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旧路工程施工是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中的主要技术难题之一,文章以G579线库车至拜城至玉尔滚段公路一期工程第二合同段工程大桥乡连接线旧路改扩建工况为例,对其路基工程、桥涵工程和路基路面排水施工处理进行探讨,对有效防止工程施工前后新旧路结合部不均匀沉降、原路面开裂等现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驾驶园》2018,(12)
在改扩建工程中硬路肩处于新路与旧路的拼接位置,探究清楚旧路硬路肩的路基路面结构强度与土路基强度对扩建后的道路质量至关重要,而现有的公路检测及评价标准偏向于养护工程,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改扩建。本文以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扩建为例,从钻芯取样与结构强度检测两个方面入手,对旧路硬路肩进行评价并给予处置措施,为以后改扩建工程的检测与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公路改扩建是改善和提高现有公路通行能力最直接的措施。根据现有路况调查、原有路面使用状况及旧路改造动态设计中补强方案工艺实践等,提出了补强方案的工艺要求,为公路改扩建工程补强方案工艺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改善和提高现有公路的通行能力是发展交通运输行业的具体要求,而公路改扩建是改善和提高公路通行能力最直接的措施。旧路改建后路面难免较早出现病害,文章从现有路况调查、原有路基使用状况、原有基层使用状况、旧路线形、超载超限等几方面因素对造成改造后公路路面病害的可能成因作了简单分析,为公路改扩建工程实践提供必要借鉴。  相似文献   

5.
利用旧路改扩建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已成为区域道路网络升级的重要方式,通常改造后道路平面基本沿着旧路走向,横断面由道路性质和通行能力要求而定,而纵断面具有较大的优化设计空间,但目前国内对改扩建项目并没有专门的规范供设计者参考。该文结合若干道路大修工程经验,针对旧路改造工程纵断面设计进行了总结性研究,提出了主要影响因素和设计原则,并对不同路段提出了纵断面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6.
旧路改扩建对提高现有道路技术等级和改善路网结构具有较高的技术经济价值,而方案设计是成败的关键,同时必须综合分析新旧路基的差异沉降、路基稳定性,以及造成公路表面的不均匀变形等问题的原因,以便采取可靠而有效的综合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公路改扩建交通组织方案设计进行分析,结合S318线是黔西南东西向的一条交通道改扩建实际情况,提出了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遵循原则,内容有:安全原则,畅通原则,确保施工进度原则和效益最佳原则。结合这些内容,探讨了公路工程改扩建期间交通组织方案设计,最后探讨了如何进行交通事故处理。  相似文献   

8.
公路改扩建为城市道路必须保证新旧路基路面衔接紧密,使两者联结成一个整体,具有良好的整体稳定性。解决好新旧路基、路面的衔接问题,是旧路改扩建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改建公路设计中路线纵断面设计比选和优化等问题,开发研究出以遗传算法为基础的、应用于公路路线纵断面自动设计与优化的技术。该技术对旧路改扩建工程纵断面的拟合调整和方案优化更具优势。为此,从理论方法、工程需求、设计实践出发,全面介绍该技术的特点和性能。  相似文献   

10.
《公路交通技术》2013,(6):F0004-F0004
西安众合公路改建养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注册资金1900万元。公司主要从事公路养护工程咨询、设计、管理;公路、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沿线设施检测、评价分析、养护维修设计及养护施工总承包;公路工程养护新材料研究、生产、代理及销售;养护管理设备研发:旧路改扩建、  相似文献   

11.
旧路改扩建后出现的病害及处理办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目前我国旧路改扩建工程和相应的各种文献资料的研究,分析了旧路改扩建后出现的种种问题,总结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机荷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例,在现行标准规范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旧沥青路面结构性能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和方法,给出了综合路面损坏状况和钻芯分析等指标评价旧路面结构性能的工作思路流程,同时给出用于判断旧路面是否存在结构性破坏的路表单点弯沉临界值确定的关键步骤。应用论文提出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可指导路面改建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3.
现有的旧路状况评价体系侧重于养护对策,并不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需要。针对连霍高速公路郑州段的旧路状况,以PQI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出发,以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为主要判断基础,以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和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为辅助判别,并根据不同的重要性分别赋予相应的权重值,最终得到适合于改扩建工程的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指数PCQI,并对不同车道、不同判断级别的路段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公路》2017,(7)
现行沥青路面旧路评价体系主要是为了养护措施与方案的提出而服务,并不能满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要求。因此,在改扩建旧路路面破损状况、承载能力、平整度以及抗滑性能检测与分析的基础上,将灰色理论引入旧路评价体系,提出了灰色聚类决策分析模型,对各路段进行使用性能综合评价,并针对不同路段的评价等级,给出了相应路面处置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与一般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工后病害主要出现在新旧路搭接位置不同,广三高速公路扩建后在旧路路面出现了大量纵缝及其他病害。结合工程特征分析认为在旧路软基处治欠佳的情况下进行道路扩建,会使原本趋于稳定的旧路地基产生新的固结沉降,不均匀沉降反射到旧路路面从而形成纵缝。基于实际工程,建立相应的数值分析模型。通过研究不同强度旧路地基及扩建前对旧路地基不同区域进行加固的条件下工后路基变形的特征,认为在扩建前对旧路地基进行全范围加固可有效减小旧路地基工后沉降;旧路越弱,旧路地基工后最大沉降位置越靠近道路中线。  相似文献   

16.
在旧路加宽改造工程实施之前,必须进行先期的方案试验研究.通常可采用软弱地基处理、基底清淤换填、旧路路堤台阶开挖、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和加筋土路堤、土工织物防渗和排水、改良土高强路堤和轻质路堤、铺设土工合成材料防裂层或增大加铺层厚度等工程技术措施.结合西宝(西安~宝鸡)公路加宽改造工程的实际,提出旧路加宽综合处治方案设计时的几点考虑.  相似文献   

17.
刘永  匡耀  陈金许 《交通科技》2022,(1):23-27,33
在高速公路与扩建工程中,传统的以指导路面养护为核心目的而构建的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无法科学、系统地指导改扩建工程.文中提出某些指标用以建立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既有旧路面技术状况综合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既有旧路面综合利用决策方案.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旧路综合利用决策方案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现有的旧路状况评价体系侧重于养护对策,并不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需要。针对连霍高速公路郑州段的旧路状况,以PQI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出发,以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为主要判断基础,以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和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为辅助判别,并根据不同的重要性分别赋予相应的权重值,最终得到适合于改扩建工程的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指数PCQI,并对不同车道、不同判断级别的路段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实践应用表明评价成果与实际工程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9.
高涛 《公路工程》2010,35(3):14-18
现有的旧路状况评价体系侧重于养护对策,并不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需要。针对连霍高速公路郑州段的旧路状况,以PQI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出发,以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为主要判断基础,以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和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为辅助判别,并根据不同的重要性分别赋予相应的权重值,最终得到适合于改扩建工程的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指数PCQI,并对不同车道、不同判断级别的路段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实践应用表明评价成果与实际工程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20.
环长白山旅游公路改扩建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环长白山旅游公路改扩建工程,以E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提取公路经过区域各景观要素信息,应用景观生态学分析软件Fragstats3.3计算该公路不同距离缓冲区的景观格局指数,通过分析其变化规律,定量化地研究环长白山旅游公路改扩建对公路沿线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公路改扩建导致不同缓冲距离带内斑块密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景观分割指数增加,蔓延度指数、最大斑块指数减小;公路改扩建前后各景观指数的变化幅度随缓冲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环长白山旅游公路改扩建加剧了路域景观格局破碎化,对景观格局影响集中表现在200 m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