统的标定方法,通过胎压传感器标签设计、 TPMS诊断系统开发,以及下线检测系统EOL的匹配开发,实现TPMS系统中轮胎ID、轮胎冷态压力、轮胎数量的自动写入,从而实现多轮胎压监测系统的标定,解决6轮及以上商用车胎压监测系统标定困难的问题。本方法只适用于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4.
故障现象一辆2006款奥迪A6L 3.0轿车在做完维护后,出现仪表上的TPMS报警灯、燃油表报警灯点亮,且燃油表工作失灵的现象。故障诊断接通点火开关,仪表中央显示器TPMS报警灯点亮(图1),燃油表指针往下摆动,紧接着出现燃油表报警灯点亮的现象(图2)。TPMS(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即轮胎压力监视系统,如果轮胎压力不正常(与预先设定值不符),会通过4个轮胎上的传感器告知胎压监控ECU,胎压监控ECU再点亮中央显示器TPMS报警灯,通知驾驶人检查轮胎气压。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审查通过了《乘用车轮胎气压监测系统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26149)强制性国家标准送审稿,并将在完善后发布实施。该强制性《标准》一旦实施,一方面或将推动胎压监测系TPMS走向标配,车辆安全技术水平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也将对胎压监测系统各部件的相关技术要求更为严格。胎压监测系统TPMS是一种采用无线传输技术,采集轮胎气体压力、温度等数据,在眙压出现异常时以声音或图像显示等向驾驶者进行预警的装备。  相似文献   

6.
<正>TPMS(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的缩写)全称胎压监测系统,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测汽车轮胎气压的系统,旨在确保行车安全。TPMS不仅能检测轮胎的气压,还可以监测轮胎的温度,例如在轮胎温度达到68℃时,系统将提醒驾驶人停车降温,以避免轮胎爆裂的危险。据统计,当轮胎气压低于标准气压值的30%时,轮胎的寿命将减少45%。因此,TPMS就像是血压计一样,一旦轮胎气压异常高或低,TPMS会提醒驾驶人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7.
简述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的胎压传感模块的软硬件设计,详细阐述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和ISO14229标准-车辆通用诊断服务协议(UDS)实现无线Bootload功能的设计过程,为胎压传感模块在生产、测试和售后维护中的程序刷写给出全新而有效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8.
漓沙 《汽车与配件》2014,(45):51-51
<正>飞思卡尔半导体日前宣布推出FXTH87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系列,这是目前市场上体积最小的TPMS集成封装解决方案,重量仅为0.3g。该产品已经应用于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保隆科技)的集成式胎压监测系统(TPMS)模块中,这也是目前全球最小的TPMS产品,重量为8g。  相似文献   

9.
《汽车与安全》2011,(3):31-32
提及胎压检测技术,以前车主普遍认为,诸如此类的配置应该只能在高端车型上才能找到,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活跃发展,越来越多的合资品牌甚至自主品牌车型上都配备了"自动胎压检测系统"。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款带有胎压监测系统的车型。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商用车胎压匹配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匹配操作繁琐、生产节拍紧张、错位激活等问题,依托商用车生产线MES系统,设计了一种分布式胎压匹配系统,将胎压匹配功能分布在轮胎输送线和整车下线末端两个工位。本文用胎压传感器和TPMS控制器搭建硬件模拟环境,在阿里云服务器部署模拟生产线的MES系统,在VS平台进行上位机开发,通过恒润科技TESTBASE-VCI实现上位机和TPMS通信,并对分布式胎压匹配系统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解决了商用车传统胎压匹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匹配操作繁琐、生产节拍紧张、错位激活等问题,提高了胎压匹配效率,降低了错位匹配风险。  相似文献   

11.
轮胎压力监测系统中小环天线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兵强  林辉 《汽车工程》2007,29(3):254-256,261
针对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中天线设计这一技术难点,分析了小环天线的一般性能,用谐振分析法设计了天线,用变压器匹配法为天线和射频发射芯片设计了匹配网络。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小环天线数据传输可靠,满足TPMS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汽车轮胎气压,漏气检测、报警系统是专门自动检测汽车轮胎的压力,同时判断轮胎是否漏气的一种装置。在未来汽车上加装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着重介绍了实现此系统的电路设计和相关的技术问题。此系统是由一个主机,多个从机组成的分布式系统。每个轮胎配置一个从机,由无线通讯方式把轮胎的压力值、是否漏气等信息传给主机.而且从机的功耗非常低。  相似文献   

13.
浅析汽车轮胎压力监视系统TPM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PMS是汽车轮胎压力监视系统,主要用于汽车行驶时实时地对轮胎气压进行自动监测,对轮胎漏气和低气压进行报警,以保障行车安全。本文介绍TPMS的产生、市场及发展趋势,阐述TPMS的组成方案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接触式车辆称重方法存在的安装和维修成本高、使用年限短、识别精度低等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获取轮胎变形的非接触式车重识别方法。首先,利用视频图像采集装置拍摄车辆轮胎图像信息,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提取轮胎轮廓,并根据轮廓变形计算轮胎的垂向挠度。其次,通过胎压监测系统(TPMS)获取轮胎的真实胎压值,对于没有安装TPMS的车辆,则可以通过图像字符识别技术读取轮胎侧壁的胎压标识信息,再利用统计回归方式确定实际胎压值。在此基础上,将轮胎垂向挠度和胎压值代入推导的称重公式计算轮胎承受的重量,再将所有轮胎承受重量求和得到车辆总重量。最后,以现场的乘用车和重载货车为例,验证在不同胎压和重量变化下非接触式车辆称重方法的准确性,并对比分析3个称重公式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车重识别准确率随着胎压增大而降低,随着车重增大而上升;轮胎刚度拟合公式的载重识别准确率达到95%以上,高于理论推导公式和半经验拟合公式。提出的非接触式车辆称重方法具有测量范围广、无需任何额外传感设备、不用封闭交通和易于信息集成等优势,有效地突破了现有接触式车重识别技术的瓶颈,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是新兴、有效防止爆胎的汽车安全装置,该系统通过对轮胎压力的监测进行轮胎的异常报警,保障行车的安全,文章介绍了直接式TPMS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提出了本系统的总体结构,随后进行了系统核心芯片的选型,并对轮胎检测模块提出相应的方案.,根据系统总体方案,进行了各个模块的硬件设计,并设计了电路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  相似文献   

16.
基于TPMS的轮胎自动降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TPMS系统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先导式自动降压电磁阀的设计思想。该系统可实现胎压的实时监测并基于TPMS获得的实时数据实现轮胎的自动降压。  相似文献   

17.
车胎压力监测系统简述及两种实现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车胎压力对汽车的安全行驶至关重要,保障车胎压力正常的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irePressureMonitoringSystem,TPMS)受到国内外汽车工业界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对目前常用的两种TPMS实现方案:间接监测和直接监测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对两种方法的性能指标做了全面的对比。  相似文献   

18.
邱彬  姚勇 《专用汽车》2006,(8):46-48
通过对汽车高速行驶爆胎过程的分析,介绍了现代汽车防止车辆爆胎的轮胎气压监测系统(TPMS),并简要分析比较了两种方式TPMS的基本作用和工作原理,结合国内外TPMS的发展现状,对我国修订汽车安全方面的强制性标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微型智能传感器的汽车轮胎压力监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茂先  殷晨波  涂善东  董云海  杨敏 《汽车工程》2006,28(8):771-773,778
介绍了基于微型智能传感器的直接式轮胎压力监控系统的构成和原理,并讨论了微型传感器数据的读取、微机械加工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轮胎滚动助力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汽车轮胎滚动阻力测量国际标准(ISO/DIS 8767),设计了轮胎滚动阻力测量的试验方法,测定了轮胎在不同载荷和不同胎压下的滚动阻力。通过对原始试验数据处理,计算出轮胎的滚动阻力系数,并分析了载荷和胎压对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还初步探讨了试验数据拟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