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白车身概念设计阶段引入"CAE驱动设计"的思想,采用SFE-CONCEPT建立了某轿车白车身隐式全参数化模型,通过与经验证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性能分析对比,验证了所建参数化白车身模型的有效性。采用逐步优化方法,结合白车身性能匹配补充轻量化设计的思想,在最大限度地满足白车身静、动态各项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获得白车身轻量化设计方案。优化前后白车身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在白车身弯曲和扭转刚度变化不大(分别下降0.2%和0.6%)情况下,车身整体长、宽和高分别增加了15,13和9mm,车身1阶弯曲和1阶扭转模态频率分别提高了5.6%和9.2%,车身质量减轻了19.9kg,轻量率达5.76%,取得了明显的轻量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白车身概念设计阶段引入"CAE驱动设计"的思想,采用SFE-CONCEPT建立了某轿车白车身隐式全参数化模型,通过与经验证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性能分析对比,验证了所建参数化白车身模型的有效性。采用逐步优化方法,结合白车身性能匹配补充轻量化设计的思想,在最大限度地满足白车身静、动态各项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获得白车身轻量化设计方案。优化前后白车身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在白车身弯曲和扭转刚度变化不大(分别下降0.2%和0.6%)情况下,车身整体长、宽和高分别增加了15,13和9mm,车身1阶弯曲和1阶扭转模态频率分别提高了5.6%和9.2%,车身质量减轻了19.9kg,轻量率达5.76%,取得了明显的轻量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汽车白车身制造工艺同步工程的概述开始,对白车身的定义和功用以及国内外汽车白车身制造工艺同步工程的发展状况予以说明,并对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面向制造和组装的设计"、"同步工程作为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步工程作为一种理念"以及汽车白车身制造工艺同步工程工作的分析规则做了详解。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进行基于分析驱动设计的封闭白车身轻量化多目标优化。首先建立隐式参数化封闭白车身模型,以快速实现有限元模型的变化与更新。进而对生成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块化设置。结合参数化模型和模块化设置实现了封闭白车身后台全自动运算的功能。以封闭白车身质量最小、扭转刚度最大为目标,车身1阶弯曲模态、弯曲刚度和弯扭工况强度为约束,板件厚度、主断面位置和主断面形状等54个参数为设计变量,采用NSGA-Ⅱ算法,对封闭白车身进行轻量化多目标优化。优化算法根据性能梯度变化和相应的搜索功能实现了"分析驱动设计"的理念。优化结果表明,封闭白车身质量降低32.41kg,轻量化率达7.63%。除白车身静态弯曲刚度降低0.74%之外,其他性能均得到提升,最大的改善率为2.69%。  相似文献   

5.
基于全参数化模型的白车身多学科设计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某车型前期开发中,引入"分析驱动设计"的理念,建立了隐式全参数化白车身模型,并根据整车的空间布置,设定了车身架构关键参数的有效变化范围;通过试验设计建立近似模型,分析了白车身架构关键参数对刚度、模态和被动安全性的影响;最后进行整车优化,获得了满足刚度、模态和被动安全性能等多学科性能要求的前期白车身架构。  相似文献   

6.
随着碰撞法规要求和顾客需求的越来越高,白车身性能指标要求得到提升,白车身性能设计在白车身数据设计中越来越重要,影响也越来越大。为在固定的车型开发周期中确保白车身性能目标,文中结合车型市场更新换代周期,引入全参数CAE建模分析技术,为白车身骨架结构设计提供更优的白车身性能SFE模型,确保白车身数据按期保质冻结。  相似文献   

7.
结合某涂装线的实际生产情况,介绍了车身电泳漆膜颗粒缺陷的分类及大小,从白车身除污设备和前处理除污设备的配置、选择,涂装前处理-电泳线用过滤材料的分析、改进和日常工艺维护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使电泳车身表面颗粒缺陷数目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车身质量是整车质量保证的基础,车身质量保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全流程、全部门共同面对并解决好。文章从背景和具体措施2个方面,介绍了车身装配质量保证的一般方法。通过识别影响车身装配的因素,在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及车身调试方面建立对策,确保生产线上的车身装配质量,保证车身装配质量能够有效实现"零"调整目标。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重型载货汽车白车身轻量化系数的优化方法——提高白车身的静态扭转刚度和减轻白车身质量,并详细论述了二者的优化方法,即通过优化拓扑、车身局部结构和接提升了白车身静态扭转刚度,通过应用高强度钢板和降低顶盖外板料厚度实现了车身质量的减轻,最终使车身轻量化系数得到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某轻型客车矩形截面梁骨架式白车身和薄板冲压件骨架式白车身两种结构进行有限元对比分析,掌握了两种白车身的结构性能;并对其中的薄板冲压件骨架式白车身进行有限元优化,在保证车身性能的情况下,轻量化程度达到12.7%。  相似文献   

11.
介绍汽车白车身制造中的切割工艺应用,从产品设计及车身制造工艺两个方面分析车身车间采用切割工艺的原因驱动,探讨了白车身制造中实施车身切割工艺的设备类型及应用方案,为白车身切割工艺方案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结合当今先进的CAE技术整合车身数字模型、测点及工装信息,运用相关性分析对车身进行区域划分,同时辅助以PLP为核心的工装数据记录以精确诊断车身尺寸问题,快速、全面、精确地分析白车身尺寸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系统掌握白车身尺寸质量状态。最终为白车身复杂匹配区域的尺寸调整提供依据,有效提高白车身尺寸合格率的提升速率。  相似文献   

13.
白车身开发过程中焊接精度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车身的焊接精度决定整车的装配效果和性能,有效控制白车身的焊接精度,是车身质量的重要保障。白车身的主要偏差在于零部件各个环节公差的积累,控制车身偏差主要通过控制夹具、检具和模具的精度来控制公差的积累。如果车身匹配精度超过规定值,就会影响汽车制造质量、生产节拍和产品成本。保证白车身质量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白车身刚度计算方法的分析,并结合大量试验来研究约束方式和挡风玻璃对商用车白车身刚度的影响。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可知:约束方式对商用车白车身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基本无影响,刚度偏差值在5%以内。挡风玻璃对商用车白车身扭转刚度贡献大,刚度提升幅度可高达111%;对商用车白车身弯曲刚度贡献小,刚度提升幅度在5%以内。文章所得出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指导白车身刚度试验和修正白车身设计。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某重卡白车身一阶模态提升为例,通过对不同车型白车身A柱结构及截面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优化前后的白车身模态进行CAE仿真,阐明了A柱结构对白车身一阶模态的影响,对提升白车身一阶模态频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车身轻量化需求,提出一种在开发早期阶段进行白车身轻量化的方法,以控制车身性能与质量。通过考虑多工况下的白车身载荷传递路径,布置车身结构形式;结合隐式参数化建模技术,搭建全参数化白车身模型,从结构替换寻优方面提升车身性能,从断面尺寸优化及零部件厚度优化方面降低车身质量。通过在某SUV车身设计中应用此方法,在确保模态刚度性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实现车身减重27kg,为白车身后期的详细设计提供了合理的基础结构。  相似文献   

17.
结合白车身制造过程中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了基于白车身测量数据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开发了一套从白车身测点规划到测量数据的应用的全面化的智能管理平台,以轻量化的三维模型为测量信息载体,通过自主编程实现了白车身测量数据管理的智能化,实现了白车身从测点规划、零件数模到末端的测量数据的管理,使得测量展示三维化,分析多维化,有效的缩短了车身的测量结果展示周期,提升了车身测量数据管理的效率,提高了白车身质量,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反馈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试验的白车身刚度快速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白车身的刚度,建立了白车身静态刚度试验模型,进行了试验设计.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白车身的刚度测试,测得设定载荷在车身地板一组施力点上的挠度,并用若干多项式基函数对其进行拟合.通过比较拟合的标准偏差,最终选出一个相对最佳的挠度拟合多项式,代表白车身刚度的分布状况.借此可快速评估白车身刚度,为车身结构的优化提供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由于当前汽车白车身质量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对其加强控制,如此才可提高汽车白车身质量,更好地促进汽车制造行业稳定发展。基于此,文章以汽车白车身质量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产品参数传递的准确性,然后分析了汽车白车身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汽车白车身质量控制思路及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轿车白车身的模态特性是控制汽车振动特性的关键,与整车NVH等重要特性密切相关,文章介绍了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并运用ANSYS软件在建立的轿车白车身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模态分析,通过白车身模态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进而可以通过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出白车身的动态特性,为白车身的进一步优化分析提供一个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