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地铁车辆的扶手能起到维持乘客站立平衡和缓解乘客疲劳的作用。文章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车辆扶手结构,对地铁车辆扶手进行强度分析计算,为扶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铁车辆残疾人扶手杆用于为特殊乘客提供支撑和保护,同时还要兼顾其他现场实际情况,扶手杆的稳固程度对保障乘客在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长沙地铁2号线电客车残疾人扶手杆维护及现场实际情况,对2号线电客车残疾人扶手杆的稳固进行重新设计,为后续长沙地铁电客车残疾人扶手杆的维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型轨道交通车辆扶手吊碎裂问题,跟踪调查维修车辆的扶手吊碎裂售后反馈信息发现,质保期内发生碎裂的扶手吊数量较多,且碎裂发生的区域基本一致,由此初步判断,扶手吊碎裂源于设计缺陷。通过对扶手吊强度及工艺等进行研究与分析发现,扶手吊碎裂由自身结构不合理、加工工艺不完善及装配紧固力矩控制不到位等多种因素导致。根据分析结果,针对产品结构和工艺提出优化方案,并对优化后的样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扶手吊碎裂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基于国内外扶手杆的现状,文章概述了武汉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车辆内饰扶手的结构特性及关键技术特点,展望高端地铁车辆内饰扶手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客室中扶手是地铁车辆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车辆启动和制动过程中,客室中扶手会受到乘客较大的抓握力和冲击力,其设置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乘客的乘坐安全。因此,地铁车辆内装中扶手的设计应在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的基础上,保证乘客使用的安全性、手握的舒适性和普遍适用性。文章根据国内某项目地铁车辆客室中扶手设计,介绍了客室中扶手的设计原则、选材特点、组成、安装结构等,并结合乘客的站姿人体尺寸,提出了中扶手的设计高度建议,为后续地铁车辆中扶手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动车座椅扶手漆面脱落问题,提出并采用环氧聚氨酯底漆、聚氨酯面漆的漆面修复工艺,保证了扶手漆面的粘附力和硬度,使扶手漆面恢复到出厂状态。  相似文献   

7.
流致振动是高速列车设计和运维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针对高速列车司机室车门区域的凹腔结构,利用数值计算、风洞试验和实车线路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车门区域的流场特征和车门出现流致振动现象的主要原因,据此对车门两侧凹腔结构和扶手进行优化,并对封堵凹腔和扶手内移2种优化方案进行实车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司机室车门上游凹腔结构诱导的展向涡导致车门表面出现高频的脉动压力,列车运行速度越高,压力波动幅值越大,但波动频率锁定在83 Hz,当压力幅值超过车门承受的限值后,车门将出现流致振动现象;气动拉力和气动侧向力是诱发司机室车门流致振动的主要气动载荷,车门宜设置在车体横截面不变区域;通过优化凹腔结构和扶手的形状能够消除司机室车门的流致振动现象;合理改变扶手位置能够减弱凹腔结构引起的流致振动现象;如果要消除流致振动现象,应将扶手改为盖板结构,或者将扶手截面形状改为非圆形截面。  相似文献   

8.
1000系电动车组采用6辆编组方式,用于通勤列车,此外,还有1动1拖的编组方式。该车采用激光焊接不锈钢车体技术,增加车体强度,车辆设计注重扩大车厢容量,车体宽2500mm,定员133+50人。车辆的装饰设计也非常精致,上下扶手的上方向内侧弯曲,车门扶手向车门通道倾斜。  相似文献   

9.
从无障碍设计的发展历程入手,根据有障碍者对环境的特殊需求,重点分析了无障碍设施包括电梯、自动扶梯、楼梯升降机、扶手、盲道、卫生间、无障碍标志等布置要点。  相似文献   

10.
为检验新型消毒气雾剂和喷雾剂对铁路站车现场的日常消毒效果,通过现场试验,表明其对铁路客运站候车室的空气、座椅靠背及建筑物墙体,以及客车扶手、茶几及厕所门把和硬卧枕巾、被单等应用对象均具有较强的消毒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