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深化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有力支撑。为发挥京津冀地区的典型带动作用,以曹妃甸港为研究对象,从集疏运方式与运量2个方面概述曹妃甸港集疏运发展现状,分析运输结构调整引起的曹妃甸港集疏运变化。结合秦皇岛煤炭转移、唐山市工业企业转移、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等发展背景,预测新形势下曹妃甸港各方式集疏运量,并从港口通过能力与铁路运输能力等方面进行适应性分析,得出曹妃甸港口运输能力可以满足新形势下的集疏运需求,为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2.
港口是大宗货物集散的主要物流节点,适于铁路运输的货源多,“公转铁”增量潜力大。国铁集团发布的《关于加快铁路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主要港口铁路集疏港比例由4%提升至6%以上。通过梳理太原局集团公司京唐港站、东港站、曹妃甸西站疏港装车情况,分析在疏港装车作业组织过程中存在的外运通道能力不足、装车占比较低、装车站装车能力不足、机车机班运用紧张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外运通道能力、增加铁路疏港装车占比、提升京唐港站装车效率、强化机车机班运用保障、增强关键节点和区段能力等补强措施,以达到提高疏港装车货运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丁浩 《铁道货运》2023,(4):15-21
为响应国家一流强港及运输结构调整战略部署,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国家内外开放大格局,积极发挥海铁联运优势,优化提升港区集疏运能力,通过分析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展现状及趋势,指出其在集疏运能力方面面临的瓶颈问题,提出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疏港铁路支线能力、打通干线通道及枢纽堵点、完善海铁联运站点布局及扩能改造、实现集装箱海铁联运信息互联共享共5个方面的策略措施,全面提升“铁路节点+通道+网络枢纽+港口”集疏运能力,强化港口集聚辐射力,推动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铁路集装箱港站是海铁联运的衔接点,是为港口集疏运服务的,它的建设能够完善港口铁路集疏运系统。针对漳州招银港的区位优势及未来发展潜力,从港口的集疏运交通条件出发,在分析了港站与码头能力匹配关系的基础上,重点对铁路集装箱港站的港口车站和铁路装卸线的布置作了深入探讨,并对港站的运作模式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大连港口和铁路作为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基础设施,承担着区域性的运输、货物集散、物流中转等任务。实现港铁一体化发展,要降低流通成本,畅通流通体系,建立适合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大连铁路运营模式。通过对大连港铁集疏运状况的综合分析,明确大连铁路要适应港口规模的扩大和运输结构的调整,必须提高枢纽及铁路的集疏运能力。  相似文献   

6.
浩吉铁路开通运营后,配套集疏运系统成为影响"北煤南运"通道能力的关键因素。在分析浩吉铁路运输市场的基础上,阐述浩吉铁路集疏运系统现状,分析集疏运系统建设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在加快建成沿线区域战略装车点、构建多式联运协调联动系统、完善货场物流布局及设施设备、构建铁路第四方物流集成平台等方面提出集疏运系统建设的对策,促进浩吉铁路集疏运系统的进一步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7.
青岛港董家口港作为青岛港重点发展的新港区,疏港大宗物资上亿吨,青连铁路是董家口港疏港铁路通道,其运输能力不足导致董家口港难以完既定的"公转铁"目标任务。为满足疏港货物运输需求,对青岛港现状货物吞吐量、各港区发展规划和定位、青连铁路及后方通路客货运量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既有铁路(青连)难以适应港口货物增长,青连铁路技术标准较低,地方发展建设高标准铁路需求强烈。故提出沿青连通道扩能方案和不沿青连通道直接修建货线方案,经比选,最终推荐初期利用青连铁路满足"公转铁"运输,远期沿青连通道建设客运专线方案。  相似文献   

8.
通过概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结构现状,分析上海港集装箱公路、水路、铁路集疏运体系,提出构筑上海港海铁联运体系、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城市和港口融合互动等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对策,最后阐明港站分离条件下、上海港集疏运体系下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为将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管内电煤"公转铁"打造成拳头产品,持续推进管内煤炭运输增量,从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吸引区内电煤需求及运输现状出发,分析发电量1亿kW·h以上电厂,探讨电煤"公转铁"影响因素,提出签订"公转铁"运量互保协议、开行货运循环班列、创新物流产品、协调地方政府推进"公转铁"、精准实施价格策略等短期对策,以及推进电厂修建铁路专用线、协调改造电厂卸车设备、精细分类电煤市场并建立"公转铁"激励考核机制、打造电煤运输品牌、加强软硬件及信息化建设、坚持外引内培并举加强物流营销人才队伍建设等中长期"公转铁"对策,为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管内电煤运输增量及货运任务的完成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左琼  宗岩  魏然  徐萍 《铁道货运》2013,(5):21-26
青岛港港口铁路集疏运系统由青岛港内部铁路系统、港联线系统、港前站黄岛站系统和青岛港的后方铁路通道系统构成。在对青岛港集疏运量和货源货流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研究青岛港铁路集疏运能力的适应性,针对存在的问题,分别对港前站黄岛站和后方铁路通道提出能力强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提高铁路运输方式在港口的集疏运比例,是落实国家运输结构调整,推进"公转铁"运输的重要内容。在阐述京津冀港口集疏运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汽车运输对环境和交通带来的负面影响、铁路集疏港硬件条件尚不完善、不同经营主体间的业务协作不足、港口集疏运体系缺乏统筹协调等问题,根据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的集疏港业务实践,通过建立港口集疏企业联盟、完善配套能力、规范业务经营、制定对接政策、探讨发展对策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为构建以铁路为主的港口大宗货物集疏运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大力推进运输结构调整背景下,《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指出以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为主攻方向,不断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切实提高运输组织水平,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以铁路枢纽城市徐州为例,通过分析当前铁路货运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提出徐州铁路货运发展对策,即:加快建设完善铁路物流基地体系,鼓励物流基地建设运营和服务模式创新,组建高水平铁路物流投资经营平台,优化拓展国际国内物流网络,积极推进多式联运品牌建设,加强标准化运输装备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11月21日,包括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铁路货场在内的服务北京和雄安新区的4个绿色物流基地正式启用。这是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在实施矿建等大宗货物"公转铁"进京的基础上,首次开辟进雄安新区绿色物流通道,也是进一步深化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构建"1+4+N""公转铁"新业态,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曹妃甸南站在疏港运输中担负的重要作用,满足"公转铁"行动增量计划要求,在阐述曹妃甸南站基本概况的基础上,针对曹妃甸南站运输组织在货运组织、车站组织、机务组织、车辆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曹妃甸南站运输能力的对策,以达到挖掘运输潜力,有效释放曹妃甸南站运力,提高曹妃甸南站运输效率目的,加快实现铁路货运增量和运输结构调整目标。  相似文献   

15.
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疏港铁路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铁路作为港口的集疏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布局与港口作业效率密切相关。鉴于董家口港区详规刚刚起步,为统筹优化港口布局规划,减少不必要的废弃工程,并为港口及临港工业区发展留有余地,特开展了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疏港铁路规划研究。研究结论:董家口港区内部可考虑设置港湾站、港前站、物流中心站,其中港湾站至港前站是疏港的主要通路。外部通路可选择青连铁路、山西中南部铁路。由于这两条铁路均为拟建项目,外部集疏运通路选择与两条线建设时机密切相关。若两线同时建设,可考虑首选青连铁路,再视港口和临港产业区发展情况,适时考虑与山西中南部铁路联通。  相似文献   

16.
高卫东  杨欢 《铁道勘察》2024,(1):99-104
为加快推进小漠港疏港铁路规划建设,进一步探索小漠港与疏港铁路之间合理的海铁联运模式,首先在对小漠港疏港铁路运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验证疏港铁路建设的必要性;其次对海铁联运“港站分离”模式、“车船直取”模式、“水-堆场-铁”模式进行研究,从海铁联运效率、土地利用、数据信息交互、运营管理等方面对每个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水-堆场-铁”海铁联运模式正线长9.833 km,桥隧比73.02%,工程投资约13.64亿元,经比较,该模式海铁联运效率高,运输组织简单,能够有效集约港区土地,故予以推荐。最后,从加强“软硬连通”建设,优化疏港铁路与港口作业流程等方面提出小漠港疏港铁路海铁联运发展对策,研究成果可指导疏港铁路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高综合运输效率,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充分发挥铁路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绿色骨干作用,从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实行"公转铁"项目制管理、签订运输合同和建设物流园区等方面,分析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公转铁"货运增量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公转铁"货运增量对策,即:细分"公转铁"货运市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灵活的价格调整机制,加强"散改集"运输,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加强货运信息化建设,建立"公转铁"激励机制,充分挖掘"公转铁"货运增量潜力。  相似文献   

18.
港口铁路集疏运系统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港口铁路集疏运发展不足的实际,在分析港口铁路集疏运优势基础上,从港口铁路集疏运系统规划与港口规划相协调、港区铁路与港前铁路运能相协调两方面阐述港口铁路集疏运系统规划方法,提出港口铁路集疏运系统管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社会物流大系统的我国铁路货运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铁路货物运输业的现状分析,论述了我国铁路货运业融入社会物流大系统的迫切性,提出了加快建设大能力货运通道,构建以铁路为依托的现代物流网络,推进铁路物流信息化建设等铁路货运业融入社会物流大系统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上海铁路局货运物流为例,分析铁路货运物流现状。针对铁路货运淡化主动服务、优质服务意识,铁路物流仅停留于局部环节的货物运输代理,缺乏大物流的理念和作为的现象,提出了推进铁路货运物流一站式服务工作的设想,探讨了铁路货运物流一站式服务的模式,指出开展铁路货运一站式物流服务是铁路系统推进货运组织改革、开展多元化经营、提升铁路综合物流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