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5 毫秒
1.
结合长吉铁路关家沟隧道的工程特点,论述了风险评估的意义、风险评估流程、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及具体步骤,针对评估结论提出了避免隧道工程风险的具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承秦高速公路秦皇岛段隧道工程为背景,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及风险评估指南,对隧道工程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提出了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风险管理的框架以及相应的评估方法,计算得到风险事件等级,并结合风险接受准则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为工程建设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第三系粉质粘土地层具有流变性,当隧道穿越此类土层时,因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围岩条件较差,施工风险较高,因此对施工技术要求高。如何避免此类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事故,以防造成重大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是此类隧道施工关注的重点,因此对此类隧道在开工前进行全方面的风险评估显得十分迫切。结合具体工程,对第三系粉质粘土地层隧道区段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工程风险评估,有效的防止和降低了施工风险,达到了安全、经济、高效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地头沟特长隧道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安全风险源辨识研究,涉及建设条件安全、结构方案风险、施工技术风险及运营管理安全等方面,可作为类似工程借鉴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浅埋隧道受地质、地形、环境的影响,在施工中容易发生边坡坍塌、塌方(冒顶)、山体开裂、变形失稳等风险,结合宁安城际铁路隧道分析了浅埋隧道施工安全、工期、环境风险。介绍了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改进模糊综合法进行浅埋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建立了浅埋隧道施工风险层次分析模型,采用改进的模糊数构建风险发生可能性判断矩阵。最后通过风险系数确定了宁安城际铁路钟鸣一号浅埋隧道施工风险等级,结合隧道施工特点及风险评估结果,提出典型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绵竹至茂县公路云湖1号隧道F29断层破碎带,选取围岩级别、开挖宽度、地下水、不良地质、施工单位技术和管理水平等5个对塌方影响较大的因素,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估法对该不良地质段进行了塌方风险分析,确定了云湖1号隧道F29断层破碎带发生塌方的风险等级,有助于指导设计与施工采取合理措施确保隧道安全。该方法在隧道工程建设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为以后类似的隧道工程进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依托青兰高速公路临汾至吉县公路壶口黄河大桥和太古高速公路西山特长隧道项目特大桥梁隧道安全风险评估的试点,对特大桥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进行总结和探索,提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结合工程实例,基于隧道断层破碎带的围岩大变形特点,采用模糊数学理论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若干指标数据,形成系统子集、评价、隶属函数及权重等集合,最终实现对目标质量等级的综合评价。该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确定重要指标的权重,并对取大值、取小值及结果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针对地质条件复杂、边界条件模糊性较强的地下工程,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有利于最大程度减小人为干扰,在隧道及地下工程风险评估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某高速公路隧道设计安全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公路隧道事业的发展,公路隧道建设安全风险意识的增强,需对长大隧道及部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进行安全风险评估[1]。基于专家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原理,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隧道设计阶段的安全风险情况进行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10.
针对江门隧道下穿玉龙湖泄洪道段富地表水条件下浅埋偏压暗挖隧道的特点,明确隧道施工期间风险源,建立隧道施工过程的风险评估模型,评估了江门隧道富地表水条件下浅埋偏压段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11.
在隧道宏观工程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对龙厦铁路象山隧道施工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象山隧道施工面临突水突泥、地表失水、塌方、软岩变形、岩爆、瓦斯爆炸、高地温、有轨运输溜车等八项典型施工风险,对长大隧道施工风险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猛 《交通标准化》2012,(24):57-58
隧道工程会遇到瓦斯隧道和穿煤隧道的施工.分析隧道工程风险发生原因,介绍针对各类公路瓦斯隧道施工风险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永占 《交通标准化》2014,(23):122-124
以承秦高速公路程家沟隧道工程为背景,分析了影响施工阶段的多个因素,如工程地质条件、自然环境和隧道工程等,以便为风险辨识提供依据。同时指出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而影响因素分析作为风险管理的一个过程,对隧道工程施工阶段风险辨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公路隧道养护工作的特点,在国内外隧道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区域特点的多层次公路隧道技术状况评价体系,将隧道土建结构、机电设施、其他工程设施和运营安全管理统一纳入到该体系中,提出了基于AHP法和Delphi法的隧道评价方法及状态划分原则,评价结果可为隧道检测、养护和维修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岩溶发育及分布的未知性与地形地貌的不规则性造成岩溶隧道围岩条件十分复杂,岩溶隧道的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一直是隧道工程界的研究热,最和难点.结合隧道工程的特点,阐述岩溶发育区基岩类型,总结溶沟、落水洞、岩溶洼地、盲谷等典型岩溶地貌的基本特征及对隧道工程安全性的影响,概括隧道工程中常见的岩溶区地下水系统,形成岩溶隧道勘察设计原则,指出初步设计勘察阶段、详勘阶段与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并依托贵州省内多座典型岩溶隧道,结合设计、咨询及施工配合中发现的问题,从勘察设计角度进行总结,以期为岩溶地区的隧道设计与施工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吴波  尹波  崔军 《北方交通》2011,1(7):50-52
庄河至盖州高速公路双喜岭隧道呈近南北走向,属长隧道。隧道地质条件较复杂,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的科研成果"双喜岭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中指出了双喜岭隧道重大安全风险隐患,对施工单位起到了积极指导意义,降低了施工生产难度和风险。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公路隧道初期支护出现变形开裂并侵界的情况,通过对灾害原因的具体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工程处理措施和注意事项,为类似工程灾害的预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海底隧道施工过程中突水风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底隧道施工过程中最大的风险是隧道突水,一旦发生突水事故,将对整个隧道工程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针对这一工程问题,应用极限平衡理论分析海底隧道突水的力学机理,得出海底隧道可能发生突水的临界水压计算公式.分析影响临界水压的因素,认为岩体物理力学参数、隧道上覆岩层厚度、隧道开挖半径及支护形式与强度是影响临界水压的主要因素,提出预防海底隧道突水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史寒冬 《交通标准化》2012,(11):125-127
针对西北地区某黄土隧道浅埋开挖现象,结合现场工程地质勘察和岩石力学试验,并运用有限单元法,使用MI-DAS/GTS数值模拟软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对该隧道围岩位移和应力变化规律做出了客观评价,为隧道下一步的施工方案、监测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对实际施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