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回眸2006年,"十一五"开局之年,真可谓:又是五年新开局中国车市呈吉祥.概括而言:车市实际增长明显高于预期;自主品牌激发国人拥车梦想;乘用车市场增势依然强劲;商用车市场缓步走出调整期.展望2007年,十七大即将召开,宏观经济更加稳健,中国车市前景看好,但商家鏖战亦急,市场博弈愈难也.  相似文献   

2.
回眸2006年,“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国汽车市场的表现的确不同凡响,车市实际增长明显高于预期,商用车市场缓步走出调整期。展望2007年,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宏观经济更加稳健,中国车市前景看好,但商家鏖战亦急,市场博弈也愈难。2006年车市:果然就旺了起来2006年是中国旧历的狗年,  相似文献   

3.
1 狗年车市:旺起来 2006年,是中国旧历的狗年。伴随“十一五”的开局,中国汽车市场真的“交了狗运”,呈现出一片兴旺的气象。  相似文献   

4.
2005年车市究竟会如何?大家所关心的2005年中国的汽车市场能否走出低谷、保持上升势头?以笔者之见,2005年中国车市将呈现6大特点:  相似文献   

5.
森林 《汽车情报》2005,(36):13-17
临近年关岁尾,200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全然没有了悬念——不温不火,平稳发展已成定局。从2005年车市特点已不难看出,在2003年开始显露苗头的汽车买方市场正在加速形成,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了一个转型的时期,市场变数进一步增大,各种相关因素都将影响中国车市今后的走向。  相似文献   

6.
02年,媒体描述中国车市用的最多的词是“井喷”;03年,这个词再度被重复使用,一浪高过一浪的中国车市一遍一遍地刷新着历史纪录,连续两年的高位增长在中国和世界汽车工业史上都是空前的。回顾2003年,中国车市可圈可点的“历史之最”数不胜数:新车上市破纪录、降价幅度之巨和次数之多皮纪录、投资热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车市每年都有一个轮回。很多人都记得,去年6月和7月,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曾经大幅下滑,一年后,这一现象又一次出现了。在不久前举办的汽车政策及市场信息交流会上,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吴岳指出,上半年车市整体增长率以及轿车增长率均比去年全年的增幅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他还特别透露了两个对自主品牌不利的消息:一是一年多来,小型轿车和微型轿车的市场占有率一直在下降;  相似文献   

8.
<正>伴随着2010年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的紧张筹备,中国车市2010年首季产销数据火热出炉。从产销数据看,2010年中国车市开局照应该年生肖,可谓"虎虎生威"。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0  相似文献   

9.
2004年的中国车市,充满着太多的“猜想”,城头变幻大王旗,只在弹指一挥间。2004年之中国车市,有多少“猜想”最终会演变成为不争的事实。这里,猜想2004年中国车市的十出戏是: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大起大落、出现前所未,有的“低迷”,令众多厂家大跌眼镜、手忙脚乱。由于先前对市场判断的不准确,所以令几乎所有厂家由于产能过剩而出现严重库存。而今年刚刚跨入新年,车市一股降价寒流扑面而来,来势之快、来势之猛,叫人始料不及。这就给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今年车市究竟会如何?大家所关心的2005年中国的汽车市场能否走出低谷、保持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如果说我国车市有一道亮丽风景线的话,那就是“降价”。2005年第一天车市便猛刮“降价风”,丰田、马白达、东南、奇瑞等7个品牌、21款车型一起“高台跳水”,使2005年车市一开局就显得很不平静。然而临近春节,沉寂了大半年的车市似乎缓过神来,终于迎来了艳阳天。与此同时,“冰火两重天”是当前车市一个显著的特点,2005年元旦以来涨价消息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2.
礼文 《汽车情报》2005,(12):1-1
对于2005年一季度、尤其是3月份车市应该如何看,业内人士各抒己见。一种认为,开局不利、疲中有升、有喜有忧、大势向好,尤其是从3月下半月起有了回暖迹象,吹起了暖风;另一种则认为,看不出车市有什么暖风吹,车市苦涩,车市疲软。对2005年一季度的车市表现,实在是高兴不起来。不过笔者还是坚持原来观点,对“车市暖风吹”论投上赞成的一票。  相似文献   

13.
丰田章男曾在不少场合断言:“中国有潜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豪华汽车市场”。根据海外车市的惯例,高档豪华车在整个汽车市场上的比重应为8%,而在中国市场上目前只占4%(10万辆左右),这也就意味着,仅目前的车市而言,高档豪华轿车就有超过10万辆的巨大市场空间(按2004年250万辆左右的轿车市场规模计算);  相似文献   

14.
新年伊始,广大“爱车族”面对2005年车市充满着太多的“猜想”:市场变量实在太大,明明“可能”会变成“不可能”,而横看竖看“不可能”又会变成“可能”。又有谁能说得清楚——2005年之中国车市,有多少“猜想”最终会演变成为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中国车市装载着2003年的累累硕果,轰隆隆地驶入了2004年。种种迹象表明,2004,年对于中国车市,似乎蕴涵着比往年更深的含义,存在着更多的未知数:  相似文献   

16.
2001年,新世纪开局之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美国经济减速,全球车市下滑.与此同时,我国汽车市场却出现了近几年少有的良好运行态势,汽车生产企业的产销均快速增长,总结2001年上半年市场运行的特点,分析市场好转的因素,有利于预测包括下半年在内的全年汽车市场走势.  相似文献   

17.
森林 《时代汽车》2005,(3):78-79
2005年的中国车市预计不会像去年这样大起大落,会持一个缓慢的增长态势。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今年汽车总需求量将达到580万辆,增长12%,其中轿车需求量为275万辆,增长17%。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更趋白热化、表面化。2005年车市这块大蛋糕究竟如何分?将成为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年.上半年开局不同凡响,风云变幻、跌宕起伏,几多欣喜,几多疑虑,车市如歌,耐人回味.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来说是一个政策多发年。由于中国汽车市场受到政策影响较为明显,因此各项政策法规的陆续颁布,成为影响车市走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三羊开泰,昭示吉祥。羊年中国车市的开局依然喜人。据统计快报,1—2月份全国汽车市场总生产量为60.83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为63.79%。总销售量为58.47万辆,同比增幅70.97%。整个汽车行业依然呈现高增长的态势。不过,从1、2月份环比看,整个行业2月份销量为26.15万辆,比1月份降低19.09%。业内三大集团上汽、一汽、东风2月份的总销售量与1月份相比分别下降30.95%、19.43%、20.15%,均呈现“高开低走”之势。尽管2月份正逢春节长假,属车市传统淡月,3月份车市有望回升,但分析整个一季度中国车市,在欢喜之中总让人感到丝丝忧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