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分析了国内外接触网防雷现状,对接触网雷害和相关防雷技术进行分类讨论,并结合京沪高铁接触网系统防雷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京沪高铁接触网防雷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沪高铁自开通以来,在雷雨天气接触网设备遭受雷击频繁跳闸,给铁路运输秩序带来很大的影响。通过对接触网结构进行优化,在支柱上方架设避雷线的方法对高铁防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列出京广高铁广东段开通以来的接触网雷击跳闸数据,分析了该段线路接触网防雷系统现状及不足,提出了高铁接触网防雷改进措施,在付诸试验实施半年后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配合京沪高铁开通,北京京港地铁公司已完成对北京地铁4号线北京南站站各项设施设备的改造以及人员准备等工作,以保障京沪高铁开通后车站客运组织的安全有序。新增进、出站闸机24部,新增自动售票机10台、安检设备4台为京沪高铁开通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5.
我国客运专线以高架桥为主,接触网遭受雷击的概率较大。为了减轻雷电对接触网造成的危害,在分析国内外接触网防雷情况的基础上,引入了高速铁路电气几何模型(EGM)。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计算以及与现有防雷措施的比较,同时结合杭深高铁杭州供电段的防雷现状,提出了杭深高铁杭州供电段接触网防雷的改进措施,得出了杭州供电段每百公里每年的雷击跳闸率,为杭州供电段制定相关防雷指标及改进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邢彤 《铁道技术监督》2014,42(10):53-56
运用非接触图像测量法对京沪高铁接触网振动进行现场测试,得到典型跨距内定位点及吊弦悬挂点的动态振幅。通过分析数据,比照现行标准,提出针对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进行振动试验的技术条件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接触网运行的高可靠性,在分析德国、日本接触网防雷措施的基础上,针对大西高铁部分线路遭受雷击频繁状况,进行跳闸统计分析,提出大西高铁接触网系统防雷的改建建议,根据其特定状况,在技术可行、施工方便、投资适中、影响行车小,可靠可实施的防雷措施要求下进行增减措施,以便达到良好的防雷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我国高速铁路现有接触网的主要结构和参数,计算分析高铁接触网无架空地线的耐雷水平,提出在支柱顶端和侧面加装避雷线方案,并分别与未加装前比较,得到不同方案对高铁接触线防雷的改善效果,提出实际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9.
1 工程概况 合蚌高铁位于安徽省中部,北连京沪高铁,南接合肥枢纽与合宁、合武铁路相衔接,是京沪高铁与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间的快速连通线,也是京福铁路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合蚌高铁线路起于京沪高铁蚌埠南站,沿途经过凤阳县、淮南市和长丰县至合肥站,同步新建蚌南联络线(蚌埠—蚌埠南站)、蚌福联络线(合肥北城—合肥南站).  相似文献   

10.
正自中国标准动车组命名"复兴号"并在京沪高铁成功首发以来,上海局作为全路高铁大局、客运大局,要以"复兴号"命名为契机,把京沪高铁标准示范线建设作为龙头工程、示范工程,创新思路举措,狠抓推进落实,着力把京沪高铁标准示范线打造成一条精品线、标杆线,全面提升高铁安全保障水平和运营品质效益,为打造中国高铁品牌添光彩、当先行。将京沪高铁管内区段道岔融雪装置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与沪宁城际接触网雷击跳闸的比较,分析京沪高铁雷击跳闸率高的原因。从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对3种避雷方案进行比较探讨,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侯日根 《电气化铁道》2017,28(6):30-33,35
接触网零部件长期受各种随机载荷的影响,容易发生低周疲劳。本文针对京沪高铁接触网零部件的现状,利用弓网仿真建立某区间接触网模型,分析吊弦、支持与定位装置的工作载荷和位移分布,设计吊弦、支持与定位装置的疲劳试验条件,得出吊弦疲劳试验的加载范围、循环周期、幅值参数取值;支持与定位装置疲劳试验加载静态载荷后,再对定位点加载位移载荷,得到幅值周期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3.
结合国内第一条客专大修改造项目实践,依据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及高铁接触网运行要求,分析了接触网改造过程中系统施工组织、关键工序对高速铁路运营的影响,研究了最大限度降低对运营影响且满足高铁点毕即高质量开通要求的施工组织方法及重点管理措施,为后续高铁大修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接触网零部件疲劳破坏是接触网常见的故障形式,为减少该类故障的发生,提高维修效率,需预测接触网零部件的疲劳寿命.本文设计了基于运行工况的接触网零部件疲劳寿命分析流程,其中分析工具包括弓网动态仿真平台、支持与定位结构仿真平台和零部件疲劳寿命仿真平台;以京沪高铁某段接触网为分析对象,分析该段接触网零部件的载荷分配,计算支持与...  相似文献   

15.
关于青藏线接触网建成后防雷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电气化实施后雷击接触网的特点及目前国内外接触网的防雷措施,指出目前我国接触网在防雷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接触网防雷保护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电力系统架空线路防雷保护的成熟技术,针对青藏铁路格拉段分雷区提出了几种更加经济、可靠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京沪高速铁路(简称京沪高铁)是当今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标准最高、设计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是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的集大成者。把京沪高铁打造成为中国高速铁路的样板工程,这既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殷切希望,也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对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沪高铁公司)的高标准要求,更是京沪高铁公司加快发展的自我内在需要。管好用好京沪高铁,确保京沪高铁持续安全稳定高效运营,关乎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关乎铁路市场化改革进程,关乎中华民族的形象。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京沪高铁公司董事长吴强表示,在新的一年里,京沪高铁公司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历史赋予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接触网振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高速接触网存在波动和振动,会导致接触网零件因疲劳或磨损而失效.采用带有阻尼装置的弹簧振子作为振动力学模型,同时考虑接触网波动影响,分析高速接触网上固定点的振动特性.通过对高铁接触网现场实测波形的分析,得出高铁接触网振动固定点的初步特征,提出减小振动、增加接触网稳定性及高速振动试验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沪宁高铁开通运营,在我国的高铁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其使长三角"一小时交通圈"得以实现;而在我国"十一五"规划交通部分中,京沪高铁是"一号建设项目",京沪高铁沿线是我国大城市最集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从参与建设者的角度就沪宁高铁和京沪高铁2条对我国经济发展建设有着重大意义的高铁建设进行分析对比,浅谈了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津滨线接触网防雷系统,并对该接触网遭雷击的原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防雷的概念和津滨线接触网防雷系统改进建议,同时对津滨线增加地电位均衡器的试验段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2011年5月11日上午8时45分,随着首趟京沪高铁列车从铁路上海虹桥站飞驶而出,令人瞩目的京沪高铁正式进入运行试验。据报道,京沪高铁目前是空载运行,试运行将持续一个月,6月底将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