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目的:郑西客运专线是设计时速高达350 km的高标准客运专线之一.10 kV电力贯通线路如采用全电缆方案,在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同时,增大了电缆线路对地电容电流和相间电容电流等技术难题.通过研究与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研究结论:针对全电缆方案引起线路对地电容电流和相间电容电流增大的技术难题,经研究提出在沿线适当位置设置三相补偿电抗器,同时系统接地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可使全电缆线路电容电流得到适当补偿,达到安全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津秦客运专线电缆贯通线电容电流补偿效果分析与测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津秦客运专线10 kV供配电系统采用全电缆电力贯通线路,电缆线路中的电容电流会使贯通线末端电压升高并产生过量容性无功,通过分析、仿真和测试,对津秦客运专线的电容电流补偿方案进行验证,全电缆供配电系统系统中性点采用经过小电阻接地方式,采用沿线设置固定电抗器补偿和变、配电所内分组投切电抗器补偿相结合的容性电流补偿方法,再加上有载调压器的配合,可使供电电压水平和功率因数达到设计要求,获得良好供电指标。  相似文献   

3.
并联电抗器在长电缆电力贯通线电容电流补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明 《上海铁道科技》2010,(1):122-123,97
阐述电容电流过大的危害.分析电容电流的补偿原理,讲述电力贯通线电容电流的补偿分析计算,并介绍并联电抗器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周丽洁 《西铁科技》2006,(3):21-22,20
本文以实例详细讲述了电缆线路中电容电流、补偿电流的分析计算方法,以及补偿度和补偿电抗器容量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高速铁路电力供配电系统中,采用全电缆贯通线方案供电系统可靠性得以大幅提高的同时,电容电流过大会带来末端电压超标、容性无功增加、系统效率降低、操作过电压、单相接地故障下的电弧过电压等一系列问题。文章针对高速铁路电力贯通线的常见配置,在正常运行和单项接地故障情况下,对电缆线路电容电流分布及其参数水平予以分析。并通过对单芯电缆和三芯电缆方案的电容电流水平差异进行理论分析和比较,得出全线路单芯电缆敷设方案在可靠性上具备明显优势的结论。并提出了在工程设计中的电抗器补偿容量计算、补偿后电容电流的校验以及供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110kV电力贯通电缆线路电容电流的补偿贯通线电缆线路对地存在电容,正常送电运行或单相接地时都有电容电流流过线路,而且电缆线路相间及对地电容远大于架空线路,电缆线路的电容电流亦远大于架空  相似文献   

7.
铁路10 kV电缆贯通线电容电流补偿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铁路沿线车站的供电,广泛采用10kV贯通线模式。贯通线是沿铁路架设、以架空线为主、小部分为电缆的辐射式输电线路。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近年来,贯通线中电缆比例在上升,甚至为全电缆。电缆比例的提高,显著加大了供电系统的对地电容电流,导致系统单相接地电弧不能自熄,影响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瞬时故障的自动清除能力。解决贯通线的电缆电容电流带来的上述问题,通常采用在电缆部分并联星形中性点接地电抗器来补偿对地电容电流的方法。本文研究表明:现在使用的0.75补偿度方案,不能确保补偿后的单相接地电流满足电弧自熄条件。本文提出了以单相接地电弧可靠自熄为目标的补偿度选择方案,并推导出相应的补偿度选择条件。为贯通线中电缆的电容电流最优补偿,提出了计算方法。实例计算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客运专线电力供电系统采用全电缆供电线路,并设置固定并联补偿电抗器抑制电容效应的设计方案,利用ATP-EMTP电磁暂态仿真计算程序建立模型,对合分闸并联电抗器的暂态进行研究,计算投切电抗器产生的合闸涌流和操作过电压,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限制并联电容补偿装置过电压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并联电容补偿装置投入时电容器和电抗器产生的过电压、电流的计算,分析了电抗器易烧毁的原因,并提出提高电抗器匝间绝缘与整体对地绝缘、在电容器和电抗器之间并联1 台10 kV 氧化锌避雷器等方法,以限制并联电容补偿装置操作产生的过电压。  相似文献   

10.
青藏铁路电缆贯通线并联电抗器补偿方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目的:为确保青藏铁路无人区供电安全和铁路运行安全,除在青藏铁路全线架设1条35kV电力贯通线为沿线负荷供电外,还在沱沱河一那曲段敷设一条35kV电缆贯通线。由于电缆贯通线三相存在较大的相问及相对地电容,会增加线路正常运行和单相接地情况下的电流,采用何种方式补偿电缆线路中的电容电流,对此进行研究,合理确定补偿方式和电缆线路两端的接地方式,达到补偿的目的。 研究结论:通过对青藏铁路电缆贯通线2种电容估算方法的研究,确定该电缆贯通线路每千米电容在0.1240~0.1331μF范围。并分析了电缆贯通线的3种补偿方式,对欠补偿、过补偿和综合补偿方式,通过仿真计算,验证各种送电方式下电缆贯通线路的暂态、稳态参数均能满足运行要求。为避免补偿跌入谐振区,导致电网谐振的概率增加,电缆贯通线路应采用欠补偿方式。同时仿真计算了架空电力线路和电缆贯通线路同时投入运行的情况下,对电缆贯通线运行影响不大,对架空电力贯通线有一定影响,但满足使用要求。另外通过对系统过电压的分析,在不改变系统接地方式的情况下,电缆采用两端接地,电抗器中性点接地,可以满足系统运行及过电压的要求。出现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至线电压,与通常的小电流系统运行情况相似。Abstract:Researchpurposes:InordertoguaranteethesafetyofpowersupplyandtrainoperationinQingh。i一’l’ib。tRailwayuninhabitedzone,ac。ntinuouspowercablelineswerebuiltfromTu。tu。het。Naquinadditi。nt。。ne35kVoverheadline.Theno珊a1andf_aultculTentwouldbeincreasedbecauseoflargephase—to—groundandphase—to—phasec印acit。r。np。wercableline.Itbecomesaprimequesti。nt。ministhecapacitancecutrent,decidesthecompensationmethodandensuresthecableendsgroundingmode&#183;  相似文献   

11.
目前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仅装设固定电容补偿装置,不能达到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阐述磁控电抗器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原理接线、技术方案、现场应用效果.根据线路负荷情况,采用磁控电抗器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调节磁控电抗器输出的感性无功功率,此感性无功功率中和电容器组的容性无功功率,实现无功功率的柔性补偿,能改善系统的功率因数、调整电网电压、降低线路损耗,提高电网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电缆线路电容电流补偿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现场运行实例列举,结合某设计实例,进行精确计算,选择设备,减少运行事故,延长电力设备使用寿命,使电力线路运行合理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贯通电力线路目前安装使用的固定并联电抗器、SVG无功补偿装置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针对性的提出并研制了具有基本补偿段和可调补偿段的新型固调式磁控电抗器,通过现场的运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并联补偿装置受冲击时电抗器烧毁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永康 《电气化铁道》1999,(2):16-17,19
通过对并联电容补偿装置投入时产生的过电压及回路电流的计算,分析了电抗器易烧毁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针对京津城际客运专线10 kV电力电缆供电系统,利用ATP-EMTP建立仿真模型,计算线路电压升高、线路容性无功电流补偿及功率因数,合、分闸空载线路和投切电抗器时产生的操作过电压及电抗器涌流,以及单相接地和三相短路工况过电压、短路电流和故障清除转移过电压。研究结果:线路末端电压升高不超过1%,各种过电压均低于设备耐受水平,过电流均未超出设备承受能力,线路电抗器可明显改善线路容性无功电流分布,不会发生谐振。供电系统的稳态运行和暂态过程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6.
对上海轨道交通已运行线路供电系统电力谐波产生的原因、构成、危害及抑制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在对电力谐波治理相关厂家及方案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在降压变电所400 V两段母线上装设滤波装置进行滤波,以减少高次谐波的量值;通过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提高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电力质量;对无功补偿的容量、电容器及电抗器的数值等参数进行选择和计算等.上海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电力谐波治理的工程应用方案--串接电抗器无功补偿与有源滤波器并联系统已在上海轨道交通新建线路上推广使用,并准备应用于对上海已运行轨道交通线路的相应改造.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大容量SVC的SCOTT变压器电能质量治理方案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斯科特变压器由于运量增大、主变压器的两相工况差异大而造成的电压波动大、功率因数低、谐波和负序电流大的问题,提出在变压器55 kV侧接1个大容量晶闸管控制电抗器支路和3个固定电容补偿支路,其中晶闸管控制电抗器支路和2个固定电容补偿支路安装于重载臂,而另一个固定电容补偿支路安装于轻载臂。结合其拓扑结构,提出以负序电流最小为目标的多约束无功功率优化控制数学模型,并对其控制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实际应用表明:该装置解决了重载臂的电能质量问题,使电压跌落从30%减少到11%,功率因数由0.76提高到0.98;并显著减少高压侧的负序电流,提高了变压器的效率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铁路一般采用沿线设置10 kV电力贯通线和自闭线的供电模式,贯通线为架空线的10 kV配电网一般采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近年来随着客运专线的建设,贯通线全线基本都采用电缆线路,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很大,铁道部要求贯通线为电缆线路时,宜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针对2种不同接地方式,分析了10/0.4 kV低压系统中性点接地和保护接地的特点,对贯通线为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以及单台和两台变压器时的中性点系统接地和保护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9.
并联电容补偿装置的故障分析与保护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并联电容补偿装置出现的电抗器冲击试验时烧毁、运行中着火事故和既有保护方式存在死区问题的分析,提出在现有保护基础上增加检测母线电压过零点时配合断路器固有动作时间相控合闸控制、稳态阻抗比和过渡过程电压、电流负向变化率保护,构成完善的并联电容补偿装置测控系统。介绍在不增加一次设备的情况下邯郸供电段研制开发的并联电容补偿系统保护装置的组成方案和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20.
晶闸管相控电抗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方案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牵引变电所并联固定电容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晶闸管相控电抗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方案。方案采用固定电容滤波器,通过计算机控制触发双向可控硅的导通状态来调整电抗器的输出容量,确保无功补偿容量满足牵引负荷的需要,使牵引变电所功率因数补偿到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