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2004年1月1日,《港口法》、《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交通部2003年9号令)和《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交通部2003年10号令)同时生效,而1981年交通部颁布《船舶装载危险货物监督管理规则》([81]交港监字2060号)废止。这一部法律和两个交通部令(简称一法两令)带来了水上危险货物运输要求非常大的变化,如  相似文献   

2.
200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年1月1日,<港口法>、<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交通部2003年9号令)和<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交通部2003年10号令)同时生效,而1981年交通部颁布<船舶装载危险货物监督管理规则>([81]交港监字2060号)废止.这一部法律和两个交通部令(以下简称一法两令)调整了水上危险货物运输的管理,带来了水上危险货物运输要求非常大的变化,给载运危险货物船舶带来了考验.载运危险货物船舶如不了解这些新要求和变化,还按照以前的方式来运输危险货物,就可能发生一些违章,导致耽误船期或其它经济损失.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试就水上危险货物运输要求变化和对策作一些的探讨,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交通部2003年第10号部令公布了《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在学习执行该规定的过程中,感受到它对水上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带来的变化,此文试就这些变化和对策作一些探讨,以加强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的安全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4.
季远军 《世界海运》2004,27(3):19-20
2004年1月1日,《港口法》、《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和《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同时生效,调整了水上危险货物运输的管理,本文试就这些变化和对策做了一些探讨,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已于2018年7月20日经交通运输部第12次部务会议通过,将自2018年9月15日起施行。今天为大家带来管理规定全文,并附交通运输部权威解读。《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解读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管理是水路运输领域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重要的安全风险防控点。为此,原交通部于2003年颁布实施了《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并于2012年进行了部分修订。  相似文献   

6.
荆甫泉 《中国水运》2008,8(1):244-246
危险货物申报管理作为海事机构一项重要的业务之一,一直是各级海事机构危管防污部门的中心工作.在《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10号令)生效前,海事机构对危险货物申报的管理一直依据《船舶载运外贸危险货物申报规定》进行,但10号令生效后,对危险货物申报作了不同的规定,加上《行政许可法》的生效,使这一问题更加复杂化,如何更好地做好危险货物申报管理工作,笔者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珠江水运》2004,(1):42-44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已于2003年11月21日经第15次部务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部长张春贤二○○三年十一月三十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监督管理,保障水上人命、财产安全,防止船舶污染环境,依据《中华人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事》2007,(11):24-2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的安全管理,提高海运危险货物的通关效率,便利危险货物的运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以下简称《港口法》)自2004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由于一些地方的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尚未完成,对应《港口法》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和完善,新的港口管理体制不能有效运转,仅仅依靠一部《港口法》,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很难有效履行港口行政管理职能。事实上,《港口法》实施至今,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与海事管理机构并未实现顺利接轨,一些地方在港口建设、码头管理、货物装卸、港区水域安全、防污染管理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等方面的管理职能仍是海事管理机构在履行。在港口危险货物管理上,继《港口法》之后,交通部分别于2003年8月29日和11月30日颁布了《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以下简称“9号令”)和《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10号令”),9号和10号令与《港口法》同日施行。  相似文献   

10.
林峰  史训善 《中国港口》2005,(12):33-35
200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以下简称“港口法”)、《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以下简称“9号令”)和《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10号令”)同时生效,对海事管理机构和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法规的出台对双方在危险品管理上的职责做了进一步明确。但是,受传统海事管理危险品观念的影响,有人把两者的分工简单的理解为“海事管理水上,港政管理陆上”。为分清海事管理机构与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在内河危险品管理上的职责分工,笔者就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船检》2004,(1):50-53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监督管理,保障水上人命、财产安全,防止船舶污染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  相似文献   

12.
刘成斌  殷杰  李明 《中国水运》2006,6(5):29-31
随着货物运输的集装箱化,越来越多的危险货物以集装箱的形式交付海运,在便利运输的同时,也为船舶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本文重点探讨船舶载运危险货物集装箱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3.
文针对集装箱船舶载运危险货物运输的现状和海事在集装箱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集装箱危险货物信息化建设在集装箱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管理中的作用,对集装箱船舶载运危险货物信息化建设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宣行  吴晓啸 《集装箱化》2010,21(8):35-36
<正>1海事部门对危险货物集装箱实施监管的法律依据对危险货物集装箱实施监管,严厉打击危险货物集装箱谎报、瞒报行为,是海事部门的法定职责之一。我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第33条和《海洋环境保护法》第67条明确规定,船载危险货物或污染危害性货物必须向海事部门申报。《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5条规定,禁止在普通货物中夹带危险货物,不得匿报危险货物或将危险货物谎报为普通货物;第24条和第25条对危险货物申报的内容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5.
香洲港区船舶载运危险品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险品水上运输,涉及众多因素,如特殊的船舶与设备,装载危险品码头的条件与要求,危险品申报、受理与审批,现场监装监卸等.为加强管理、确保安全,国际航运界制订了<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我国也颁布了<船舶装载危险货物管理规则>和<船舶载运外贸危险货物申报规定>等,船舶装载危险品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16.
《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 Code)第34套修正案,将于2010年1月1日强制生效。第34—08修正版及2008版《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以下简称“新版《国际危规》”)已经由中华人良共和国海事局委派大连危险货物运输研究中心翻译完成,并于2009年10月出版。国际航行的中国籍载运包装危险货物的船舶应在2010年1月1日前配备新版《国际危规》。  相似文献   

17.
全鼎 《集装箱化》1994,(9):12-13
目前大量的危险货物均采用集装箱装运。为了水上运输的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自今年8月1日起实施《船舶载运外贸危险货物申报规定》的新制度。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2016年9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和其他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意见函,提出拟禁止通过内河封闭水域运输剧毒化学品以及国家规定禁止运输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禁止在普通货物中夹带危险货物,不得将危险货物匿报或者报为普通货。另外,船舶载运危险货物进、出港口,或者在港口过境停留,应提前24小时,直接或者通过代理人向海事管理机构办理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申报手续,经批准后方可进、出港口。  相似文献   

19.
交通部1993年以第3号令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以下简称3号令).实施十多年来.为维护水上交通秩序.加强船舶监督管理.保障船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船舶签证也是海事机关最基本、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随着国家对水上交通安全工作重视程度的提高和海事业务规范化的发展,3号令中的不足及给执行中带来的诸多不便也逐步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一些港口或港口国(如苏伊士运河、新加坡等)为确保其港口水域安全,规定载运危险货物船舶须持有装货港主管机关签署的《危险货物安全积载证书》(Certificate of Safe Stowage of Dangerous Goods)或类似意义的其他证书,方准该船进港或过境;某些船公司(如上海远洋运输公司等)为安全起见,要求其所属船舶承运危险货物必须向港监提出监装、发证的申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