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基于模糊评判的两栖攻击舰综合效能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两栖攻击舰的作战特点,分析了影响两栖攻击舰综合效能的各级因素,建立了两栖攻击舰效能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两栖攻击舰综合效能进行建模,并应用该方法分析了"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的综合效能,可为我海军未来发展两栖攻击舰的论证与设计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作战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估编队协同防空作战效能的指标很多都是定性的,无法进行量化描述。为了准确、客观评估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作战效能,建立基于遗传层次分析法的效能评估模型,分别计算编队在平台模式和网络模式条件下的编队协同防空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3.
在综合考虑舰艇编队网络化协同反导作战流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其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GAHP的舰艇编队网络化协同反导作战效能的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航母编队的防空作战问题,研究了一种提高航母编队防空作战效能的方法.通过对舰机协同防空作战火力协同体系的分析,引入了舰机火力协同防空的概念,描述了舰机火力协同的对象及目标,分析了航母编队防空作战的三道火力拦截幕.通过对预警机引导巡逻机攻击过程的描述,建立了舰载机火力运用模型.在对中程防空区威胁判断模型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建立了舰艇火力运用模型.这些工作可以优化舰载机与舰艇在防空作战中的目标分配.  相似文献   

5.
文章建立了水面舰艇编队使用舰壳声纳对潜搜索模型,分析了舰艇间距及敌我舰艇航速大小等因素对搜索效能的影响,提出编队使用舰壳声纳对潜搜索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两栖攻击舰是两栖作战的核心舰艇,具备对陆攻击与支援、两栖兵力投送、作战指挥等功能。本文就美国两栖攻击舰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梳理与研究,着重探讨"美国"级的设计细节和特点,分析其设计局限性,最后归纳美国两栖攻击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作战效能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斌斌  王玮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3):26-27,58
在分析了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作战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作战效能的评估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模型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分析结果,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两栖攻击舰是两栖作战的核心舰艇,具备对陆攻击与支援、两栖兵力投送、作战指挥等功能.本文就美国两栖攻击舰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梳理与研究,着重探讨"美国"级的设计细节和特点,分析其设计局限性,最后归纳美国两栖攻击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针对舰艇编队协同抗导冲淡干扰决策问题,论文从单舰防御抗导的冲淡干扰模型设计分析出发,先根据来袭导弹对各舰的攻击方向,建立编队威胁矩阵,然后再根据编队指控对战场态势的综合分析,按威胁度最大原则协同分配各舰干扰子系统中的箔条干扰资源,来实现编队协同的全局优化冲淡干扰布局.仿真结果表明,编队的协同冲淡干扰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海战中舰艇编队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舰艇单平台装备体系和舰艇编队多平台装备体系的交战模型,分析了信息化海战中海上编队装备体系结构,归纳了信息化海战中海上编队装备体系作战效能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化海战中舰艇编队作战效能评估多层次指标体系顶层框架,并对编队协同作战能力、战场感知能力、指挥控制能力、兵力兵器交战能力等各层具体指标组成进行了研究.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为研究信息化海战背景下的舰艇编队装备体系作战效能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针对侦察水雷作战特点,运用非线性理论解决侦察水雷优化问题。通过建立基于效能指标的侦察水雷作战优化模型,得到最少兵力需求、最佳搜扫线路配置等关键参数,较好地满足了现代侦察水雷作战对特定效能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李纳  梁建生 《船舶工程》2019,41(10):51-53
针对某型双加甲板拖网渔船导管桨,建立基于底拖网作业渔船工况和自航工况的综合性船、机、桨优化匹配模型,对船机桨进行多重比较优化。采用导管和大直径螺旋桨,并通过生产实践,验证优化设计的高效性,提高拖网渔船推进系统的效率,增大系柱的拖力。  相似文献   

13.
一种CGF动态协作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CGF动态协作性能要求,借鉴CPS方式,引入分层决策思想,突出了对突发事件处理的自主协调性,建立了一种团队分层协作框架模型,根据CGF实际能力适时分配任务,同时对协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并给出了基于BDI模型的行为实现,为动态智能推理提供基础,较好地实现CGF动态协作。  相似文献   

14.
袁智  刘敬贤  刘奕  杨鑫 《中国航海》2020,(1):134-138
为获得水路运输中船舶的最佳航速,实现燃油效率的最大化,以长江航线货运船的航速、燃油等真实监测数据为基础,提出一种新的船舶航速与油耗优化模型。模型包括白箱模型(White-Box Model,WBM)和黑箱模型(Black-Box Model,BBM)两个部分:WBM由改进后的物理方程和数学公式组成;BBM是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两者结合成新的灰箱模型(Grey-Box Model,GBM)。通过分析船舶航行过程中影响船舶燃油消耗的多种因素,确定WBM参数,分别用串联和并联的方式将白箱与BP网络结合构建船舶航速与油耗优化模型,采用牛顿-拉普森迭代算法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优化模型可在选定的航段内找到最佳的指导航速,并且模型的R2达到了0.945。此外,将建立的模型与单一的WBM进行对比验证,所建立的船舶航速与油耗优化模型得到的最佳航速更加精确,整体误差也从0.130减小到0.071。  相似文献   

15.
Application of a mixed DEA model to evaluate relative efficiency validi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model is widely used to evaluate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of producers. It is a kind of objective decision method with multiple indexes. However, the two basic models frequently used at present,the C^2R model and the C^2GS^2 model have limitations when used alone ,resulting in evaluations that are often unsatisfactory.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a mixed DEA model is built and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validity of the business efficiency of listed companies. An explanation of how to use this mixed DEA model is offered and its feasibility is verified.  相似文献   

16.
水下航行器新型凸轮发动机的机械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凸轮发动机的机械效率是影响其动力性指标和经济性指标的一项重要参数。为了对新型凸轮发动机的机械效率进行分析,在分析新型凸轮发动机活塞受力的基础上,研究了新型凸轮发动机各运动副之间的摩擦损失,对新型凸轮发动机机械效率进行了估算。本文的方法可为活塞凸轮发动机的机械效率的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基于信息系统火力战战法的作战效能和战法的层次结构进行分析和评估,针对基于信息系统火力战的特点,引入分层决策思想,突出了信息系统对战法评估的影响,建立了适合基于信息系统火力战战法的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复线布置桥梁桥区水域的通航效率,将其考虑为一个串联排队系统进行数学建模与计算机模拟。以苏通大桥与沪通大桥的桥区水域为例,计算日常与高峰两个时段桥区水域通航系统的效率。将单桥通航系统视为M/M/1型排队系统计算其通航效率,并进行两种通航系统的对比分析,找到复线布置桥梁桥区水域通航效率的两种瓶颈与瓶颈产生的机理,为复线布置桥梁的桥位选址和营运期的交通组织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提升船舶的能源利用率,对多因素影响下的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船舶能效优化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建模软件,建立对象船舶的能效仿真模型,研究通航环境要素对船舶能效的影响。考虑动力源特性和船舶功率需求,提出基于模糊逻辑的功率分配策略,以优化系统能量流动。然后在此基础上,以系统总能耗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考虑多因素的船舶航速非线性优化模型,采用鲸鱼优化算法开展优化模型动态寻优,并进行不同航行方法和航行时间约束下的能效优化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在总航行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所提的考虑多因素的船舶能效优化方法可以降低船舶5.04%的总能耗和13.16%的燃料电池氢气总消耗。[结论]所述方法对船舶节能减排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对提高船舶续航力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船舶舵机加载系统的加载精度,需有效抑制多余力的干扰。以液压缸作为加载系统,建立了精确模型,采用内模控制和速度补偿的复合控制策略抑制多余力。基于MATLAB仿真平台对提出的多余力复合控制策略与传统的速度补偿进行了对比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复合控制策略使抑制多余力的频率范围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