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级配理论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最大密度曲线理论和粒子干涉理论及相关级配算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变i法及相应算法.通过变i法计算的集料级配与规范中AC-16、SMA-16、Sup-12 5级配和以粒子干涉理论为依据设计的多级嵌挤密实结构级配的比较,给出了满足AC-16、SMA-16和Sup-12 5级配的相应i值范围,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变i法在AC-16型沥青混合料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利用该方法设计的级配,较好的满足了设计要求.同时也说明变i法能较好的适应我国沥青混合料级配采用方孔筛的划分标准及不同沥青混合料类型的级配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基于变i法理论的级配组成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最大密度曲线理论和粒子干涉理论及相关级配算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变i法及相应算法.通过变i法计算的集料级配与规范中AC-16,SMA-16级配和以粒子干涉理论为依据设计的嵌挤密实结构级配的比较,给出了满足AC-16和SMA-16级配的相应i值范围.结果表明:变i法的提出既考虑了各级粒径以1/2递减的情况,又考虑了各粒级不以1/2递减的级数计算情况,较好地适应了我国沥青混合料级配采用方孔筛的划分标准,更适于沥青混合料级配计算;对AC型及SMA型沥青混合料,给出了各自适宜的i值取值范围;以粒子干涉理论为依据设计的级配与变i法计算的级配相吻合,表明采用变i法设计嵌挤密实结构级配是可行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变i法理论调整后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使用品质,适宜作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  相似文献   

3.
级配理论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最大密度曲线理论和粒子干涉理论及相关级配算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变i法及相应算法.通过变i法计算的集料级配与规范中AC—16、SMA—16、Sup—12.5级配和以粒子干涉理论为依据设计的多级嵌挤密实结构级配的比较,给出了满足AC—16、SMA—16和Sup—12.5级配的相应i值范围,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变i法在AC—16型沥青混合料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利用该方法设计的级配,较好的满足了设计要求.同时也说明变i法能较好的适应我国沥青混合料级配采用方孔筛的划分标准及不同沥青混合料类型的级配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运用Excel的线性规划功能快速进行矿质混合料级配调试的方法和过程以及此方法在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的应用。指出此方法可以直接计算出适合于目标级配的矿质混合料的最优配合比,在施工级配控制中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高等级公路沥青表面层功能的要求,利用逐级填充理论和粒子干涉理论,并参考美国贝雷法设计和检验标准,优化了骨架密实结构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设计出了多级嵌挤密实结构的沥青混合料.通过与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比较分析,多级嵌挤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加优良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疲劳耐久性和抗滑能力,同时也能满足一定气候分区条件下的低温抗裂要求.  相似文献   

6.
对0/5型超薄罩面混合料级配设计理论、级配设计和目标配合比设计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确定对于超薄罩面混合料应采用CAVF法骨架型级配设计理论,并用CAVF法拟定4种级配的0/5型超薄罩面混合料进行试验设计和性能分析。最后对0/5型超薄罩面混合料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并进行飞散析漏试验。  相似文献   

7.
多级嵌挤密实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适应高等级公路沥青表面层功能的要求,利用逐级填充理论和粒子干涉理论,并参考美国贝雷法设计和检验标准,优化了骨架密实结构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设计出了多级嵌挤密实结构的沥青混合料.通过与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比较分析,多级嵌挤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加优良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疲劳耐久性和抗滑能力,同时也能满足一定气候分区条件下的低温抗裂要求。  相似文献   

8.
对0/10型超薄罩面混合料级配设计理论、级配设计和目标配合比设计进行了研究。研究确定对于超薄罩面混合料应采用CAVF法骨架型级配设计理论;对0/10型超薄罩面混合料级配特点、判定标准和级配对构造深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确定0/10型超薄罩面混合料完全断级配的间断区间和集料粗细分界点,同时对四种不同级配性能指标进行试验分析并用CAVF法设计级配;最后通过目标配合比设计,确定0/10型超薄罩面混合料配合比,并进行试验验证其可以满足各项性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对比分析了振动压实和重型击实成型方式下,级配RAP料物理、力学特性,研究表明使用振动压实的方法更能够代表实际的压实效果。采用粒子干涉理论对粗集料级配进行了优化,采用最大密度曲线理论Ⅰ法对细集料进行了优化,通过变化粗细集料比例,以最大干密度与强度双优化指标优选级配,初步提出具有优良物理力学特性的级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筛孔通过率对级配RAP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以力学性能最优为原则,提出了基于振动成型的级配RAP料骨架密实级配。以劈裂强度为指标,提出了以长度为2.5 cm,掺量为1‰的仿钢纤维(PPTF)作为高性能RAP料的增强纤维。  相似文献   

10.
对于路用矿质混合料级配设计及其优化,可针对设计及其优化的不同要求创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处理办法是将设计与优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设计要求作为约束条件,以优化为目标,设计与优化一并完成.该法可用于各类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设计,且其中相关模型的求解亦分别有成熟的计算手段或程序可资利用,非常方便和适用.  相似文献   

11.
对于路用矿质混合料级配设计及其优化,可针对设计及其优化的不同要求创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处理办法是将设计与优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设计要求作为约束条件,以优化为目标,设计与优化一并完成.该法可用于各类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设计,且其中相关模型的求解亦分别有成熟的计算手段或程序可资利用,非常方便和适用.  相似文献   

12.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级配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SMA)的级配组成 ,笔者采用配方均匀设计方法对粗集料间隙率VCA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 ,对VCA试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 ,得到了粗集料的合理配比组成 ;利用沥青裹覆集料试验确定了最小沥青用量 ,用体积法和填充理论对细集料和矿粉的组成进行了分析 ,并对设计的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给予了试验验证 .结果表明 :文中设计的SMA级配混合料具有优良的路用技术性能 .  相似文献   

13.
混合料配合比组成设计常用的数解方法是正规方程法,由于该方法不能直接考虑理论设计级配范围的约束条件,故按其计算结果配制的混合料不能保证一定满足理论设计级配要求.本文的改进方法以普通正规方程法得到的混合料级配为基础,对超出理论设计级配范围的筛分数据直接赋界限值,并作为目标级配再利用正规方程法进行迭代计算,最终得到满足理论设计级配范围要求的解.改进后的正规方程法算法简单明了、应用方便,计算结果收敛、稳定,且与二次规划法的计算结果完全相同,具有良好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不足的问题,采用贝雷法级配设计方法进行AC-20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并与采用普通级配的AC-20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贝雷法级配设计方法大幅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和抗剪切性能。  相似文献   

15.
结合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粒化集料的特性,应用传统级配设计方法与最小空隙率法级配设计理论,对比分析了再生混合料空隙率和密度等物理性能的差异,论证了采用最小空隙率法进行级配设计的合理性。通过比较两种设计方法得出的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冻融循环试验结果,得出水泥板再生粒化料采用最小空隙率法进行级配设计时,再生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要优于按照传统级配设计方法,且设计方法简单,所需设计参数较少,更符合水泥板粒化料的特性,适宜在工程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混合材料的组成设计中,选择不同级配类型的矿质混合料对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类型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矿质混合料不同级配类刑的选用、检验、组成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应用,发现组配S型级配曲线的矿质混合料可以获得足够密实度,且具有较好施工和易性,设计方法选择合理。  相似文献   

17.
矿质混合料组成配合比计算是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包括Superpave混合料)、中粒土与粗粒土无机结合料、级配碎石等路面结构层材料配合比设计中用于确定矿料组成比例的重要环节。矿料组成比例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路面结构层材料的质量,并对现场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介绍穷举法计算矿质混合料组成配合比,结合VB2005编程,实现对矿质混合料组成配合比的求解和优化,使其能够满足不同控制参数、不同路面结构层材料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路面养护效果,研究一种最大公称粒径为4.75 mm的砂粒式超薄罩面层沥青混合料,采用粗骨料空隙填充(CAVF)法对其进行级配设计,同时用规范推荐的AC—5级配中值作对比,确定最佳油石比后检测路用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粗骨料空隙填充(CAVF)法设计出的砂粒式超薄罩面层沥青混合料细料较少,高温稳定、低温抗裂和抗滑性能较优,水稳定性能较中值级配相似。  相似文献   

19.
混合料配合比组成设计常用的数解方法是正规方程法,由于该方法不能直接考虑理论设计级配范围的约束条件,故按其计算结果配制的混合料不能保证一定满足理论设计级配要求。本文的改进方法以普通正规方程法得到的混合料级配为基础,对超出理论设计级配范围的筛分数据直接赋界限值,并作为目标级配再利用正规方程法进行迭代计算,最终得到满足理论设计级配范围要求的解。改进后的正规方程法算法简单明了、应用方便,计算结果收敛、稳定,且与二次规划法的计算结果完全相同,具有良好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11组不同走向矿料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试验数据,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随级配曲线走向改变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对级配变化的敏感程度.随着细集料由偏细的上限级配变化到偏粗的下限级配,沥青混合料空隙率逐渐变大;粗集料采用中间级配时空隙率最小,采用上限级配时空隙率最大.秩和检验表明:粗、细集料及4.75mm通过率的变化均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产生影响.其中,细集料级配的变化是导致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变化的最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