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酒后驾驶作为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其社会危害性较大,一直是公安交管部门治理的重点。自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以来,各地加大对酒驾整治查处力度,"酒驾"致人伤亡数呈现大幅度下降态势,但在农村地区,很多群众交通意识仍然淡薄,特别对"酒驾"危害性认识不足,农村酒驾之风依然盛行,酒驾违法屡禁不止,涉酒事故频频发生。因此,治理农村酒驾违法依然是广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巩固"醉驾入刑"法治成果,首先要做的是持续加大对酒驾醉驾的打击力度,尤其是针对中小城市、农村地区酒驾问题,要坚持创新执法方式、严格执法、依法治理。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要积极推动将酒驾记录纳入个人征信,通过电视台、电台,微博、微信新媒体等公共传播渠道,持续对查出的酒驾、醉驾案例进行曝光,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还应疏堵结合,积极引导酒后代驾等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安全》2016,(5):84-86
醉驾入刑五年来,有效地遏制了酒后驾驶违法行为,因"酒"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件数量有较大幅度减少,涉酒的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这与交警部门严查、严管、严罚密不可分。而且,五年来酒驾群体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入刑"前,各年龄层和各种职业的都有,其中也不乏出租车司机这样的专业司机;"入刑"后,专业驾驶员酒驾大为减少。交通频道那部分值此酒驾入刑五周年之际,本文采访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相似文献   

4.
《汽车与安全》2016,(5):92-92
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的飞速发展,我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交通安全问题,其中由酒驾和毒驾导致的伤亡事故更是近年关注的重点。为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响应交警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类挑战,同济大学在彭博全球道路安全倡议行动项目(Bloomberg Initiative for Global R0ad Safety)的支持下,联合全球道路交通安全合作伙伴(GRSP),于4月26日-27日在同济大学召开了"加强酒驾、毒驾交通执法国际经验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严吉茂 《驾驶园》2010,(10):77-77
8月13日,15日凌晨,浙江台州市中心大道先后发生两起酒驾司机逃避检查造成的死亡事故。围绕交警有无执法过错,市民和网民一时议论纷纷。在当地最著名的"台州19楼"论坛,这个问题近期成了热帖。事件回放8月15日凌晨0时16分,台州支队路桥大队民警在台州中心大道与路桥双水路交叉口查处酒驾,一辆QQ轿车发现民警检查,  相似文献   

6.
近期,人们在关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时,也注意到了这样一则消息:据公安部统计,与3年前相比,全国查处酒驾起数和酒驾致人死亡数均下降40%左右,“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氛围越来越浓厚。严管酒驾的成功经验,正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具体体现,被法学专家誉为我国社会治理的一个“法治样本”。  相似文献   

7.
<正>杜绝酒驾是一个全球都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治理酒驾,美国政府和执法体系一直在探索实践,美国在立法、执法、宣传教育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预防性措施,让治理酒驾变成一种社会责任,由内而外彻底根治酒驾行为。美国每年有数万人因酒驾死亡在美国,酒驾每年造成数万人死亡,破坏了成千上万个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发布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正为切实做好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全力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白银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持续推进酒驾醉驾常态化治理工作。严格刚性执法严惩酒驾醉驾违法行为大队坚持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不间断开展夜查行动,形成了常态化整治机制,并结合辖区特点,在日常勤务工作中开展针对性酒驾查处工作,对酒驾醉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树立了法律的权威,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有效增强了执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9.
交宣 《汽车与安全》2014,(11):24-25
<正>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醉酒驾车被认定为犯罪。三年多来,公安机关严格管理、严格执法,从严查处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取得了良好的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全国因酒驾、醉驾导致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法律实施前三年分别下降25%和39.3%。  相似文献   

10.
山东蒙阴交警大队在城市"珍爱生命,拒绝酒驾"宣传取得良好成效后,组织民警开展"拒绝酒驾宣传进农家"活动。深入公路沿线的村庄,利用张贴拒绝酒驾宣传挂图,讲解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11.
今年"五一"的到来,意味着"醉驾入刑"和"严惩酒驾"跨过第5个年头,回顾过往,已然带动中国酒后驾驶问题发生巨变。令人们感到欢欣振奋的,不仅有酒驾醉驾查处量的逐年下降或相对平稳,也有"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的蔚然成风。"酒驾之治"这一法治范本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应当充分借鉴;同时,如何让法律持久发力,真正取得对酒驾痼疾的完胜,也应当成为各方继续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公安部曝光了近期发生的醉驾肇事典型案例,部署各地开展整治行动,并发出酒驾风险预警。事实上酒驾在全球范围内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治理酒驾,美国政府和执法体系一直在探索实践,制定了一系列惩罚性措施,有一定参考借鉴意义。美国每年有数万人因酒驾死亡在美国,酒驾每年造成数万人死亡,破坏了  相似文献   

13.
2011年5月"醉驾入刑"新规施行以来,全国因涉酒驾车导致的交通事故大幅减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随着"醉驾""酒驾"处罚程度的加重,少数酒后驾车的驾驶人为躲避处罚拒绝下车接受检测,不配合交警检查,针对这一情况部分交警采取了破窗执法的方式,此举造成了一定的社会争议,给交警执法带来了困境。本文分析产生破窗执法的原因、背景,并介绍现行的国内外相关法律规定,从法律角度探讨了破窗查酒驾的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4.
论酒驾成因及社会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交通秩序是经济发展必要条件,是国家现代化,社会和谐化的必要体现,因此一定要严格治理好酒后驾驶,清除扰乱交通秩序的这一行为,减少交通事故。本文首先介绍了酒驾的成因;然后指出中外酒驾惩处的差异;分析了酒驾的社会危害;最后,针对种种酒驾成因,本文提出几点措施来治理酒驾。  相似文献   

15.
《汽车与安全》2016,(5):94-94
西班牙对酒驾和毒驾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在保护无罪推定的原则下对确定的违法行为给予重罚,其执法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在以下四种情境中,交警会对酒精和毒品进行强制性检测:事故、驾驶员显示出明显酒驾或毒驾特征、有违法行为和随机检测。若驾驶员不配合检测,则直接被判为违法,交警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16.
<正>为做好第五阶段整治"酒驾""毒驾"统一行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于9月15日召开视频会,要求各地充分运用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数据分析,排查酒驾的高发区域、高发时段、高发路段和高发的人群、车型,科学安排警力,实现精确打击。突出规范执法、严格执法,严格执行查处酒驾相关规范规定,禁止降格处理,有效处置阻碍执法和暴力抗法问题。同时,通过信息系统比对,集中排查正在执行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措施、或  相似文献   

17.
正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回顾酒驾、醉驾治理的不平凡之路,让我们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深刻地感受到,实现酒驾、醉驾治理的核心经验就是法治。自2011年"醉驾入刑"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严格打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法律效果。正是因为"法治",酒驾醉驾才能被法律的缰绳勒住;正是因为坚持法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与社会传播、社会教育共同发力,"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理念才深入人心,不断固化形成抵制酒驾、醉驾的良好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8.
正酒驾醉驾社会危害性大、涉及范围广、容易反弹,治理酒驾历来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容不得半点马虎和丝毫松懈。广东公安交警部门对酒驾醉驾违法坚持"零容忍、全覆盖、严执法",实行常态化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广东交警坚持全省每周逢周末(周五、六、日三天)必查酒驾,各个节假日、大型活动安保期间集中查酒驾,各地每周不定时、不定点至少开展1次全市查酒驾统一行动,持续形成严打酒驾高压态势。  相似文献   

19.
正杜绝酒驾是一个全球都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国在立法、执法、宣传教育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预防性措施,让治理酒驾变成一种社会责任,由内而外彻底根治酒驾行为。制定预防酒后驾驶行为相关法律政策提高国家最低法定饮酒年龄目前,美国各州的法定饮酒年龄均为21岁,这项规定既有利于减少未成年人的酒后驾驶行为,又可有效避免因酒驾引起的交通事故。而美  相似文献   

20.
为严厉打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全力防范因酒驾醉驾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在全国开展集中整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统一行动。整治时间段:2016年4月30日至5月31日整治效果:各地巩固城市整治效果,加大农村地区执法管理力度,进一步推动建立长效治理机制,持续保持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严管严查严处高压态势。整治重点:根据酒驾违法规律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