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船体结构极限强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开忍  李小平 《船舶》2006,(5):19-25
综述了船体结构极限强度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加筋板、船体板架和船体梁极限强度的计算方法以及船体结构极限强度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分别以船体梁和船体纵向加筋板极限承载能力为失效模式,对船体结构进行了安全评估和可靠性设计。应用所开发的新的改进可靠性计算方法,计算了基本物理量的不确定性对船体结构极限强度函数统计特征的影响,同时结合所开发的用于直接估算船体梁和加筋板极限强度的荛用计算方法,确定出不同船体结构的失效概率和设计目标安全指数,推导了局部安全因子,可以进行船体结构的可靠性设计与再评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船体结构强度设计理论生实用的观点论述了船体结构强度计算力学模型的确定问题,对有关问题提出了商榷意见。本文依据位移矩阵理论研制的综合计算程序,对船体结构强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比较了采用不同的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极限强度表征船体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是船舶强度校核的主要内容。船体结构在拉压载荷下的极限强度多年来已被广泛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随着船舶大型化及开口部位的增多,扭转载荷成为船体结构剪切极限强度计算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剪切载荷的特殊性,国内外目前尚未开展船体结构的剪切实验。因此,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剪切极限强度十分必要。通过对比分析研究船体结构主要是船体板在不同情况下的力学性能,探讨不同结构对船体板剪切极限强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剪切极限强度对船体板的几何尺寸具有较强的敏感度,随着几何尺寸下降,极限强度急剧降低。  相似文献   

5.
下水工作船是专用于船舶和海上设施下水的特殊船舶。本文针对16 000吨举力下水工作船,从船体结构设计和结构强度两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船体结构设计的研究对比了驳型和坞型2种不同结构形式对船体结构设计和强度的影响。结构强度的分析运用全船有限元计算方法,计算了装船工况和沉浮工况下的全船结构强度。相关研究结果对今后下水工作船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船体梁的总纵强度是反映船舶结构安全可靠的最基本的强度指标。船体结构极限强度评估对于船舶结构初步设计、使用、维护和维修都非常重要,因此船体梁极限强度研究成为近几十年来船舶工程界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到目前为止有两种典型的加筋板和船体梁的极限强度分析方法,它们是直接计算法和逐步破坏分析法。本文基于加筋板单元的平均应力应变曲线和逐步破坏分拆方法,提出了加筋板和船体梁极限强度的简化分析方法,考虑了初始挠度和残余应力对加筋板单元极限强度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简化方法得到的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或其它逐步破坏分析结果比较符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逐步破坏法对船体结构的极限强度进行分析研究,利用开发的计算程序对不同种类的船舶(包括散货船、单壳和双壳油船、集装箱船)的极限强度进行了计算。讨论了各主要影响因素对船体极限强度的影响,并就其对各因素的敏感度作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按设计要求,用有限元方法对一艘2 000 m~3LPG的船体结构进行直接计算并进行相应分析,其中,结构强度计算包括储液罐、液罐鞍座的结构强度,以及船体结构的总纵强度。计算结果表明该船体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加装箱形抗损结构的舰船主船体剩余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战舰船必须具备承受反舰武器打击的能力。以GBU-12B/B激光制导炸弹直接命中船体主甲板为研究背景,比较分析舰船在遭受打击前后船体强度的变化,并提出在舰船主甲板下加装箱形抗损结构的方案。通过对甲板破口处进行有限元建模,计算该处的应力。分析箱形抗损结构对提高船体剩余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装箱形抗损结构能够提高舰船剩余强度,进而提高舰船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大波浪因具有巨大波高而会造成船体结构崩溃失效,甚至断裂,准确预报船体结构在波浪下的非线性动态强度已成为船舶结构新的研究方向.提出一种结合三维势流理论和非线性有限元的数值仿真方法,预报船体结构在波浪下的非线性动态强度,三维势流理论用于计算波浪载荷,非线性有限元用于计算船体结构的弹塑性和屈曲变形.为验证数值仿真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船体结构总纵极限强度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船体结构总纵极限强度失效模式,采用进行的一阶二次矩法和蒙特卡洛法,建立了船体结构总纵极限强度时变可靠性评估方法和评估程度。具体分析了某大型油船在全寿期内由于海水腐蚀船体结构极限强度可靠性的变化情况,系列计算结果表明,如果仅考虑海水腐蚀的影响,在某一使役期附近(本文算例结果为13-15年),船体结构因总纵极限强度不够而失效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在使役期之前,船体 检测和维修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如何使用TRIBON系统Hull模块当中的painting area功能来计算船体结构的涂装面积方面进行探索,采用本方法可以大大缩减涂装设计人员计算船体结构涂装面积的时间、工作强度与工作量,提高船体结构涂装面积的计算精度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水下爆炸作用下舰船的剩余强度及可靠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水下爆炸作用下的破损舰船结构,提出了一个基于船体剩余强度的可靠性分析模型.应用逐步崩溃原理,对船体的剩余强度进行研究.基于船体结构剩余强度的失效模式,建立爆炸作用下船体结构的可靠性分析模型,并采用重要抽样法对其进行计算.运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基于剩余强度的破损船体结构可靠性的完整分析程序,通过算例对不同破口位置和横倾角的剩余强度及可靠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舰船中垂时的失效概率比中拱时大;舰船底部破损是最危险的,此时可靠性较低;且横倾角对破损舰船的剩余强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复合材料船体纵向极限强度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船体甲板或船底板结构视为是一系列加筋板单元的组合,然后利用复合材料梁柱理论计算船体加筋板单元构件的极限承载能力,最后用Smith法计算复合材料船体的极限承载能力。由于复合材料船体纵向极限强度的极限状态方程不能简单地用船体各参数显式表达,故将近年发展起来的响应面法与JC法相结合,对复合材料船体纵向极限强度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并讨论了影响船体纵向极限强度可靠性各变量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临时开口船体的结构强度,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典型舱段的数值模型,结合相关强度校核规范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开口的船体结构的抗弯、抗扭方面的安全性必须引起重视。通过分析得到开口参数对开口的结构强度的影响规律,对实际船体结构的临时开口具有重要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根据IACS共同规范(CSR),针对散货船结构,采用逐步递增破坏分析法计算船体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同时编制了计算程序。对典型箱型梁模型和一艘散货船极限强度的计算结果表明,我们所开发的计算程序是正确可靠的。此外,对影响散货船极限强度的参数进行了敏感度探讨,计算结果表明屈服应力和板厚对船体极限强度的影响很大,应着重考虑。  相似文献   

17.
张向辉 《中国船检》2012,(7):I0003-I0003
NK发布集装箱船船体梁扭转强度评估修订指南.该指南是集装箱船结构指南的组成部分。2011年,NK开始全方位审核和更新集装箱船结构指南。该指南总共由四项单独的指南组成,包括集装箱船结构强度直接计算指南,船体梁扭转强度评估,疲劳强度评估以及极限总纵弯曲能力评估。船体梁扭转强度评估指南修订版本可以免费在NK网站上获得。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建立船底纵骨受力的计算图式,对纵骨架式双壳船的船体结构中船底纵骨强度校核分析,得出了在设计中需综合考虑构件的局部强度和总纵强度的影响,从而避免因构件强度不足引起的船体结构损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结合-高速船体大跨度无支柱客舱的结构设计实例,介绍了此种情况下的结构布置思想,并进行了传统常规简化计算与有限元整体框架计算的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高速船体结构重量的严格控制,强度储备一般很少,所以必须有准确的结构强度计算结果,整体结构或大范围内的数值分析手段就成为结构设计的必备工具。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中小型LNG运输船C型液罐与船体的连接结构,从结构形式、温度场分布、强度分析校核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液罐鞍座处船体结构的温度场分析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和对比。对液罐限位装置强度问题应用有限元计算软件,进行了连接结构和船体支持结构的强度分析。研究表明:连接结构和船体支撑结构的设计很好地将其温度和构件厚度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避免采用特殊钢材,满足实际工程需求。这些结论对C型液货舱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