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钢桥面薄层环氧树脂混凝土铺装材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桥梁工程实践中对于钢桥面铺装习惯采用较厚结构,而铺装仍然出现大量早期损坏的问题,对钢桥面铺装设计控制指标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特制环氧树脂混凝土的钢桥面薄层铺装结构。对特制环氧树脂混凝土进行了圆柱体单轴压缩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和小梁弯曲试验、小梁弯曲疲劳试验,分析了采用特制环氧树脂混凝土铺筑钢桥面薄层铺装的可行性。采用直道足尺疲劳试验,分析了钢桥面特制环氧树脂混凝土薄层铺装的施工性能,并对其综合路用性能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钢桥面采用特制环氧树脂混凝土薄层铺装能够满足力学上的要求,路用性能能够达到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2.
环氧树脂混凝土的疲劳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氧树脂混凝土(简称ERC)作为一种钢桥面铺装新材料,因环氧树脂胶粘剂有别于沥青结合料,使得ERC具备比普通沥青混凝土更优异的力学性能.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此种材料的性能,在与沥青混凝土对比的基础上,文中着重利用耗散能理论分析了其疲劳性能;最后结合Burgers模型阐述了材料粘弹性对耗散能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不同胶石比的环氧树脂混凝土试件进行不同龄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试验研究,并与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进行对比分析,既有助于加强对环氧树脂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可为环氧树脂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环氧树脂混凝土温度收缩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度收缩系数是反映材料热胀冷缩特性的参数.环氧树脂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其性质及应用有待进行深层研究.该文通过室内试验,对比相同级配的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及环氧树脂混凝土,分析环氧树脂混凝土的温缩性能,有助于加强对环氧树脂混凝土路用性能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特点的分析,对疲劳破坏以及疲劳试验的研究,建立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疲劳方程,经疲劳方程和疲劳破坏机理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高性能混凝土有较好的均匀性,高性能混凝土的胶凝材料与石料的界面缺陷少,所以高性能混凝土疲劳寿命更长.  相似文献   

6.
钢混结合段桥面铺装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钢混结合段铺装结构的受力特征,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铺装结构,以永川长江大桥——(64+2×68+608+2×68+64)m七跨连续半飘浮体系双塔混合梁斜拉桥为例,采用理论计算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钢混结合段采用环氧沥青混凝土、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铺装方案的结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结合2种方案的优点,研究出灌注式环氧树脂混凝土铺装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钢箱梁段,钢混结合段铺装对铺装混凝土的耐疲劳性能要求不高,但对防水粘结层的粘结和抗剪性能有较高要求。灌注式环氧树脂混凝土铺装结构是将环氧树脂灌入已经铺装好的沥青混合料中,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耐疲劳性能。实桥使用效果证实了该铺装结构设计合理、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环氧树脂混凝土试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弯拉强度、弯拉应变及弯曲劲度模量的试验研究,并与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进行对比分析,既有助于加强对环氧树脂混凝土弯曲变形性能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可为环氧树脂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抗折强度路面混凝土疲劳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种类高抗折强度路面混凝土的疲劳性能,并在相同应力水平以及相同荷载作用下与不同类型混凝土的疲劳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抗折强度路面混凝土疲劳性能明显优于普通路面混凝土和高性能路面混凝土:加入掺合料后进一步改善了高抗折强度路面混凝土的疲劳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多孔混凝土作为道路结构基层,具有优良的排水性能。本文在改性多孔混凝土小梁室内疲劳试验的基础上,分析疲劳寿命试验数据的概率分布,证实多孔混凝土疲劳寿命服从双参数的威尔布分布,并建立了不同应力水平条件下的疲劳方程。通过与其他材料的对比,得出添加剂和用水量对多孔混凝土疲劳寿命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掺增折剂混凝土疲劳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加与不加LH-B型增折剂的水泥混凝土做了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建立了疲劳方程,工对比分析了不同配比混凝土的疲劳特性。  相似文献   

11.
高强混凝土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宽度计算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为了分析讨论高强混凝土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裂缝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点,通过9根配有新Ⅲ级钢筋的高强混凝土梁的等幅疲劳荷载试验,研究了影响高强混凝土梁疲劳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初始裂缝宽度和受压区混凝土应变增长系数建立了疲劳荷载作用下高强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最后,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该计算公式可以准确地预测高强混凝土梁从初期裂缝开展直至破坏的裂缝宽度发展规律,可为高强混凝土梁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制出一种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通过将混合料的马歇尔性能、高低温性能以及疲劳性能与美国、日本环氧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不仅成本较低,并且具有比美国、日本环氧更加优异的路用性能和抗疲劳性。  相似文献   

13.
开发了一种新型环氧树脂沥青混合料,介绍了其原材料组成及配合比;测试了胶结料的技术指标及环氧树脂沥青混合料的车辙性能、低温弯曲性能和疲劳性能,并与美国环氧沥青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环氧树脂沥青混合料的综合性能与美国环氧沥青相差不大,可以作为桥面铺装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为考察环氧树脂混凝土在冻融循环条件下性能的变化规律,采用"快冻法",以外观形态、质量损失、抗压性能、抗折性能为考核指标,对环氧树脂混凝土进行了冻融循环试验,并与普通混凝土和引气混凝土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经过300次冻融循环后,环氧树脂混凝土外观形态基本无变化,质量损失低于0.18%;抗压强度降低24.73%,抗压极限应变增加30.38%,抗压弹性模量降低37.91%;抗折强度降低26.27%,抗折极限应变增加77.72%,抗折弹性模量降低8.84%;上述各项指标变化幅度均明显小于普通混凝土和引气混凝土,表明环氧树脂混凝土具有更加优异的耐冻融性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马歇尔稳定度、冻融劈裂、车辙以及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对比分析评价了结构自诊断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和疲劳特性等路用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的掺入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结构自诊断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能,但是由于同时降低了沥青胶浆的温度敏感性,因而对其高温稳定性具有改善作用;与普通沥青混凝土相比,结构自诊断沥青混凝土的疲劳寿命更短;并且疲劳破坏速率呈现出温度依赖性,在同一应变水平下,温度下降时,传导型沥青混凝土的破坏速率加快,疲劳寿命缩短.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体外预应力节段预制拼装混凝土梁的抗疲劳性能,设计制作了1∶3缩尺模型,进行设计荷载下的疲劳模型试验研究。综合对比国内外多种疲劳荷载计算方法,确定试验疲劳等效荷载;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体外预应力节段预制拼装混凝土梁的抗疲劳理论分析和200万次疲劳加载试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节段预制拼装梁包含的混凝土和体外预应力构件抗疲劳能力具有较大余量,不控制结构的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在200万次疲劳加载后,各部位均未发现疲劳裂纹,模型的力学特性未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发生明显改变,验证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环氧树脂混凝土应用于桥梁维修加固的可行性,以3种配比的环氧树脂混凝土与传统高性能混凝土为对象,分别从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粘结性能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环氧树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优于传统的高性能混凝土,满足桥梁维修加固的要求,且具有固结成型快同时强度高的特点,应用于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维修加固可有效解决交通封闭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冯升  侯彪 《公路》2006,(6):180-182
为寻求水泥混凝土路面啃边病害的更好的处理方法,在宣大高速公路试用了环氧树脂混凝土修补水泥混凝土路面啃边,从材料配比选择,到施工作业程序做了介绍,并且对环氧树脂混凝土的特点以及其实时性、实用性和实效性与普通水泥混凝土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国内外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凝土结构的疲劳问题已引起了许多土木工程师的关注,结构中最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梁,已有大量学者对其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在研究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钢筋混凝土梁疲劳研究的进展情况,分析了影响钢筋混凝土梁疲劳破坏的影响因素,论述了钢筋混凝土梁发生疲劳破坏的判据和破坏形态,并在理论和试验对比分析基础上,提出钢筋混凝土梁疲劳设计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超载情况下HPFL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2根对比梁和9根加固梁的静力对比和疲劳试验,研究了超载情况下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薄层(High Performance Ferroeement Laminate,简称HPFL)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性能。对超载情况下试件的破坏形式、疲劳寿命、挠度和材料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载情况下试件的破坏模式均始于梁底纵筋的疲劳断裂,疲劳寿命只有32.7万~66.8万次,而未超载情况下加固试件的疲劳寿命均大于200万次。加固梁的疲劳寿命均明显高于对比梁,疲劳寿命随加固钢筋网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经过相同次数的循环之后,加固试件的挠度和混凝土及钢筋的应变都低于未加固梁。由于加固梁端部植入了剪切销钉,未发生梁端部加固层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剥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