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石太铁路客运专线Z9标段高性能混凝土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石太铁路客运专线Z9标段所处的地理环境,以满足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指标为前提,同时考虑高性能混凝土的经济性,对当地原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通过几次对不同外加剂,不同水泥以及不同粉煤灰掺量的对比试验,逐步优化配合比,在达到相同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条件下,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为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与探索提供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为了在铁路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中更好地应用聚羧酸系减水剂,特对多种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必须掌握第三代聚羧酸系新型减水剂的施工应用特点,妥善解决好与水泥和掺合料的相容性问题,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这样配制的混凝土才能满足铁路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综合性能和耐久性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青岛海湾大桥重要的交通意义和经济意义决定了所用混凝土必须有高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经试验检验确定选用ZMX新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作为工程用减水剂。根据施工条件的变化,通过调整减水剂组分和含气量,配制出了满足设计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  相似文献   

4.
现代混凝土生产中,减水剂已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掺减水剂是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和提高耐久性的1项重要措施。混凝土常用聚羧酸减水剂,具有减水率高、保坍性好、无氯、无氨、低碱、无三废排放、对人体健康不构成威胁且分子结构可调控等优点。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高速铁路建设,对掺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的流动性、保持性提出更高要求。结合在建5条铁路所用减水剂的使用情况,从减水剂生产、运输途径、现场管理和现场复配等方面进行调查,对减水剂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影响减水剂性能的原材料进行类比试验,为混凝土聚羧酸减水剂向新品种、高性能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5.
矿物掺合料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和耐久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矿物掺合料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改善混凝土的力学和工作性能,提高结构的耐久性。研究不同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增长、电通量、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及水化热的影响,为铁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针对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腐蚀环境特点,结合设计要求和当地原材料情况,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混凝土耐久性技术要求和保证原则;并通过优选混凝土用原材料、采用高性能混凝土、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混凝土耐久性后评估等对策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现场实施效果表明:原材料控制质量较好,混凝土各项指标可以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施工性能稳定,施工后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无明显缺陷,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良好;大体积混凝土也未出现有害裂缝.  相似文献   

7.
盐渍土地区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内掺掺合料、中砂、细石、普通硅酸盐水泥以及抗硫水泥制成的细石高性能混凝土作为研究对象,在3种不同硫酸根浓度的浸泡液中进行100次干湿循环,用动弹性模量、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变化研究硫酸盐侵蚀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液中硫酸根浓度的逐步增加,混凝土受硫酸盐侵蚀程度逐步增加,试件的动弹性模量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在干湿交替环境下,混凝土试件的抗折强度指标比抗压强度指标更敏感,试件的抗折强度比抗压强度更能反应试件的受损程度。在干湿交替的水侵蚀和硫酸盐侵蚀环境中,掺加复合掺和料的高性能混凝土对硫酸盐侵蚀有较好的抵抗性能。  相似文献   

8.
配制与南京地铁所用混凝土配合比相对应的砂浆,测定不同水胶比、不同Na2SO4浓度、不同掺合料、不同试验条件下的砂浆耐久性指标,分析其规律性,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水胶比为0.38的砂浆抗折强度和龄期的关系模型。进而建立混凝土耐久寿命预测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南京地铁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的耐久寿命预测。研究表明,该工程选用的水胶比为0.38的C30高性能泵送混凝土具有很强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性能混凝土的高强机理分析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建筑向大跨度、超高层的发展和特殊条件下对高耐久性的要求,作为工程主要材料之一的混凝土的发展已引起了普遍关注.高性能混凝土概念提出之后,国内外都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对高性能混凝土高强机理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通过双掺高效减水剂和粉煤灰的试验研究,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特点,研究了高效减水剂和粉煤灰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以及粉煤灰对混凝土强度增强机理.阐述了粉煤灰利用的经济性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0.
结合郑西客运专线西安北站房工程,对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证明,通过对原材料的优选和对配合比的优化,采用优质高效外加剂和矿物掺合科,降低了用水量,减少了水泥用量,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抗裂和抗冻性能,并采取了限制原材料碱含量和氯离子含量等措施来预防混凝土发生碱骨料反应和钢筋锈蚀,从而确保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1.
对掺PFAC和高效减水剂的C80~C10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技术和应用进行阐述.并对C80~C10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30 %~50 %的粉煤灰复合超细粉(PFAC)等量取代水泥,1m3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仅390 kg左右,配制出和易性优良(坍落度:210 mm左右)的C80~C100的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并在工程中成功应用.粉煤灰复合超细粉(PFAC)和高效复合减水剂双重作用的结果赋予了混凝土一系列的高性能:高工作性、高强、低干缩、高体积稳定性、优异的耐久性等.  相似文献   

12.
针对强风蚀地区桥梁混凝土易受侵蚀,影响桥梁的整体使用年限问题,对桥梁耐久性混凝土的掺加剂在作用机理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确定采用粉煤灰、硅粉和减水剂的"三掺"方法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克服了风蚀地区耐久性混凝土单掺或双掺掺加剂存在的缺陷,同时对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掺PFAC和高效减水剂的C80-C10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技术和应用进行阐述,并对C80-C10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30%-50%的粉煤灰复合超细粉(PFAC)等量取代水泥,1m^3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仅390kg左右,配制出和易性优良(坍落度:210mm左右)的C80-C100的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并在工程中成功应用,粉煤灰复合超细粉(PFAC)和高效复合减水剂双重作用的结果赋予了混凝土一系列的高性能;高工作性、高强、低干缩,高体积稳定性,优异的耐久性等。  相似文献   

14.
乌鞘岭隧道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乌鞘岭特长隧道衬砌混凝土“高寒、高海拔、高侵蚀”的工作环境,将混凝土由传统的按强度设计转变为按耐久性设计。通过掺用优质外加剂和掺和料,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冻、抗渗、抗侵蚀和抗碳化性能,采取限制原材料碱含量和混凝土总碱量等技术措施预防碱骨料反应,从而确保了乌鞘岭工程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5.
分析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特点和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选择水泥、骨料、外加剂、掺和料等原材料,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对比试验,确定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参数和配合比。在哈大铁路客运专线第二松花江特大桥的承台施工中,控制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工艺流程,实拌高性能混凝土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为该桥下一步32m双线简支箱梁、桥面附属结构等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6.
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背景,着重对海工耐久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研究。在确定海工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之前,进行了掺减水剂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对比试验、不同矿粉掺量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对比试验、不同水泥用量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对比试验、承台墩身配合比试验。根据上述试验结果,确定的配合比使海中混凝土既能满足耐久性要求,又能满足低成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性能主要包括工作性、密实性、强度、抗裂性、耐久性和经济性。本文提出新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理念、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使用既有原材料,在保证混凝土工作性、密实性、强度、抗裂性和耐久性满足要求的同时,生产单位立方米混凝土成本最低,对混凝土生产和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本地原材料配制50-80MPa高性能混凝土,并得出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经验公式。检验C60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分析粉煤灰掺量不同时对高性能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材料耐久性能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中划分的环境类别为依据,以整体论为指导,从侵蚀介质作用途径和混凝土抵抗破坏的能力出发,研究了氯盐环境、碳化环境、冻融环境以及硫酸盐结晶侵蚀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初步建立了不同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能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作为新一代混凝土减水剂,以其优异的性能在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根据施工现场的试验,在分析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性能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桥梁桩基、墩身、承台、现浇梁等结构用混凝土的特殊要求,提出了适合于工程各个部位应用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要求和优选原则,并阐述了聚羧酸减水剂在工程混凝土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