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汽车座椅是汽车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着汽车整体的安全性能。对于汽车座椅安全性能的研究是非常必要且持续不断的一个过程。本文通过对汽车座椅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并对汽车座椅安全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影响汽车座椅安全性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超纤皮这种新型汽车座椅面料的特性及其开发和应用情况,测试了多种(颜色、厚度、克重不同)汽车座椅用超纤皮的力学性能、老化性能、禁用物质的种类和含量等,并与汽车座椅用天然皮革的相关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还从生产工艺、环保性能、可循环利用性和生产成本等方面对两者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超纤皮有关性能具有很大优势,是替代天然皮革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3.
以提高汽车座椅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出发点,针对汽车座椅靠背强度性能试验问题,在相关试验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汽车座椅在实际使用中的各种工况,制定了考察座椅靠背耐久性的试验方法,并设计了相应的试验装置。  相似文献   

4.
汽车座椅系统的安全性要求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汽车座椅是汽车最重要的被动安全系统之一,本分析了汽车座椅设计中的安全性影响要素,概述了国外的座椅安全性研究方法及主要结论,介绍了座椅安全性评价设备并对座椅设计中的安全性指标控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汽车座椅是乘员安全的关键部件之一,为了提高汽车座椅的安全性能。减少乘员因2次碰撞发生的伤害,在GB15083.2006中新增了对移动行李乘员防护的特殊规定。文章利用有限元方法借助LS.DYNA软件对某汽车座椅进行了移动行李冲击的安全性分析,得到了座椅与车身连接的强度、座椅的变形和前侵量,为该车型的车身和座椅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使该车型满足了GB15083.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轻量化、模块化,以及更好的安全性、环保性、舒适性,新一代汽车座椅设计的变革,顺应了汽车技术“绿色”和“安全”的发展潮流。汽车座椅系统供应商江森自控和李尔,以及座椅骨架及部件供应商博泽,将阐述各自在座椅领域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汽车座椅舒适性,目前很多汽车座椅都配置加热功能。传统加热垫的发热体采用电阻丝,因此存在加热不均、加热速率慢、能耗大的问题。文章主要研究基于石墨烯加热垫的汽车座椅加热系统,探究石墨烯加热垫应用在汽车座椅上的优越性能,以改进传统电阻丝加热性能的不足。相较于传统电阻丝加热垫,石墨烯加热垫升温速率更快、能耗更小且热均匀性更好。  相似文献   

8.
张骋 《时代汽车》2024,(5):165-167
本研究聚焦于汽车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强度测试液压比例加载系统的设计和建模。在系统设计中,我们采用了电液比例控制技术,通过合理选型和计算液压元件,构建了液压比例加载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数学模型的组成中,着重考虑了放大器、电液比例溢流阀、动力元件与负载等各个组件的传递函数。通过解析法和系统辨识法相结合,我们建立了全面而准确的数学模型,为深入理解系统行为、系统设计的优化和性能提升提供了理论基础。本研究对于提高汽车座椅安全性能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以及推动液压比例加载系统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深入探讨数学模型的应用和系统的优化,以推动汽车安全工程领域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5083—2006)的基础上,开发了工程汽车座椅头枕及靠背静态试验平台。通过对国内某企业生产的汽车座椅进行测试,掌握了测试汽车座椅头枕和靠背静强度的试验方法,并且分析了影响汽车座椅靠背和头枕静强度的因素,为企业进行产品改进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对汽车座椅构造提出了全新的需求。汽车座椅的结构需要在兼顾安全与舒适的同时,充分考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的容积、形式和布局方法等。此外,汽车座椅结构的轻量化也至关重要。经过对汽车市场实际调查研究和文献检索,从汽车座椅的构造形态、尺寸参数、用途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座位架构设计所提出的需求,并根据上述特点,通过系统分析和总结提出新能源汽车座椅构造的设计方案,综合利用新型材料、改进工艺技术、优化结构设计方案和人机工程学方案等,为新能源汽车座椅构造的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首先,基于国家标准GB14167—2013《汽车安全带固定点》中的座椅拉拽安全性能试验规程对汽车座椅单体进行建模仿真,并经试验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然后,为改善座椅拉拽安全性能并实现轻量化,同时考虑NVH性能对座椅结构模态频率的要求,从概念设计阶段到详细设计阶段,对座椅骨架进行拓扑优化和尺寸优化.在概念设计阶段,通过多个静...  相似文献   

12.
严莉 《专用汽车》2012,(10):90-92
建立了汽车座椅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GB115502009《汽车座椅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对座椅头枕及骨架的强度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根据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试验设计,改进了座椅的结构参数。结构改进后的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国标要求的前提下,新结构有效地提高了座椅头枕及骨架的强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测速与测距技术的汽车安全座椅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汽车的正面防撞安全性能,降低甚至避免二次碰撞危害,文章特提出一种新型的汽车安全座椅的设计方案。文章介绍了基于测速与测距技术的汽车安全座椅在功能、结构设计及椅背倾角调节等方面的关键问题,并从基础理论的角度进行了可行性验证,说明该技术能提前预测碰撞危险,并及时采取措施避让,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某轻型客车安全带的动态特性分析及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全带是轿车上最重要的乘员约束装置,其中三点紧急锁止式安全带应用最广泛,装备数量最多。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应用电测量和图像测量,结合电测数据和图像数据同步后处理方法,对某车型配备的三点紧急锁止式安全带及其约束下的HybridⅢ假人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提高安全带动态性能减小乘员伤害的方法,并进行台车试验验证。最后实车试验结果证明分析改进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用桥梁护栏安全性能改进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在用桥梁护栏安全性能改进方法,通过实际交通流的观测分析,确定了在用护栏安全性能的检验条件。利用力学分析和三维有限元模拟,确定了兼顾桥梁主体结构安全性和护栏防护性能的在用桥梁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方法。设计了具有双层护栏结构的在用桥梁护栏改造方案。结果表明:在用桥梁护栏的典型碰撞检验车辆应选择实际交通流中占有较大比重的车型或需要重点防护的车型,碰撞检验速度取实际交通流的85%位运行速度;在用桥梁护栏安全性能评价应包括防护性能评价和桥梁主体结构安全性评价两部分;内侧梁柱式护栏与外侧组合式护栏结合的改造方案可满足桥梁主体结构安全性要求,防护能力为SS级;在保证防护能力的前提下,可通过景观优化设计使改造后的护栏与环境景观相协调。  相似文献   

16.
论文了研究了正面碰撞中假人的运动过程及头部、颈部、胸部与下肢部位的伤害机理与考核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车身碰撞特性、乘员约束系统特性及两者间的匹配这三个方面的综合性能,并针对车身耐撞性能、车身B柱曲线特性及转向系统、安全带与气囊等约束系统对假人的伤害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基于上述分析对一款新开发车型的安全性现状进行分析并逐步做出改进方案。通过零部件试验、滑车试验及实车验证试验证明分析及改进方案的有效性,本研究对车型开发设计及安全性能改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款轻型客车的手动八向主驾座椅的座椅鞭打试验结果进行改进,通过各个零件的材质替换和结构改进,成功提升了伤害考核指标中的评分,文章着重对仿真分析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对不合理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取得明显的改善效果,为整车的被动安全性能提供了足够的支撑。  相似文献   

18.
汽车座椅是汽车舒适性的重要保障。文章通过建立座椅的骨架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AWB)中的静力学模块,得到了对靠背、坐垫以及头枕的有限元分析。针对座椅靠背连接件(即头枕、背靠和坐垫)仿真结果表明:座椅各部分的结构强度符合要求,座椅的安全性能能够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9.
以CAE技术驱动的汽车产品性能设计,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汽车设计的关键核心技术手段。以某车型出现的后座椅中间安全带拉拽噪声的性能问题以及其分析、解决过程,描述基于CAE技术驱动的性能设计的重要性。基于大型通用前、后处理软件HYPERWORKS以及其计算求解器,完成了其噪声源的分析及优化改进方案的提出及分析工作。并通过部分实验数据验证了CAE优化、改进方案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