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列车运行图结构分析,在确定旅客列车会车区和越行停留时间基础上,分别对不同等级反向列车产生的会车次数进行深入研究;运用列车组和价结构理论,对不同等级反向列车与不同正向列车组组合的情况下,对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建立反向列车对正向线路通过能力和列车旅行速度影响的数学模型,分析其影响规律,认为铁路双线区段组织反向行车对线路通过能力和列车旅行速度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并随列车开行数量和区间运行时间等影响因素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家十分重视市域(郊)铁路的发展,利用既有铁路发展市域(郊)铁路为优先考虑模式,但当前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技术标准研究尚未形成体系。基于直接利用既有铁路富余能力开行市域(郊)列车、改造既有铁路后开行市域(郊)列车和利用既有铁路通道新建市域(郊)铁路3种建设模式,应用调研分析、对比分析等手段从运输组织、正线数量、速度目标值、车站分布、车辆编组、既有设施利用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系统全面地梳理了不同设计场景下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主要技术标准,得出以上6个方面具体设计参数取值或应采用的技术体系,以期为我国后续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项目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客流现状调查分析及客流预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张家界城市观光铁路的运输组织方式,给出了车站分布结果、列车编组方案、列车运行交路及列车开行计划,经能力适应性分析验证了平峰时段成对开行与高峰时段非成对连发开行列车运行图相结合列车开行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金山支线开行市郊列车方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客运市场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利用金山支线开行市郊列车的可行性作了分析。对金山支线通过能力的利用率以及可开行的市郊列车对数进行了计算,从而得出可以利用改造后的金山支线开行市郊列车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广深铁路依托处在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带,增建第四线,与第三线构成普速双线,使准高速列车与普速列车分线运行,可以充分发挥准高速一、二线的速度优势,满足不同层次旅客对列车速度的需求。指出在普速三、四线开行长途客车和货物列车的同时,采用地铁运输模式,组织开行穗莞深城际市郊列车,与城市轨道交通紧密衔接,无论对铁路开拓城际短途客运市场,还是对促进珠三角地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经济的繁荣,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列车开行方案是有效利用铁路运输能力和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组织手段。基于城际铁路客流的时变特性,将时空网络方法引入城际列车开行方案决策,增加考虑客流出行时间信息,从而能更加全面评价所得方案。在构造开行方案时空网络图的基础上,以最小化包括列车运行成本、旅客旅行时间、旅客出发偏差时间和未上车惩罚和列车数量等的总成本为目标,考虑时空网络客流及列车流守恒、发车时间间隔和列车能力等约束,建立基于时空网络的城际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并设计双层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其中内层算法优化列车停站方案,外层算法优化列车起讫点、开行数量和始发时间。算例计算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为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遗传算法的重载与非重载去向开行方案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道德简要介绍重载运输在我国开行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重载列车去向模型。引进一个先进的算法-遗传算法求解模型,根据求得最终优化方案,比较普通直达列车和重载列车开行方案的不同,计算结果表明重载列车的开行应该重新调整现有编组计划,而不是仅仅加大原有开行方向上的编成辆数以实现重载。  相似文献   

8.
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列车实施易、见效快,但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合理地制定市域列车的开行方案.通过梳理国内相关案例,提出研究既有铁路与城市的关系、提升市域列车服务水平的措施、既有铁路的通道能力及市域列车开行方案、市域列车的运营管理模式、市域列车的经济效益等关键问题.并以金华市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列车为例,提出合理、有效、经济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既有繁忙干线列车提速运输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客车提速对线路区间货物列车通过能力的影响,分析了货物列车提束和压缩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对提高线路区间通过能力、弥补客车提速产生的能力损失的作用,论证了既有繁忙干线列车提速后,列车质量、速度、密度合理匹配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0.
新建单线开行万吨列车的运输模式在我国尚属首次,结合巴准铁路运输方案的选择,对单线开行万吨列车从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及要求、能力适应情况、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在适应6 000~6 600万t运量范围内,单线开行万吨列车在提高输送能力、节省工程投资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对其他新线的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上海市政府规划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在开行长途客车和货物列车的同时,对包括上海浦东新区在内的几个区县利用浦东铁路开行市郊列车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针对远期通过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国铁创造多种运营模式提供有效途径,参与促进城市交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阐述了可倾列车的作用原理,并对其在我国的前景作了分析,开行可倾列车的优势是提高线路上的运行速度;但要对结相关的基础设施作适当的调整,本文还较为介绍了国外可倾列车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资讯     
《中国铁路》2011,(6):82-83
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从7月1日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调图后,全国铁路将开行旅客列车2 128.5对,比现图增加195对,铁路客运能力增长9.6%,货运能力增长6%。随着铁路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的进一步提高,铁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的能力和质量将得到大幅提升。对列车运行图进行新一轮调整,主要是为了适应京沪高铁开通运营和铁路运力资源的增加,充分利用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新的运行图全面实施了"三种混合运行"的列车开行新模式:在时速300 km的高速铁路上,同时开行时速300 km和时速  相似文献   

14.
以一定客流时段内城际直达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为研究对象,确定列车开行频率和列车编组。对旅客出行的广义费用进行分析,将城际直达客流的广义出行费用分为票价费用、候车时间、延迟费用、拥挤费用。得出了广义出行费用下客流乘车选择的一般规律:选择各列车的客流,其期望出行时间连续分布在所乘列车两侧,各个列车的客流吸引范围具有一致性。建立了以客流总出行费用最小和企业效益最好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求解。算例结果表明,列车编组和开行频率是列车开行方案中具有密切联系的两个组成部分,小编组和高密度的开行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运营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城际铁路列车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全天各时段旅客出行需求量。为了研究这种影响关系,获得吻合出行需求的城际列车开行方案,首先建立旅客时段出行需求与广义出行费用间的弹性需求函数,并基于给定候选列车集构造旅客出行网络,进而以最大化列车开行收益为优化目标,构建面向弹性需求的城际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模型结合弹性客流在出行网络上的路径选择,从候选列车集中选择开行列车,并优化其停站方案与始发时刻。在生成初始列车开行方案基础上,设计其邻域解生成策略,构建求解模型的模拟退火算法。算例优化不同分布客流的列车开行方案,结果表明:模型与算法能够获得更吻合弹性需求的列车开行方案,且有助于提高旅客服务水平与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列车速度的提高随之带来的是全新的运输组织模式和列车开行方案,客车给水亦将随之变化。具体探讨旅客列车给水站设置及分布,客车上水栓设置,客车给水站相关系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17.
大秦线是我国第一条重载单元双线电气化运煤专用铁路,担负着大同铁路分局近70%以上的煤运量,2003年煤运量达到12169万吨,超出了原设计1亿吨的运输能力。大秦线隧道线路为67215.9米/52座,占线路总长的10.29%。大秦线目前图定开行列车95对,实际开行最高达到108对。重车线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80km/h,最大牵引定数10030吨,空车线最高运行速度为70km/h。  相似文献   

18.
市郊铁路具有快速、大容量、全天候等技术特点,是城市轨道交通层次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交通方式.实践证明,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适应我国现阶段铁路运输及城市交通的管理体制,具备较强的操作性,有利于实现两者共赢.通过对杭州地区开行市郊列车必要性的论证,分析杭州地区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有利条件,提出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俄罗斯铁路旅客运输的发展概况,分析了旅客运输运价政策,探讨旅客列车发展方向及面对运输市场激烈竞争营销,改善运输服务质量。并从改进技术装备、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客车速度和运输管理改革等方面介绍了旅客运输的发展。提高列车速度,开行优质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概述云岭货物快运列车开行情况和成效的基础上,从安全基础薄弱、作业组织不畅、集装化运输尚未实现、市场营销不够4个方面分析云岭货物快运列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提高云岭货物快运列车开行质量的建议:加大零散白货市场营销力度、发挥品牌建设优势、突出安全保障能力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