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使内河搁浅船舶快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应急处置决策方法,该方法具有直观性强、能定量分析各种应急方案和能处理不确定性信息等优点。通过对江苏海事局2009—2012年的搁浅船舶应急处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搁浅船舶的应急处置方案和相对应的影响因素值。提出搁浅船舶的三层应急决策框架,即影响因素层、决策准则层和决策方案层。在该决策框架的基础上建立搁浅船舶应急处置模型,并介绍各决策层的因素及其含义;同时,利用条件概率表建立相互间的定量联系。以一艘在长江内运营的典型搁浅船舶为例进行案例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贝叶斯决策模型能很好地处理搁浅船舶的应急处置。  相似文献   

2.
王宁  鲍君忠 《世界海运》2008,31(3):15-16
船舶搁浅是海上应急处置中相对常见的险情之一。船舶搁浅后船员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况采取适当的船体固定方法以便船舶能够顺利脱浅。为此笔者介绍常见的船舶搁浅方式、常用的固定船体的方法,重点介绍固定船体的时间、方式等。  相似文献   

3.
船长及岸基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海上船舶突发搁浅的风险和危害,有利于提高对船舶搁浅的风险预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有利于杜绝及减少类似性质的事故发生,确保人员、船舶、货物和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从航行、停泊、作业的船舶,搜救中心接到船舶搁浅、触礁后的险情报告后,搜救中心及遇险船舶如何应急处置,并进出了自己的观点。应急处置得当,可以减少难船人命伤亡和财产损失,如处置不当,可能会放任险情、事故的态势的恶化,给人命和财产造成更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正8月3日08:20时,上海籍3987总吨的"长和海洋"科考船从惠州开往广州,在途经珠江口广州港41#浮东侧时发生搁浅险情。险情发生后,广州海事局迅速组织力量前往处置和救助,沙角海事处派"海巡09077"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勘察船舶搁浅情况。海事执法人员落实船方制定脱浅计划书以及搁浅安全评估报告,指导船舶采取自救措施,保障船上人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预警方法受到检索区域大等影响,导致预警实时性较差,增加了事故的发生次数,为提高大型船舶单点触礁危险远距离应急预警实时性,设计一个大型船舶单点触礁危险远距离应急预警方法。首先对安全水深阈值设计,然后构建船舶搁浅触礁危险区域模型,最后以搁浅礁紧急危险区作为船舶紧急危险海图检索区,进行危险判断,以此完成大型船舶单点触礁危险远距离应急预警。实验结果表明,此次研究的预警方法较传统方法预警实时性好,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事》2008,(4):70-72
中国海事局进一步加强船舶监督管理工作;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公示2006年社会力量参与海(水)上搜救奖励情况;中国海事局推进航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指挥显示系统正式投用;烟台海事局推行集装箱安全查验新模式;芜湖海事局引入风险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8.
任伟 《珠江水运》2011,(14):30-32
巴拿马籍5万吨级集装箱船"圣狄"轮受台风影响搁浅,导致该船数百吨燃油泄漏入海,造成近十年来珠海海域最大的一次海上船舶油类污染事故。珠海海事局经历了前几次珠江口船舶污染事故应急的实战经验的积累,专业、高效地组织协调各方清污力量,选择最适用的方式清理海上油污,现场应急清污行动首次全面与国际油轮船东防污染联合会(ITOPF)的技术专家密切合作,同时重视正确引导舆论宣传,使事故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本文就事故应急处置的过程,提供大量翔实的事实和数据,并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深刻的分析,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赵晨 《中国海事》2014,(3):13-1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我国实施海洋战略以来,原有的海上搜救机制与日益增长的海洋活动已不相适应。2004年7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交通工作时指示:完善海上搜救体制改革。2005年5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由原交通部(现交通运输部)牵头的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研究全国海上搜救和船舶污染应急反应工作,并明确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负责组织、协调、指挥重大海上搜救和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行动,指导地方搜救工作;形成了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组织、协调、指挥的“专群结合、军地结合”的海上搜救格局。  相似文献   

10.
<正>2月12日,中国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新闻发布会在交通运输部召开。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智广路在发布会上通报了2014年度中国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工作情况,并简要介绍了2015年各项重点工作。2014年,我国共组织协调海上搜救行动2014次,共协调飞机297架次、各类船艇7 477艘次,在我国搜救责任区成功搜救1484艘船舶、15387名  相似文献   

11.
<正>机电设备故障通常由于没有按照要求对机电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正确操作、巡视检查,没有做好密集水域航行的应急准备,不熟悉应急操作,缺乏高度的安全责任心。今年年初,长江上海段水域频频发生航行中的船舶因机电设备故障导致船舶失控、搁浅的险情,严重影响了长江上海段水域的通航安全。为遏止机电设备故障船舶的多发态势,集中整治机电设备故障船舶的顽疾,上海海事局深入开展机电设备故障的原因调查和船舶安全检查,加强辖区机电设备故障船舶监督管理。笔者通过参与在  相似文献   

12.
海上搜救     
《中国海事》2006,(1):69-70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总值班塞正式挂牌成立;交通部专业被助队伍成功救助121名遇险人员;交通部与法国运输部签订海上救助领域合作协议;一杂货船在漳州后石电厂附近海域触礁搁浅;潜江海事局成功组织救助6名遇舱渔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王仙水 《天津航海》2010,(4):4-5,17
随着海运事业的迅速发展,船舶的数量激增,船舶搁浅事故在海事中的比例达40%。为了减少船舶搁浅事故造成的损失以及预防船舶搁浅事故的发生,文章提出并探讨了船舶发生搁浅的原因,船舶搁浅应急措施,脱浅后的工作,船舶搁浅事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2012年3月11日,广西桂平市发生客渡船与货船碰撞沉没、死亡失踪20人的重大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广西海事局船舶监督处副处长党仁志当时在贵港海事局,作为第一批赶赴现场应急处置的工作人员,亲眼见证了沉船现场的惨烈和群众生离死别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图片     
《中国海事》2013,(7):72-73
为了提高海事队伍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6月18日,荆州海事局组织开展大型海巡船“海巡1205”艇实操培训。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发生于珠江口的“12·7”船舶碰撞溢油事故(以下简称“12·7”事故)被成功处置后,广东海事局在总结该事故处置经验的基础上,于2005年在珠江口开展了代号为“碧洋行动”的溢油应急演练。通过对“碧洋行动”设定的事故场景之一的推演和评估可以看到珠江口区域溢油应急合作对于该区域溢油事故应急处置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8月18日上午,中国黑河市和俄罗斯布拉格申维斯克之间的黑龙江水域一片忙碌,中俄双方200余人、40余艘船舶就人命救助、船舶及设施溢油处置、船舶消防等科目进行了联合应急演习。此次演习,是中俄两国界河迄今为止第一次高层次、高规模的应急演习。演习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俄罗斯阿穆尔州政府联合主办,黑龙江省水上搜救中心、黑龙江海事局、黑河市人民政府、俄罗斯阿穆尔州紧急情况总局和俄罗斯布拉格申维斯克政府承办。演习中方总指挥由黑龙江省政府副省长盖如垠担任,俄方总指挥由阿穆尔州副州长马尔采科·维克多·瓦利西耶维奇担任。黑龙江海事局局长王俊波担任演习的副总指挥。  相似文献   

18.
图片新闻     
《中国海事》2007,(5):1-1
4月18日,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在南京召开防抗风暴潮后评估工作会议,总结今年3月防抗风暴潮工作的成功经验,查找应急处置工作中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应对海上自然灾害的能力。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功臣主持会议并作出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9.
《航海》2018,(6)
琼州海峡是北部湾通往中国沿海各港口的交通要道,也是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之间水路交通的必经之路。常年船舶流量大,经常发生搁浅、碰撞等事故。本文从琼州海峡的航道特殊性出发,分析进出琼州海峡的注意事项及应急处置。  相似文献   

20.
抛起锚作业作为船舶常规业务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关系到大型船舶能否持续地开展工作,完成后续航次任务。现代化前甲板锚机设备的进步,提高了船舶抛起锚作业的效率。现代船舶均是单机起锚,在起锚时,难免有时会发生突发应急情况,一旦发生锚爪挂钩废旧钢缆的情况,会导致失去起锚动力,则无法正常起锚,必须通过别的途经应急处置。本文以笔者成功处置一起锚地起锚应急处置案例为基础,论述大型船舶在抛起锚作业时出现突发情况中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