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SPPS轨道板精调测量系统是针对高速铁路的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时,安装轨道板而专门研制的精确测量定位系统.结合工程实践,详细地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以及在精调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智能精调技术集自动测量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智能精调执行系统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等技术于一体,通过在精调机上设计安装驱动电机,解决了精调机器人在轨排上的自动行走;通过在精调机底部设计安装电动液压推杆及在其两端设计安装棱镜杆和精密棱镜,解决了精调机器人的定位、轨排测定和轨距变化率获取;通过在精调机上设计安装机械臂,机械臂上安装伺服电机和万向转接器,以及在精调机上安装工控系统软件,实现了轨排支撑架调节螺杆的自动锁定,可自动调整轨排的轨向和高程;通过内外嵌套式轨排支撑架,实现了精调机器人对轨排轨向和竖向的同时调整;通过无线传输技术,解决了全站仪、精调机器人及后台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实时传输。该精调机器人的作业效率为每天300 m(为传统方法 2倍以上),且测量精度不受人为影响。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CTRSⅢ型无砟轨道板的精调作业以人力为主,劳动强度高,施工成本高,且难以保证作业质量和效率。运用系统集成、数控技术和算法分析,研制了机动性好、便于操作的CTRSⅢ型无砟轨道板智能快速精调设备,实现了与全站仪和布板软件的数据接口,能自动地进行数据测量、传输和调整量计算,智能地快速完成轨道板的机械化自动调整。测试表明,该设备仅需1人操作即可快速完成轨道板精调,节约人力,显著提升了轨道板精调作业的效率和质量,但对于多方向精调效率不高等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来看,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将是目前及以后我国铁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板式无砟轨道又是目前采用最广泛的轨道形式。但是目前普遍采用的轨道板精调方法是德国博格公司的精调系统,其特点是需要测量GRP点,而GRP点的测量工作量很大,且测量过程十分繁琐;另外,用GRP点控制轨道板精调,不仅进度很慢,而且劳动强度也很大。为此,以CRTSII型轨道板的精调为例,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轨道板精调方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5.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是我国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新型无砟轨道,其布板设计、制板、施工及安装等整套技术特点不同于其他无砟轨道结构。为了提高CRTSⅢ无砟轨道结构的适应性和推广应用范围,对CRTSⅢ轨道板布板设计、制造与施工定位测量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制了"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布板设计与定位测量系统"。该系统包含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布板设计软件、精调软件及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精调标架装置。介绍"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布板设计与定位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重点对系统的设计思想、总体结构、关键技术和主要特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轨道板更换后需进行精调.由于运营天窗时间有限并且轨道板更换工序多,单独留出40 min用于轨道板精调对单个天窗内完成轨道板更换存在时间风险,因此需提高无砟轨道板精调效率.以提高轨道板精调效率、精度为目的 ,设计了轨道板精调装置.该装置通过轨道板空间位置测量,并结合液压系统控制精调装置机械部分进行轨道板的精调作业,可实现25 min内精调轨道板的目的 ,提高了轨道板的精调效率和位置精度.  相似文献   

7.
CRTSⅡ型轨道板精调精度是决定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最终精度的重要保证,也是制约Ⅱ型板式轨道施工效率的重要环节。论文介绍了Ⅱ型轨道板精调作业流程,提出了全自动精调系统设计思路,利用原有测量系统,将其测量结果传递到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驱动六轴并联机构实现原来6个精调爪的作业程序,并将轨道板在空中实现各点坐标的调整。通过样机研发和试验,验证了调整精度,施工效率可达到100块/d,比原来人工调整提高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8.
基于CPⅢ网的板式无砟轨道精调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为解决CRTSⅡ、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精调问题,本文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博格公司基于轨道板几何特性的轨道板精调系统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基于CPⅢ控制网和轨道几何特性,利用轨道实测坐标和线路参数,直接对模拟轨道进行精调的板式无砟轨道精调系统。研究结论:该系统在测量精度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引进技术,并且能大幅提高工效和降低成本。通过京沪高速铁路实际应用,其轨道精调工作的综合工效大约提高50%,成本降低了40%,轨道扣件更换量约为引进技术的60%,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CRTSⅡ型轨道板精调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逄明卿 《铁道勘察》2011,37(3):11-13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对轨道的高平顺、高稳定性要求非常高,给设计与施工提出了很高的标准。结合石武客运专线建设的经验,阐述了采用GRP点进行CRTSⅡ型轨道板精调施工方案,这一精调方案既保证了施工测量中的精度,又进一步提高了轨道板精调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0.
通过轨道模拟装置及其参数的设置,对创新应用的"轨道精调系统"与博格"轨道板精调系统"的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论证了该"轨道精调系统"比博格的"轨道板精调系统"更具优越性,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将高铁精密工程测量中的CPⅢ测量与无砟轨道精调检测评估等技术引入广州地铁的建设与运营中,从建立轨道控制网(CPⅢ)、整体道床轨道精调、轨道平顺性检测等方面进行应用研究,形成一整套轨道施工新工艺的测量标准和技术规程,实现广州地铁轨道的高平顺性与高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在轨道板精调过程中必须用到精调框,而精调框又必须经常以标准框为基准进行校准,因此标准框结构尺寸的正确性及其标定对轨道板的精确定位十分重要.本文设计加工了CRTSⅡ型板标准框标定精密检测台,介绍了利用精密检测台进行标准框标定测量的原理及其数据处理模型,研制了标准框标定测量与管理程序,实现了标准框标定测量的自动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13.
阐述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优化研究思路,介绍CRTS Ⅲ型无砟轨道板检测设备、模具检测、模具底板检测、预埋套管及承轨槽检测、成品板检测方法。针对CRTS Ⅲ型无砟轨道板精调,从精调设备、前期准备、精调测量、数据保存、后期精调结果审核方面进行分析,优化精调方法与流程。  相似文献   

14.
《铁道建筑技术》2011,(7):7-I0003
根据中国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需求而研发的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布板软件,实现了放样点坐标计算、轨道基准网测量数据平差、轨道板精调数据计算、  相似文献   

15.
测量机器人的二次开发及在桥梁变形监测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徕卡TCA测量机器人在桥梁工程变形监测中的二次开发与应用,结合其串行通信接口GeoCOM,采用VB程序设计方法,实现了计算机远程监控、数据自动存取和处理,测量机器人全天候无人值守,智能化、自动化对目标点进行监测。实际工程应用表明,测量机器人自动监测桥梁工程变形具有效率高、实时、准确、监测软件易修改、实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GEDO CE轨道检测系统在无砟轨道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无砟轨道施工中测量的主要任务是采用必备的测量仪器,依据轨道设计参数和CPⅢ控制点,通过精调测量的方法,实现轨道几何尺寸准确及确保轨道几何尺寸的质量.研究结论:通过介绍GEDO CE轨道检测系统的特点、功能,阐述了温福铁路分水关隧道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架法施工精调测量控制技术,并总结得出GEDO CE轨道检测系统在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控制中的有效方法,保证了无砟轨道施工的高平顺性和强稳定性等要求.  相似文献   

17.
无砟轨道精调是施工阶段实现线路高平顺性的重要途径,为提高精调质量、减小成本投入,提出基于精益管理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体系,进一步阐述精益管理理念在精调流程和精调体系中的应用。应用实践表明:从精益管理理念出发,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合理的调整方案、科学的评价方法,通过优化轨道精调作业流程,在成本有效控制的基础上实现较高的轨道精调质量,体现了将精益管理理念应用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徕卡TCA测量机器人在桥梁工程变形监测中的二次开发与应用,结合其串行通信接口GeoCOM,采用VB程序设计方法,实现了计算机远程监控、数据自动存取和处理,测量机器人全天候无人值守,智能化、自动化对目标点进行监测.实际工程应用表明,测量机器人自动监测桥梁工程变形具有效率高、实时、准确、监测软件易修改、实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高速铁路CRTSⅡ型轨道板精调技术的设备应用、工序准备、注意事项以及具体操作;通过三维精密观测,计算单元轨道板的空间实际位置及横向和高程的调整量,指导轨道板精调施工作业。  相似文献   

20.
结合宝兰客专工程,在全面学习无砟轨道结构及施工工艺后,采用测量工具安伯格小车与"0"级小车完成轨道结构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双重测量。根据测量数据,借助DTS等精调软件分析其几何尺寸的几何状态,作出最优的精调方案,并结合单股克缺法实现对整个精调流程的有效控制。对精调的前期准备、测量条件、方案优化及精调注意事项等流程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