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关于降低高速公路路基填土高度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近年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中路基填土高度较大的现象,介绍了上海地区高速公路低路堤设计的情况,并提出了一些有效降低路基填土高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赵蕾 《交通科技》2011,(1):64-65
针对现阶段平原区高速公路高路堤设计存在的问题及低路堤设计的优越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在建设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克服低路堤设计缺陷,合理降低路堤填筑高度,将是平原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3.
首先介绍了公路低路基可行性的相关研究,阐述高速公路路基合理高度确定的传统方法,分析了低路基优缺点与特点,据此提出了低路基合理高度的控制因素,以实现资源节约型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4.
交通荷载下低路堤高速公路路面路基振动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荷载的作用使得路面路基产生动力响应,为了掌握和分析交通荷载在低路堤高速公路路面路基中的振动响应,对连盐高速公路一低路堤工程段进行了现场测试,采用强震仪及动土压力盒测试在不同车型、不同车速工况下路面及路基不同深度的动力响应,根据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对今后指导低路堤高速公路路基设计和处理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设计角度以实例对高、低路基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高、低路基的优劣.在寻找平原区高速公路路基高度较高原因的同时,从设计、管理等方面阐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平原区高速公路路基高度设计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江顺 《中外公路》2008,28(2):69-71
该文主要介绍了平原区高速公路路基填土高度设计过程,分析了与高路堤相比较低路基的优点与不足,提出了设计合理低路基的一些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7.
巫奉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技术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害防治一直是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的重要内容,山区高速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及路面的使用寿命与排水设计的合理与否有直接联系,因此,必须完善排水系统确保路基路面的稳定和良好的使用性能,降低和防止路基水毁灾害的发生。本文以巫(巫山)奉(奉节)高速公路为例,介绍了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施的系统设计和施工要点。同时,作为一个实用工程,本文中的一些方法和思想能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全面地总结了广梧高速公路双凤至平台段示范工程的路基设计,包括一般路基设计、特殊路基设计。针对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本文给出了典型路基设计方案的比选,提出了新理念下的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方案,最后提出路基设计应服从总体设计、注重细节设计,系统总结了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遵循的原则,为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平原区高速公路路基高度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设计角度以实例对高、低路基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高、低路基的优劣。在寻找平原区高速公路路基高度较高原因的同时,从设计、管理等方面阐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受地形、地质、水文等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更显其复杂性,因此路基设计中要做到因地制宜、环保美观、经济合理。文章对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进行全面的介绍和总结,为今后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低路堤受交通动荷载作用的影响较大,需要合理确定地基处治深度,以减少路基动应力对路基的破坏。本文通过建立合适的低路堤车辆动荷载影响深度的数力学模型,对交通荷载作用下高速公路低路堤工程特性进行数值分析研究,得出高速公路低路堤地基处治深度及换填材料的强度要求,从而为低路堤的设计和地基处理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高速公路交通荷载与降雨环境耦合作用下低路堤复杂的动力特性及长期性能保障技术措施,依托浙江省某低路堤高速公路为工程背景,结合现场埋深元件测试获取动应力、加速度、动位移等数据,分析了不同轴重和车速等条件下路基的动力特性差异,具体包括动力指标量值和竖向影响深度;考虑降雨环境对高速公路服役期路基动力特性影响,借助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降雨环境-交通荷载-路基"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降雨强度对路基服役期动力特性影响,具体包括中雨(1.25 mm/h)、大雨(2.5 mm/h)和大暴雨(10 mm/h)3类工况;考虑平原水网区低路堤高速公路受交通荷载和降雨环境长期耦合作用,结合路基填料设计、排水系统优化等角度,探讨了保障低路堤路基长期动力稳定性能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不同荷载条件下路基动应力、加速度和动位移存在差异,但沿路基深度均呈衰减趋势;动应力幅值与轴重成正相关,轴重20 t车辆的动应力幅值约为50 k Pa,约为轴重5 t车辆的动应力幅值的7~10倍;相对轴重10 t车辆荷载条件下,速度对动位移影响更大,轴重20 t车辆荷载条件对应动位移约0.60~1.02 mm;相比干燥路基状态,中雨、大雨和大暴雨降雨强度下路基动应力值提高约为3%~15%;合理路基填料设计可以提高低路堤刚度和强度,而完善的排水系统可降低交通荷载与降雨叠加引起的动力响应程度,均可在一定程度达到保障低路堤长期动力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对低填路基表面的弯沉值影响显著,掌握天然地基模量,预测路基表面的承载力,会降低路基表面弯沉不达标的风险。根据填土回弹模量、填土高度和天然地基回弹模量的变化,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路基顶面弯沉值,建立低填路基承载力的预测模型,并通过与路基竣工验收弯沉值进行比较,判断低填路基的承载能力。结合原神高速公路,确定出了山西黄土地区低填路基的天然地基需要进行处治对应的临界填土高度。  相似文献   

14.
薛万新 《公路》2015,(2):204-207
从百里风区大风危害分析研究了风向与路线夹角关系、风蚀路基设计、分离式路基及低路基缓边坡设计、沿线交通工程和交通标志结构计算设计、路基防风工程设计等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和设计,同时在百里风区高速公路成功实践;提高了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减少风害对交通的影响,达到安全、高效行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夏琴 《交通科技》2010,(2):61-63
介绍了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的一般原则,从横断面型式的选择、特殊路基的设计方法、路基排水设计等方面对山区高速公路的路基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如何兼顾技术、经济、环保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6.
软土地区低路堤路基相对高度与纵坡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土地区低路堤路基相对高度的确定,地下水位是主要因素。本依托沪芦高速公路工程实例,系统总结了工程沿线的地下水位变化规律,研究了地下水位对路基湿度的影响以及与土张力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路基相对高度最小值以及纵坡设计中路基及路面最小设计标高确定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路基一直是高速公路设计的重点内容之一,尤其是对于存在软基等特殊路基情况,其路基设计更是值得重视。本文通过结合某高速公路存在软基情况,提出其采取的路基处理方案,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从我国目前既有的高速公路通车情况来看,路基路面的破坏现象大多与水有关,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排水设计也就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结合福建永宁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排水设计及施工实例,通过分析排水失效对路面路基的影响,介绍各类排水设施的用途,说明排水设计在高速公路设计中的重要性,同时对如何完善排水设计展开研究,供施工与设计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9.
排水设计对于多雨山区高速公路路基稳定性及路面的使用寿命有着显著影响,因此,水害防治应当成为排水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通过设置完善、合理的排水系统才能确保路基、路面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结合重庆黔彭高速公路,介绍了多雨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20.
平原地区新建高速公路的节约土地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路堤方案是平原区修建高速公路节约土地的措施之一,国内已有较多的研究与分析。文章另辟蹊径,着眼于具体设计,从高速公路的中分带宽度+护栏形式、路基边沟排水形式以及取土坑的取土方案等方面加以论证,提出在低路堤基础上的节约土地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