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研究认为轴流式喷水推进器(而不是现今广泛用于高速艇混流式喷水推进器),可能是下一代海军高速艇效率最高、最有效的推进工具。喷水推进器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推进器为高速艇提供了许多优点,例如减少阻力、减少吃水、提高操纵性、减小停船距离以及降低噪声和振动。低阻力的细  相似文献   

2.
钱卫忠 《船舶》2011,22(3):66-68
针对某型艇喷水推进装置尾板法兰和进流管道腐蚀的现象,对在役艇尾板法兰和进水流道存在的腐蚀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和改进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喷水推进效率的表达方式和影响推进效率的诸因素。介绍了适用于喷水推进的水泵类型和水泵参数。着重提出了选择喷水推进主要参数的方法和步骤。目的是在设计初期研究管道系统时就能充分考虑水泵的性能,以保证选定的主要参数兼顾到管道和水泵两个方面,从而达到较佳的推进效率。  相似文献   

4.
许蕴蕾 《船舶》2011,22(1):21-25
针对喷水推进滑行艇的高速滑行原理,建立了其非线性的纵向运动数学模型。首先分析了滑行艇在高速滑行过程中的受力,详细地推导了艇体受到的重力、浮力和动升力,并根据喷水推进器的工作原理,推导了喷水推进力的表达式;然后建立了喷水推进滑行艇的非线性纵向运动数学模型;最后设计了基于该模型的滑行艇纵向运动预报软件,并进行了高速滑行的操纵性仿真试验,仿真结果与船模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表明了该模型能够较准确的预报喷水推进滑行艇在静水中的纵向运动。  相似文献   

5.
研究船体与喷水推进装置的相互作用,探求喷水推进装置对船体自航因子的影响。通过提出船体与喷推相互作用的水动力仿真分析方法及仿真建模过程,从实船应用出发,进行了12.9 m铝制快速测量艇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喷水推进装置WDJ120的相互作用的实船仿真,结果表明,安装喷水推进装置的船体在自航状态下会产生较为明显的负的推力减额及正的伴流分数,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船体效率,同时随着航速的增加,船体效率的提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基于某艇的推进性能需求,以喷水推进器设计工况为分析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建立计算模型,研究叶轮叶顶间隙、流道格栅密度、艇底水底间距、双泵轴间距等工程应用因素对推进性能的影响,可为某艇喷水推进器的设计、安装与使用等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7.
喷水推进器由于流动情况比较复杂,故试验研究至今仍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论述了对喷水推进器进口及管道进行风洞试验研究的方法,并用此方法对平进口型喷水推进器的进口及管道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有意义的成果,为今后设计性能好、效率高的平进口型喷水推进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某高速艇喷泵为研究对象,运用CFD方法计算并分析喷泵敞水性能缺陷,针对缺陷进行三元改进设计。首先以国外某混流式喷水推进泵为例,用基于雷诺时均的数值计算方法对喷泵敞水性能进行模拟,各转速下喷泵功率计算误差在1.5%以内,验证了本文所用数值计算方法的可信性。然后对该高速艇喷泵敞水性能进行计算,利用CFX软件后处理分析出设计缺陷,对轴面线重新设计,将两级导叶改为一级导叶。并且,针对叶轮做功效率低和导叶整流效果差的问题,利用三元设计方法将叶片负载分布改为前重载型以此提高喷泵效率。最后计算改进后的喷泵效率提高了5%左右,表明了三元设计方法在喷泵改进设计上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本艇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研究设计院设计,芜湖江风船厂建造。1981年底竣工并交付使用。采用喷水作为抛锚艇的推进型式,在国内还是首次。一年来实际使用证明:本艇各项  相似文献   

10.
水翼—喷水推进组合系统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新研制的水翼—喷水推进组合系统模型试验装置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用途,阐述了进行水池试验的合理程序,并以PS-30喷水推进自控水翼客艇的尾水翼—喷水推进组合系统为对象进行了试验,获得了进口流动对水翼组合体水动力影响的规律以及可用于航速预报的净推力特性。多次试验证实,所开发的试验装置和试验技术是成功的,确是研究水翼组合体与喷水推进相互影响的有效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11.
应用CFD技术对平进口式喷水推进系统的三维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从进水管道流动损失、出流品质和管内压力分布等方面性能出发,对比分析5种不同管道入口唇角线型方案对管道流动性能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进水管道入口唇角位置适当靠前且唇缘相对尖锐有利于改善进水管道的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12.
平进口喷水推进器的进口流道背部流动分离所导致的喷水推进泵进流畸变,是喷水推进泵性能与推进器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基于涡流发生器(vortex generator, VG)/射流式涡旋发生器(vortex generator jet, VGJ)抑制流动分离的理论,该文选择某型进口流道模型,在低速风洞上进行模型吹风实验,以模拟平进口进水流道内流动。通过测量进口流道壁面压力和喷水推进泵入口面总压分布,解释了VG/VGJ提升推进性能的机理,获得了VG/VGJ结构尺寸和安装位置对流动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在低进速比(IVR=0.5)工况下,布置合理的VG/VGJ能提高进口流道总压恢复系数和喷水推进泵进流面轴向速度均匀度,可以增加近5%的推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艇用小型喷水推进装置,采用模块化产品的设计思路,从需求分析入手,初步形成满足设计要求的喷水推进模块总体方案。基于功能分解,将喷水推进模块划分为多个子功能模块,依据模块单元的功能属性和输入/输出开展结构与接口的详细设计,并注重模块的独立性和通用性设计。最后根据建立的评价体系,对功能、模块化和标准化等指标进行评价。基于本文思路设计的喷水推进装置应用于13 m工作艇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船试航效果。装置的模块化程度高、安装维护便捷,对小型喷水推进装置的模块化设计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喷水推进舵机在船舶行业被广泛用于实现船体的转向控制,是船舶最重要的辅件之一。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因结构简单、能源效率高而特别适用于喷水推进无人艇的舵机系统。本文以"精海"无人艇的喷水推进直驱式电液伺服舵机系统为研究对象,添加执行机构曲柄-滑块和喷水负载的模型,构建较精确和完整的舵机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15.
概述顺(螺)旋式喷水推进装置和喷水推进高速艇的研发以及各自的组成结构、性能与特点。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我们在设计国内首制大马力高速喷水推进艇时,取消了发动机与推进水泵之间的常规离合器,而把球阀直接装在水泵进口端的外壳上起离合器作用。球阀开启时,大气自动吸入水泵进口,破坏了水泵的气密,从而起到离合器“离”的功能,使航行中的船艇立刻停止前进。球阀关闭后,待水泵吸口内的空气完全被抽除,则又起到离合器“合”的功能,使船艇立即航行起来。成功地代替了离合器的设计。多  相似文献   

17.
船舶专利     
<正>专利名称:涵道式喷水推进装置专利申请号:CN200920297793.2公开号:CN201665311U申请日:2009.12.16公开日:2010.12.08申请人:余启明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领域应用的涵道式喷水推进装置。它通过将海水进行螺旋增压喷射获得动能,从而推动舰船前行。本装置设计合理,操作灵活,震动和噪声低,尤其适用于军民两用型的高速艇、特种船型舰船以及安静型要求较高的舰艇。  相似文献   

18.
该文针对喷水推进系统的控制体、推力表征、喷水推进与相互影响等基础理论研究,喷水推进泵、进口流道、操舵倒航机构、低噪声推进器等喷水推进系统的核心设计方法、相关仿真评估与试验验证手段,以及喷水推进装置在高速军、民船舶与两栖车辆三大领域的典型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性论述。根据喷水推进技术特点以及其与现代技术发展的融合,提出了喷水推进与船体一体化系统设计、水动力设计从宏观走向微观、喷水推进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集成电力驱动的喷水推进系统、面向隐身需求的喷水推进协调设计等喷水推进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国内外喷水推进和泵喷推进的概念缺乏完整定义、外延尚存混淆、产品称谓混乱的现状,[方法]通过对这2种推进器工作原理和具体结构的剖析,进行共性提炼和特性区分,提出喷水推进和泵喷推进的定义,指出它们的共性、特性及区别。[结果]喷水推进和泵喷推进均属泵类推进,都是通过管道内叶轮和导叶的流场匹配设计在喷口产生轴向射流而获得推进作用;喷水推进的第一设计指标是高效率、首要保证快速性,相应的设计结果是喷水推进器;泵喷推进的第一设计指标是低噪声、首要保证声隐身性,相应的设计结果是泵喷推进器。[结论]该定义不仅包含和区分了已问世至今的喷水推进器和泵喷推进器,而且也明示了国外某些泵类推进器命名存在的问题。该定义有助于业内对喷水推进和泵喷推进的认识和区分。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无限水域和限制水域中喷水推进装置的水动力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开展不同水深条件下喷水推进器进流特性、进口流道效率和推进泵水力特性研究,并据此评估开式循环水槽环境下水槽侧壁和底面限制对喷水推进装置水动力性能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限制水域下喷水推进船底部和水槽底面间水流因阻塞效应使速度增加产生回流,水槽侧壁对自由液面兴波产生反射,随着水深减小,流道进口获流区平均轴向速度明显增加;不同水深吃水比下,进水流道出口非均匀度增加,但进口流道效率变化不大;相比于无限水域条件,限制水域中推进泵流量系数、扬程系数和泵效率的预报结果偏高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