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建立精测网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实际,认真分析铺设博格板式无碴轨道对测量的要求,认为既有的测量控制网不能满足无碴轨道的铺板要求,必须重新建立高等级的精测网。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国外高速铁路轨道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基础上,以系统工程的理念,针对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具体工程设计标准,提出轨道技术方案建议,并结合国内无碴轨道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提出成段铺设无碴轨道需要研究解决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铁道部于2006年颁发了《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对客运专线无碴轨道线下工程形变观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以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为例,对线下工程形变观测的方法进行初步研究,对作业过程出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京津城际铁路岔区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在我国首次将板式无砟轨道成功应用于道岔区.介绍了岔区板式无砟轨道的结构组成、型式尺寸、技术特点及技术要求;对岔区板式无砟轨道进行了力学分析及配筋设计;简要阐述了岔区板式无砟轨道综合接地系统及过渡段设计处理措施.板式无砟轨道在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的成功应用,为我国岔区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桥梁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京津城际轨道交通为工程背景,对该工程中的桥梁工程特点进行分析,介绍桥梁工程设计中解决的多项关键技术问题,如常规桥梁式样、孔径的选择,特殊桥梁设计,软弱地基条件下无碴轨道桥梁沉降控制,采用新震规桥梁抗震设计及大跨度桥梁地震作用分析,区域地面沉降对策研究,桥梁建筑景观设计等,以及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无碴轨道桥梁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和软土地基桥涵基础试验研究等科研项目,对京津城际轨道交通桥梁工程设计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京津城际铁路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过渡段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过渡段设计采取的措施,可以实现有砟轨道刚度向无砟轨道的逐渐变化,可供其它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轨道过渡段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是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首次引进了德国博格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在国内是新工艺。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是轨道板施工的基础,也是无砟轨道施工的关键。对底座板钢筋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提出了施工的要点和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8.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3号梁场总体设计与箱梁施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凉水河2号特大桥北京段3号梁场,在总体布置和方案上采用施工新理念,按照精细化、工业化、模块化思路规划和设计梁场,以保证预制梁质量和工期,并提出和总结本预制梁场预制双线无碴轨道梁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跨京山铁路小三线结合梁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京津城际轨道交通跨越京山铁路小三线的铁路钢混结合梁的设计过程,对其结构形式的选择、结构平面布置和断面形式等进行详细介绍,对用于京津城际轨道交通上无碴轨道梁的计算方法以及需要关注的问题,如自振频率相对变形等和解决方法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是我国第一条铺设无砟轨道的客运专线,采用以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为主,设计时速达350 km.路基形式主要有挡墙和边坡两种形式,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京津城际板式无砟轨道系统在静荷栽和300 knl/h动车组作用下的路基变形与剪应变特性进行数值分析,以期有助于无砟轨道结构路基变形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以长吉城际铁路为例,通过对有碴轨道、无碴轨道及相关工程全面对照分析和技术经济比选,提出城际铁路轨道结构选择应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新建北京至天津城际轨道交通采用无砟轨道结构,结构需保证地基的工后沉降量较小,借鉴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应用的动态设计管理方法,路基工程试验段施工中采用动态设计思想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的技术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东升 《中国铁路》2009,(10):11-14
随着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武广和郑西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建设的顺利实施,我国客运专线以无砟轨道为主要选型的技术路线成为共识。无砟轨道的结构、设计、施工各有特点,高精度测量技术是保证无砟轨道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施工工艺的深化研究与优化可大幅度提高工效和保证质量,采用的高分子类材料性能决定无砟轨道结构服役的时间长短。无砟轨道的维修和养护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根据线路设备技术状态的变化规律和程度,进行有计划的、预防性的维修和养护。无砟轨道技术的发展有自身的科学规律,应在结构设计、施工工艺、工程材料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以广州至清远城际轨道交通线为例,就在清远市的线路走向方案进行研究,通过对3种方案经济技术条件的比较,提出可行性方案。为珠江三角洲的城际轨道交通发展奠定基础。研究结论:针对广州至清远城际轨道交通线,阐述了主要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在满足线路走向的前提下,从工程投资、施工难度及工期、环境保护及与城市规划的配合等方面,对3种方案进行了经济技术比较与分析,提出了城际轨道交通线路经由城市时的最优方案(沿静福路方案)。该技术方案的研究可为其它城市间城际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CRTSⅡ型轨道板运输、安装及精调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京津城际轨道交通桥梁长大的特点,结合相关设备的国产化研究,详细论述了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的运输、安装及精调技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轨道交通昌平线具有建设周期短、设计速度高、建设要求高、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轨道工程设计应尽量采用被工程证明是成熟、稳定的技术,并采用较先进的技术和标准,轨道减振设计应寻求突破,不能照搬以往的减振方案。为此,本线轨道设计采用了部分较先进的技术:曲线尖轨轨道减振器及伸缩调节器,地下线聚酯弹性体垫板,北京市轨道交通首次采用梯形轨枕在高架线上首次大批使用,跨京包铁路大跨连续梁的铺轨、以及采用抗波磨的研究成果避免钢轨波磨的措施等创新,优化了轨道工程设计,消除了以往地铁设计中的缺陷。  相似文献   

17.
《铁道建筑技术》2009,(5):I0040-I0041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是我国第一条设计时速350km的客运专线,全长115km,是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标志性和示范性工程。  相似文献   

18.
信息精萃     
《铁路采购与物流》2007,2(11):43-46
铁道部进一步完善大客户战略服务国家重点企业,铁道部推进机车装备现代化现场会召开,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京津城际轨道交通首次采用无砟轨道新技术,1O条综合运输大通道纳入规划,柳州铁路局更名为南宁铁路局,中国南车集团长江公司正式运营,  相似文献   

19.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是我国引进德国技术形成的无砟轨道结构形式,应用于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无砟轨道板制造术是该系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经过中铁十七局集团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无砟轨道板生产技术,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标准化作业,生产出了一流的产品.  相似文献   

20.
京津城际铁路无砟轨道板生产测量与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实现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整条客运专线的高精度、高平顺、高稳定性的特点,轨道板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了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及完善的测量控制程序,通过对毛坯板的测量数据分析出轨道板模型的状态,利用数字水准仪和专用刀具对模型精度进行调整,用承轨面磨削后的成品板的测量数据和数控磨床的测量数据对比来判断磨床运行是否正常,从而对其各项参数进行改正.两部分测量工作相互配合,有效地保证了轨道板的制造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