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公路隧道工程实例为研究背景,对该工程的浅埋段洞口加固技术进行初步的探讨,同时指出了多种加固技术,技术涵盖预注浆、洞口土方刷坡锚网喷施与隧道洞口段开挖技术,工程实践证明,本项目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应用加固技术+开挖技术能够全面的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2.
浅埋公路隧道洞口段的稳定性比较差,很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所以必须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来提升隧道洞口围岩的自稳能力。以浅埋公路隧道洞口段施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一些常用的施工技术,以不断提升浅埋段公路隧道洞口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3.
以夹坑隧道浅埋偏压段隧道洞口施工为例,依据隧道地质条件,综合利用砂浆锚杆加小导管注浆加固边仰坡、反压护道处治偏压技术、地表注浆、大管棚超前预加固围岩、预留核心土多台阶开挖技术、隧道拱部加固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径向小导管注浆及临时施做仰拱支护等综合治理加固和超前支护技术措施,并且通过施工监控围岩和地表变形数据,动态反馈施工加固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洞口浅埋偏压隧道塌方处理施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渝湘高速公路平阳隧道出口端洞口浅埋偏压段塌方原因的分析,确定了合理的隧道塌方处理施工技术方案,采用封闭裂缝、适当清方、注浆加固稳定滑塌体、加长明洞回填反压、施工斜井加快稳定段隧道施工的综合治理措施,成功解决了隧道在浅埋、偏压地质条件下的塌方穿越问题。  相似文献   

5.
云台山公路隧道浅埋偏压段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云台山隧道洞口段浅埋偏压破碎围岩的实际情况,为提高围岩强度,保证其稳定性,改善隧道成拱的作用,提出了采用偏压挡土墙、地表小导管预注浆等技术处理措施。综合分析表明:注浆处理后,围岩完整程度和强度明显提高,采用偏压挡土墙后,保证了洞顶覆盖体稳定性,洞内围岩变形量较小,初期支护及二衬整体受力特征得到了很大改善,小导管预注浆等处理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李玉柱 《北方交通》2012,(6):180-181
某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段,采用地表注浆、地表锚杆和喷锚加固地层,隧道结构采用偏压衬砌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采用该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阻止隧道变形开裂、地表沉降,保证了隧道安全。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隧道浅埋破碎段地表超前预注浆的作用及在隧道中的实际应用情况,由此得出该技术在隧道浅埋破碎地层中能够对围岩起到很好的加固作用,保证隧道安全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8.
以簸箕岭隧道施工为背景,着重阐述了采用浅埋地表注浆加固处理、超前管棚支护、单侧壁导坑开挖等施工技术进行小净距浅埋偏压隧道施工,实践表明,这些方法对控制浅埋偏压隧道洞口地表及拱顶下沉、山体偏压对隧道造成的偏移等效果十分显著,对类似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大年岭双连拱隧道洞口段施工情况,分析了滑坡成因,叙述了洞口病害整治中所采取的滑坡刷坡卸载、预应力锚索框架、洞顶回填注浆、超前大管棚支护、三导洞及上下台阶开挖支护等技术措施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0.
龙潭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段处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沪蓉西高速公路龙潭隧道复杂地质情况及洞口浅埋偏压的条件,介绍洞口地面注浆加固、洞口段施工关键技术及发生变形后的加固处理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结合杨白线杨树庄隧道工程实例,介绍了隧道浅埋洞口段采用双层小导管超前支护的施工方法,并对其工艺进行了详细阐述,实践证明,该施工方案在隧道浅埋洞口段对围岩起到很好的加固作用,保证隧道安全顺利的施工。  相似文献   

12.
地表注浆加固是处理隧道浅埋段的重要技术措施,对于防止隧道浅埋段施工中常见的地表开裂、初期支护变形侵限、预防塌方等风险有重要作用。寨子岗隧道浅埋段地质条件复杂、埋深浅、地下水位高、岩溶发育,隧道拱部位于土石分界线附近,施工风险极高。文章系统说明在采用袖阀管注浆工艺的情况下,注浆范围确定、注浆参数、施工工艺及实施注浆后的效果,可为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主要对隧道浅埋段施工与安全管理措施进行研究,然后,从实践中在隧道浅埋段施工主要运用的施工技术、实践中在隧道浅埋段施工主要运用的辅助施工技术等施工技术以及所面对的可能出现的施工危险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符合隧道浅埋段施工现实情况的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隧道施工中,洞口浅埋段往往因岩石风化严重,且地表覆盖松散堆积层,是塌方等地质灾害的高发区段。以承秦高速公路承德段岔沟门隧道塌方为例,分析洞口浅埋段隧道塌方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处理方案,并对今后预防该类塌方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家山隧道浅埋偏压段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遇到浅埋、偏压、软弱围岩的情况下,如何改进施工工艺,进行地表处理.开挖支护,选择何种进洞方案,是决定施工安全和整条隧道施工成败的关键。重庆云阳至万州高速公路张家山隧道出口部分处于严重浅埋偏压段,重点讨论了地表注浆预加固和单侧预切槽镶嵌拱架式进洞的分部开挖法.成功解决了施工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浅埋破碎软弱围岩隧道施工难度大,要求施工技术高.针对新建铁路云桂线(广西段)达陇隧道进口洞口段工程,通过施工信息化的方法,采用了大拱脚台阶法、小导管超前注浆预支护、开挖洞室径向注浆加固、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二次衬砌紧跟、混凝土挡墙等综合施工技术,确保了施工安全,并解决了施工过程中因浅埋破碎及顺层偏压问题造成初支下沉侵限和隧道顶部及地表开裂的问题.实践证明,所用施工方法及辅助施工措施切实可行,可实现洞内施工安全和洞室结构稳定,其施工经验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下叶隧道的洞口浅埋偏压段提出了暗洞加固及明挖施工两个方案,并以理正岩土和Midas Soilworks软件为计算工具,对残坡积体路段明挖工法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探明隧址围岩岩性及地质产状的基础上,采用明挖工法进行施工,对洞口边仰坡采用合适的坡率及合理的防护措施,可有效减少暗挖施工的不确定风险,并节省施工工期,经济及安全性均可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8.
在绵茂公路黑滩隧道进口浅埋偏压段施工中,为避免洞口塌方,采用了延长明洞,在洞口明洞段分段采用桩基托梁、基础注浆的方式承载偏压墙,水泥稳定碎石土分层回填拱部,然后采取管棚支护、单侧壁开挖、围岩量测等技术措施进洞,结果表明上述施工技术能够安全、有效地解决进洞问题。  相似文献   

19.
山区隧道洞口段常处于偏压、岩堆、浅埋软弱围岩等不良地质地段,以往不良地质的洞口段施工,从施工准备到洞口段建成,常需3-6个月时间,主要原因是对地质情况认识不清,施工方法不当,支护不及时,不到位,以致造成洞口段坍方,进洞困难,以浙江省50省道龙丽线沐尘隧道为实例,对典型的不良地质洞口的进洞和洞口段的施工提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0.
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洞口段围岩稳定性是隧道施工应控制的关键部位之一,对其稳定性及其处理技术进行研究,为小净距偏压隧道施工安全提供理论保障。通过采用超前管棚与超前小导管综合治理的方法,确保了所依托铜万高速狮子垴二号隧道的施工安全性,说明了该治理方法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