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骆德正 《中国港口》2009,(10):23-25
近年来长江船舶趋于大型化。数量快速增长。港口现有锚地已不适应或不能满足需要.需建设新锚地或进一步维护原有锚地。作为基础性、辅助性配套设施,锚地是否完备关系到港口和船舶的安全.同时反映出港口服务能力与水平.影响到港口综合通过能力和长远发展.因此港口应充分保障锚地数量结构和能力,其建设和管理维护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李辉 《中国港口》2009,(9):22-24
锚地是港口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随着港口建设的快速发展.港口吞吐量也快速增长.长江江苏段船舶通航密度迅速加大.江苏沿江锚地已不能适应沿江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加强锚地的建设和管理。但是,受河道变化、港口建设占用水域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长江江苏段可供锚地建设的水域有所减少.同时.由于现有的锚地均隶属于各个港口.各港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来筹划锚地的投资、建设和管理,往往限制了非本港船舶的锚泊需求.从而不能很好地发挥锚地的公益性特点。因此。江苏沿江锚地的投资、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长江干线锚地总量不足、锚地结构性矛盾突出、锚地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锚地资源日趋紧张的问题,本文以长江安徽段为试点区段,在锚地现状和需求调研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港口锚地规划和船舶航行配套锚地实际需求,根据数学模型计算和综合分析,预测安徽沿江锚地需求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丰富我国港口防台锚地规划研究、提升港口航运安全、进一步促进港口可持续发展,合理规划应急锚地容量,以船舶数量、靠港船型、锚泊面积及台风影响情况作为因素分析锚地需求,并以港口群联合调度为主要手段,考虑锚地建设成本、维护成本以及基于联合调度的船舶疏散避台航线费用,优化防台锚地建设面积,在保障整个水运系统安全的基础上,减少建设维护成本。以福建省沿海港口为实例的研究表明,在资源共享、联防联调的基础上,能够合理配置锚地资源,确定科学的防台锚地规模,保障福建航运系统安全。  相似文献   

5.
锚地是港口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性设施。长江口锚地附近水域作为船舶进长江的第一站,船舶在该水域的锚泊安全直接关系着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本文通过对长江口锚地使用和管理现状和特点的分析,总结了影响长江口锚地在资源需求、锚地容量和锚泊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长江口锚地在管理规定、危险品船舶管理、锚地附近水域交通流的管理以及应急力量的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褚春超  陆伟  周健 《中国港口》2010,(12):10-13
<正>港口的兴建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一方面直接用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则用于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如港口公用的航道、防波堤、疏港道路、锚地、公务码头等)的维护和管理。货物港务费则是港口维护和管理费的重要资金来源渠道。但目前货物港务费在征收及使用上还存  相似文献   

7.
位于长江口附近的浏河锚地第一阶段调整扩建工作,已与1994年10月14日全部完成,并通过竣工验收。 长期以来,进江船舶必需先由上海港引航员从长江口引领至吴淞锚地,再由长江引航员由吴淞锚地引领至长江各开放港口;出港引  相似文献   

8.
<正>连云港市已形成较大规模的港口基础设施,但港口基础设施维护还存在维护资金来源单一、维护观念薄弱、跨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一、连云港市港口基础设施维护基本情况1.基础设施现状近年来,连云港港围绕基本建成区域性中心港口的目标,积极推进航道、防波堤、锚地等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提高了全市港口公共基础设施规模,有效提升了港口公共基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对长江嘉鱼河段航道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嘉鱼港港口的作用,加快港口建设,更好地为咸宁市、嘉鱼县经济发展服务,本文以嘉鱼港港口、锚地以及航道现有情况为依据,对嘉鱼港吞吐量及杂货、散货船船型进行预测,为嘉鱼港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增强长江安徽段通航安全保障能力,本文介绍了长江安徽段航行锚地(三江口锚地)的建设背景、建设规模及建设条件,并依据规范对锚地的设计水深和锚位面积进行论证,提出锚地平面布置优化方案,为更好的服务安徽区域经济和长江航运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