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结合大相岭隧道FW4断层破碎带施工实例,介绍了隧道监控量测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跟踪量测分析了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应力、位移状况。实践证明,该技术能有效判定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指导隧道动态施工。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通海隧道为依托,对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内力进行监控量测,详细介绍了压力盒和应变计的埋设方法,对监控数据进行了分析,并给出通海隧道的施工建议。实践表明,监控结果能反应出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情况,可有效指导隧道施工。  相似文献   

3.
刘成君 《现代隧道技术》2004,41(Z3):265-268
文章重点介绍了以监控隧道稳定性为目的的围岩监控量测在乌鞘岭隧道工程中的应用.通过监控围岩和支护状态,并对量测数据进行分析,来调整支护参数及最大预留变形量,确定仰拱、二次衬砌的合理施作时间,制定相关施工方案和措施,判定施工方法是否有效,并根据实施效果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4.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作为新奥法施工的核心手段之一,是进行动态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判定隧道围岩稳定性和确保施工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对康新高速公路跑马山隧道进口地表进行沉降监测,依据地表沉降监测数据来判断围岩的稳定性和初次衬砌支护动态变化信息,确保隧道安全施工,同时对隧道进口地表稳定性进行评价,为二次衬砌的施做时间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巫帮1#隧道工程为例,分析了隧道水平岩层对围岩施工的影响,提出了针对性的爆破、支护施工技术,并通过施工效果评价和现场的监控量测分析,证明该爆破、支护技术可有效地维护围岩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厦榕高速巫邦隧道的工程概况和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方案,介绍了隧道监控量测的内容与方法,并在现场监控量测的基础上,采用回归方法对围岩变形情况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拱项下沉值为周边位移的2倍,围岩初期支护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在开挖45d后保持稳定。该结论可用来有效地指导隧道施工。  相似文献   

7.
乌鞘岭隧道F7断层长达817m,埋深340~600m,在施工中初期支护发生了连续大变形并被破坏,先后多次调整施工方案并加强了施工量测和结构压力、应力监测.文章介绍了该隧道监控量测的方法和结果,分析了F7断层活动特性和对施工的影响以及隧道围岩、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等变形特征,并针对大地应力及活动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罗汉山隧道设计为双向八车道连拱隧道,为目前国内最大跨度公路连拱隧道.文章对超大断面连拱隧道设计的技术标准、净空断面选取、结构支护参数拟定、中墙设计、施工工法选择、施工辅助措施以及监控量测等进行总结介绍,并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支护结构的强度及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模拟分析,为今后相关类似超大断面公路隧道的工程设计与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公路隧道施工安全性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监控量测工作作为隧道安全施工的一种重要保障,在隧道施工中进行应用已非常重要。本文以玉曲线红土山隧道监控量测为例,通过对红土山隧道断层破碎带区域内的三个拱顶下沉量测断面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其结果在避免隧道拱顶坍塌、调整围岩支护参数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隧道施工中需要加强监控量测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50省道龙丽公路沐尘隧道新奥法施工中应用现代量测技术对围岩、支护衬砌进行监控取得实质性成果.重点阐述量测的实测过程、量测数据分析、信息反馈,得出围岩的位移变化规律,从而正确指导施工.同时提出量测监控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纳黔高速公路叙岭关隧道工程为依托,运用迈达斯GTS分析软件,建立了隧道结构及围岩的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位置、大小的顶部溶洞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对围岩位移、应力、塑性区以及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广梧高速公路为工程背景,介绍采用以隧道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的收敛速率作为判定标准的经验法,来确定隧道围岩的二衬合理支护时机。通过现场实际监测结果分析,确定了Ⅱ、Ⅲ、Ⅳ、Ⅴ级围岩相应的收敛趋于稳定时的掌子面推进时间与距离,为这四种级别围岩的二衬合理支护时机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花甲山隧道软弱围岩施工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隧道洞口段、洞身段施工的工艺及方法,提出了软弱围岩的施工注意事项,并对隧道软弱围岩施工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隧道围岩体内位移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隧道围岩体内位移监测结论对于判断围岩稳定性和保证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一高速公路隧道为依托,介绍了围岩体内位移测量设备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对其围岩体内位移检测数据的分析,提出了隧道围岩体内位移监测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龙里二号双连拱隧道的开挖顺序、施工工艺和操作要点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围岩性质和现场施工组织,提出中导洞法与跳槽式开挖中隔墙相结合的施工方法,为类似工程施工提拱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结合南宁大桥钢一砼连接段的设计特点,从660小石子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工艺、小石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艺性试验以及现场施工准备和浇筑过程控制几个方面介绍了保证钢-砼连接段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福州魁岐2号特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工程特点,以Ⅴ级围岩为研究对象,利用离散单元法对节理岩体中断层存在时初始围岩应力分布特征以及断层与隧道不同相对位置情况下围岩变形特征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当节理岩体中有断层存在时,初始围岩应力不再呈水平层状分布,而是出现一定程度的应力集中现象;围岩变形在断层附近区域显著增大,而距断层较远处基本不受影响;对于小净距隧道,当中间岩柱中存在断层时更不利于隧道和中间岩柱的整体稳定。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高速公路桥台背、涵背、挡土墙墙背(简称"三背")的回填施工工艺,阐述了"三背"回填的施工、检测要求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广西隆百高速公路K18+960~K20+695委见隧道的勘察设计为例,介绍了在山区地质环境条件下隧道的勘察设计思路及手段,分析了勘察设计中隧道涌水量和围岩级别的计算方法,为类似工程的勘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