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检测列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检测列车以高速动车组为载体,集成了现代测量、时空定位同步、大容量数据交换、实时图像识别和数据综合处理等先进技术.是提高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效率、指导养护维修、确保运营安全的重要技术装备,也是高速铁路最具代表性的高新技术装备之一。随着综合检测列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成功应用,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的检测内容、检测速度、检测目的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大西高速铁路综合试验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运用霍尔三维结构理论,结合大西高速铁路综合试验实际,从时间、逻辑、组织3个维度,探讨大西高速铁路综合试验质量管理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提出高速铁路综合试验质量管理模型,为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组织开展大西高速铁路综合试验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为我国高速铁路综合试验的组织与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轨道检测技术已突破传统的轨道几何检测,朝着综合检测的方向发展。结合安装在我国新一代高速综合检测列车CRH380B-002的轮轨力检测系统在高速铁路轨道检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介绍了我国在高速铁路轨道综合检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基于轮轨力测量的高速铁路轨道检测技术,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轮轨力测量的高速铁路轨道状态评判方法。基于轮轨力测量的轨道检测技术通过安装在固定车辆(一般为轨道检查车)的连续测量测力轮对测量轮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对车辆运行安全性和轨道疲劳寿命影响的角度对轨道状态进行检测,指导轨道日常养护。该技术是高速铁路轨道综合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传统轨道几何检测的有效补充和完善,它的投入运用将更好的保障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质量管理评价是对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利于促进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发展,有利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质量管理的完善和成熟。本文结合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特点,以现场各单位的检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将系统工程学中的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拟为无砟轨道施工的质量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研究结论:(1)建立了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综合考虑了各种影响无砟轨道施工质量的因素,并采用模糊模型从系统的角度对无砟轨道的施工质量进行评价;(2)与某铺设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路段施工质量现场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能够对无砟轨道的施工质量做出准确、合理的评价;(3)该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的质量提供评判依据,可促进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质量管理的科学实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速铁路桥梁占比较高,随运营年限增加,部分高速铁路桥梁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为保障高速铁路安全舒适运营,应加强高速铁路桥梁病害检测。通过列举不同国家高速铁路桥梁安全性、舒适性控制指标,结合工程实践,归纳了中国运营高速铁路桥梁的典型病害类型。从高速铁路桥梁的性能要求及桥梁病害现状分析运营期高速铁路桥梁的检测及养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运营期高速铁路桥梁检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首先介绍了高速铁路综合接地技术的提出和定义;随后介绍综合接地系统构成、技术优势和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最后介绍综合接地系统在高速铁路静态、动态验收中应进行的检测内容。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必要性分析及方案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我国铁路既有线路固定设施维修模式的特点;借鉴国外高速铁路维修模式的发展经验;研究高速铁路设施技术特点,结合国情、路情,顺应高速铁路发展的需要,提出我国采用综合维修模式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分析其对高速铁路的高标准系统集成、短时"天窗"、维护作业量大以及绿色运输通道等特点的适应性。采用综合维修模式,可实现对高速铁路的高安全、高效率、专业化、节能环保、信息化维修。就高速铁路综合维修的关键问题,如综合检测、作业指挥方式、综合维修的机构组成、沿线维修设施车辆停放方案、线路维修作业后的确认方式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于高速铁路综合维修体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维修体制的概念、高速铁路综合维修体制方案探讨、高速铁路维修养护是我国目前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重要课题。在发达国家已有的大量经验和教训面前,我们如何做好综合维修体制方案,本文作了多个方案探讨,并对高速铁路维修的一些相关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服役状态检测技术的研究是提高我国高速铁路服役品质和基础设施养护维修水平的基础,对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和长期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我国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服役状态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试验应用情况,包括高速铁路线上线下设施、牵引变电设备、接触网等基础设施服役状态监测与检测技术和装备,数据接入网技术和综合分析评估系统。此外,归纳了研究取得的基于超声导波的钢轨绝对应力及完整性监测评估技术等关键技术突破和基于多源数据整合的高速铁路检测与监测系统等主要创新点。建议进一步探讨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与监测系统的推广应用及在我国高速铁路大范围应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借鉴气象部门的雨量监测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和经验,结合我国高速铁路雨量监测系统采用非接触式雨量计的特点,研究提出我国高速铁路雨量计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通过综合运用缺测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测、界限值检测、时间一致性检测和空间一致性检测等技术方法对高速铁路雨量监测数据进行检测,有效识别有问题的监测数据,使实时上传的雨量监测数据质量得到改善,从而为高速铁路洪水灾害的预警以及灾害分析提供准确和可靠的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人工水准观测、自动监测(冻胀、冻深、水分)、轨道动态检测、轨道状态检查等方式应用于高速铁路路基冻胀监测的功能定位、仪器设备要求、测试要点及数据处理要求。针对高速铁路路基冻胀综合监测体系总体要求,探讨了高速铁路建设与运营各阶段不同监测方式的相互关系。高速铁路路基冻胀综合监测体系的建立为高速铁路建设期间的动态设计及安全运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使用的综合检测列车是以高速动车组为载体,装备专用检测系统,对线路和轨道、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等基础设施,轮轨和弓网接触状态及列车有关指标等进行高速动态检测.具有检测列车精确定位、在线数据集成、综合处理和分级评价等功能,是保证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正常运营的重要技术装备.此文根据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使用现状,对综合检测列车高级修费用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提出在铁路工程建设期间摊销的高级修费用标准.  相似文献   

13.
于慧娟 《铁道车辆》2013,(5):25-26,2
介绍了综合标准化的特征及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实施综合标准化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服役状态检测技术的研究是提高我国高速铁路服役品质和基础设施养护维修水平的基础,对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和长期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我国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服役状态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试验应用情况,包括高速铁路线上线下设施、牵引变电设备、接触网等基础设施服役状态监测与检测技术和装备,数据接入网技术和综合分析评估系统。此外,归纳了研究取得的基于超声导波的钢轨绝对应力及完整性监测评估技术等关键技术突破和基于多源数据整合的高速铁路检测与监测系统等主要创新点。建议进一步探讨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与监测系统的推广应用及在我国高速铁路大范围应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从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监测及数据分析应用等方面探讨中国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综合检测监测技术发展方向。面向高铁工务、电务、供电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需求,按照"资源集中、统一管理、综合应用"原则,融合发展综合巡检和搭载式检测设备、统型固定监测装置和小型专业检测仪器,构建铁路基础设施综合一体化检测监测体系;与此同时,加强铁路基础设施运维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利用数据处理、融合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提前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掌握基础设施状态演变规律和预测其变化趋势,并依据设备技术状态进行预防式维修养护。最后,针对我国现有检测监测体系,从综合检测技术、综合维修管理技术和检测数据分析应用方面提出创新意见。  相似文献   

16.
<正>29高速铁路工务综合巡检系统针对高速铁路工务综合巡检的需求,开展高速铁路工务综合巡检技术及系统的研发。该系统主要由轨道状态巡检子系统、钢轨轮廓检测子系统、线路限界检测子系统和定位同步子系统组成。基于轨道图像清晰成像技术采集轨道图像数据,其中钢轨轮廓图像的实时采集速率达到80帧·s-1,运用专门的图像处理及模式识别技术和算法分析轨道图像数据,自动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综合接地技术在高速铁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综合接地技术在国内高速铁路的应用才刚刚开始,也存在一些未能解决的问题。希望此文能给读者一些启示,不断完善综合接地技术。  相似文献   

18.
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实现对高速铁路牵引供电设备全方位、全覆盖的综合检测监测,为牵引供电设备维修提供决策支撑。充分利用6C系统检测监测数据,进行数据集中、有机融合、综合应用和信息共享,实现6C系统检测监测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可视化分析,对指导高速铁路供电设备的运行检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综合接地系统是客运专线尤其是速度350 km/h高速铁路站后设备稳定、可靠工作的基础和防雷工程的前提,综合接地系统的工作优良与否直接影响了客运专线能否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营。为规范沪杭高速铁路综合接地系统的工程实施和监理,确保350 km/h速度高速铁路综合接地系统的技术性能,满足全线电子、电气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和人身安全防护要求,结合沪杭高速铁路线路特点,对桥、路基地段综合接地系统中非预应力钢筋、接地端子、接地极之间的连通,以及连接钢筋、贯通地线的防腐处理和连接的焊接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1系统概况1.1开发背景车载数据综合分析处理系统依托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最高试验速度400km/h高速检测列车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总体研究目标是要研制时速400km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和建立地面数据分析处理中心,满足京沪高速铁路等时速350km以上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系统调试、验收试验和动态检测的需要,为构建我国高速铁路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