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下穿既有铁路的三孔小净距隧洞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研究了三孔隧洞不同施工开挖顺序工况下的地表沉降、初期支护位移、围岩塑性区和初期支护受力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洞并行工况最为不利;先行隧道错开距离影响显著;相同错开距离条件下边洞先行与中洞先行影响效应相当。综合技术、经济和工期要求,选用了边洞先行20m再开挖中洞的施工顺序。  相似文献   

2.
以某高速公路浅埋小净距隧道建设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开挖顺序对空间固岩位移、塑性剪应变、应力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先开挖、支护一侧隧道,然后再开挖另一隧道内侧"是比较优化的施工方案,这可为类似隧道优化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吕栋 《交通标准化》2009,(13):72-76
以某高速公路浅埋小净距隧道建设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开挖顺序对空间围岩位移、塑性剪应变、应力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先开挖、支护一侧隧道,然后再开挖另一隧道内侧”是比较优化的施工方案,这可为类似隧道优化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实际工程中大跨度隧道的变形基准,结合特征曲线法讨论了公路隧道极限位移的定义,给出基于三台阶七步法的初期支护极限位移确定方法;找出极限状态下各控制点的位移关系,即预警位移、容许位移和极限位移;基于三车道隧道设计洞形,采用连续体弹塑性有限元模 型,按同一围岩级别中的物理力学参数分位值组合计算,分析了不同埋深条件下的三车道初期支护极限位移,并进行t 分布统计,得出基于工法的三车道公路隧道初期支护相对极限位移基准值;对比分析同一围岩、同种工法在不同埋深及相同埋深条件下,隧道围岩表面的位移变化规律;研究同种工法、相同埋深条件下,弹性模量、黏聚力、泊松比、内摩擦角与位移曲线的关系;对比分析基于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现场监测数据,得出围岩变形的规律基本上符合计算结果的判断,即该方法的合理性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5.
围岩及支护结构的位移、应力分布变化规律是隧道开挖是否安全的评价标准。针对隧道开挖计算的复杂性,采用有限元对其建立三维数值模拟。利用ANSYS对隧道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得到支护结构的位移、应力分布变化规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竖向最大位移发生在拱顶处,而支护最大压应力出现在拱腰。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全过程三维弹塑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开挖过程中隧道结构体应力、应变和位移规律,以渝黔二期笔架山隧道北端洞口段实态建模,采用有限元程序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了三维弹塑性数值模拟,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开挖对围岩影响较大的范围在开挖面四周5m以内,且上台阶开挖的影响大于下台阶开挖;围岩沉降和水平位移在开挖前已完成1/3;围岩塑性区位于开挖面前1.5m范围内,锚杆主要受本施工段上台阶开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沈阳地铁建设工程实际为背景,针对近距基坑对地铁隧道施工的影响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计算不同施工顺序及不同近接距离时的大断面隧道初期支护内力,分析近接基坑对大断面隧道开挖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隧道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8.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及围岩力学性质的不同,建立相应的力学模型,通过理论研究与大量的实际工程数据的分析与整理,结合现场测试结果分析,计算出开挖后隧道围岩的位移,根据弹塑性理论及系统布置锚杆的喷锚支护的承压拱理论,结合位移控制标准确定的承压拱厚度,对喷锚支护参数进行优化,并运用于朝阳沟隧道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先行洞优先原则与CRD法开挖顺序相结合对浅埋偏压双洞隧道围岩的影响,提出合理的隧道开挖顺序.以重庆某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Midas/GTS软件建立了二维有限元隧道模型,分析了右洞先行且先开挖右侧、右洞先行且先开挖左侧、左洞先行且先开挖右侧、左洞先行且先开挖左侧等4种不同开挖方案的主应力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右洞先行且先开挖左侧的开挖顺序时隧道围岩的位移和应力最小,该开挖方案最佳,以期为类似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某地铁隧道浅埋暗挖法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斜穿过砂卵石地质构造隧道开挖的三维有限模型.通过模拟隧道开挖,分析了隧道在不同支护工况下的围岩应力、位移、塑性区.分析结果表明,在第一步开挖后围岩位移较小,第二步开挖后在砂卵石层最厚处的围岩位移急剧增大并在后续开挖过程中趋于稳定;开挖过程中砂卵石结构本身的性质使其承载力小,因此在其地质层处出现了塑性区;锚杆的支护作用提高了围岩的整体性能,减小了拱顶上部围岩的内应力;隧道开挖后的卸载作用使钢拱架承受上部围岩荷载且主要承受压应力.为防止隧道产生塌方开挖后应及时施做初期支护和二期衬砌.  相似文献   

11.
Analysisofshorttandemrepeat(STR)bypol ymerasechainreaction(PCR)techniqueisare markableimpactindeterminationofbiologicalre latednessbetweenindividualsandinhumanidentity test.DNAtypingafterPCRamplificationisanim portantmethodforlinkageandassociationanalysis…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减速器为实例,详细介绍了使用SOLVIEW和SOLDRAW命令将AutoCAD中三维实体模型转为二维平面图形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13.
文章是在介绍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上,阐述使用专业引擎Unity3D,设计与实现一款主题为绿色货运三维虚拟展厅,最终开发出基于网络、交互性强、可移动性、视觉效果丰富的虚拟展示应用系统。通过搭建一个这样的网页及移动端展示平台,补充和丰富了人们信息浏览方式,满足了信息化时代人们多元化的浏览体验需求。  相似文献   

14.
对算子Dθ在原点的亚椭圆性作了研究.采用几个重要估计式来构造出Dθtt=0的解u。借助此解及相关理论,给出了算子Dθ在原点亚椭圆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理想的三维重构效果,在重构前需要对切片集进行预处理。主要研究各向异性扩散的平滑方法,并将二维各向异性扩散平滑技术向三维空间进行推广,并就二维和三维各向异性扩散平滑技术对三维重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维各向异性扩散具有更好的各向协同的平滑效果。  相似文献   

16.
根据现代船舶发展,船用高强度钢也逐步用在船体结构的制造中,文章以D36钢为例,结合高强度钢的特点从焊接材料选择、焊前准备、焊接过程、焊后检验等方面详细介绍焊接工艺过程及焊接质量控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总结出实际生产中高强度钢的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17.
关联性二维工程图创建技巧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SolidWorks中创建二维工程图的一些相关技术和技巧,包括生成工程图的一般过程,如何建立用户模板等。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按照实际加工条件建立了切削模拟模型,得到了温度分布、切削力变化和应力场分布等结果.结果表明相对于二维模拟,三维模拟更加真实地揭示了刀具和工件的切削状态,同时也为研究金属切削理论和开发新的刀具提供了一个更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润泽 《交通标准化》2014,(14):208-212
传统表现手法进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汇报缺乏直观效果,影响项目汇报质量。针对此类问题,从真三维模型构建、资料数据库构建和系统功能设计等方面阐述了系统总体设计思路,分析了演示界面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将项目汇报和三维道路可视化方案演示融为一体,在高速公路建设领域中辅助项目成果汇报,能够展现出直观生动的效果,保证汇报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桥梁结构建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桥梁结构的建模方法.运用VTK可视化工具包的图形函数库对立体模型进行组装与导入,实现对桥梁模型的数据库管理、透明度调整、动画拆卸与组装、光滑度处理、信息查询和统计等功能,探讨了三维可视化方法和数据库连接技术,为桥梁的三维信息化管理提供可视化平台.用该方法开发的系统已在管理部门使用,为桥梁管理部门提供快捷、便利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