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从创作观念、社会文化批判、艺术表现形式诸方面,探讨了鲁迅创作与近代小说的关系,揭示了中国文学现代化过程中,近代小说不可忽略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2.
陇右唐人小说是指唐代陇右籍作家创作的小说.陇右唐人小说继承了六朝志怪小说的一些特征,"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以新颖的叙事视角,生动的细节描写,传、记的辞章化,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
方方小说的女性意识蕴藏于对现实生活的叙写之中,在近期的几个中篇中,通过对女性悲剧命运的理性审视与探索,显示了作家对现实的人文关怀与人性批判主题,是方方知识分子写作立场在现代社会的一种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4.
东北作家迟子建老练、流畅的笔下表现着人生世相的复杂,对世界和世道人心的把握举重若轻,她的小说更多地带有人间烟火的气息,凝重、开阔、浑厚。纵观她的小说创作,无论她前期还是后期容量较大、意蕴深厚的小说都充满了爱意的温情书写。通过对迟子建小说整体与细节的把握,去探究她在对庸常"生之挣扎"的琐碎描写中所透出的抹抹温情,及这抹抹温情背后所蕴藏的对人性与世道人的心批判。  相似文献   

5.
托妮·莫里森在<宠儿>这部小说中采用了撕裂、拼凑、重组的写作方式将历史的回忆以图版的形式展现给读者.小说打破了传统的写作方式,采用了人称交替法,打乱了整个故事的完整情节,然后以多种声音,多重画面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整个故事将历史与现实、过去与现在、回忆与忘却、掩埋与保留这些矛盾在破碎的回忆中冲撞,在灵活的拼凑中重组.  相似文献   

6.
莫言在多部小说中对乡村儿童的人类学书写,不但深描了儿童的复杂天性,而且也通过对自己童年的回忆与文学虚构的增值性重复,以其不经意的语言和"作为老百姓的写作"的"轻"的书写,反思乡村儿童存在与生存境遇的"重"。本文通过对这些小说文本的细致解读,指出莫言以其多元的叙事艺术,细致描摹了乡村儿童这一边缘群体的多元存在。这种看似对大人眼里无足轻重的孩童的书写和全面关照,其实是作者本人不经意间对其童年创伤性经历和体验的伦理召唤。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反思了父权文化和家长制思维在养育和抚育孩子方面的文化痼疾。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后现代小说家巴塞尔姆于20世纪60年代成功重塑德国格林兄弟经典童话人物白雪公主.将古典与后现代白雪公主相比较,尽管作者创作时代迥异,但仍然可以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隐约窥见两位公主相联系和继承的痕迹.巴塞尔姆运用后现代小说中颠覆与重构的技巧,向世人展示了另类白雪公主的凄凉命运.后现代白雪公主就好像古典白雪公主穿越时空后真实命运的写照.  相似文献   

8.
《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出版发行的古典名著之一.夏洛特.勃朗特用独特的女性视角创作的具有哥特特点的小说带给读者的不仅是恐怖阴森的感受和体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小说为传统女性的生存和发展划出了一片新天地.本文从女性哥特主义视角解析《简.爱》,正是为了加深对小说这一文学主题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文学思潮,新写实小说曾以迥异于现实主义小说的独特艺术魅力征服了众多读者,为当代文学创作注入了新鲜活力。文章详细分析了新写实小说兴起的文化背景、文本的艺术特色、优势与缺陷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对新时期这一重要的文学潮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究。  相似文献   

10.
论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健康人格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时代需要一种新型的健康人格。因为网络世界不同于现实世界,在网络世界里,虚构的东西、虚幻的设想等,往往与现实产生较大的距离。大学时代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健康的人格有其直接的影响,必须关心大学生的人格健康和健康人格的重构。  相似文献   

11.
《尤利西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小说,代表了现代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几乎是乔伊斯尝试小说新潮艺术和尖端技巧的实验场.本文试结合"互文性"文本理论,对《尤利西斯》的叙事艺术进行阐释,认为乔伊斯在创作《尤利西斯》时所采取的主要叙事策略是互文性策略,即对西方文学传统的创造性吸收和改编,这也是《尤利西斯》产生广泛的象征意义并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语境对于话语理解及生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语用学甚至被称作语境学。国内外学者对于语境进行了大量研究,使其理论不断深化和发展,研究的多维视角趋势明显:由一元到多元、由静态到动态、从外在到内在、从现实到虚构。当然关于语境研究也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能只对语境做简单分类,而应对现实语言的语境研究更加具体化。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文化精神的集中概括,也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其大胆的否定和决绝的质疑姿态是一种可贵的思维品质.本文立足于对其文化逻辑和诗学精神的把握,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视角,探讨了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内涵,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原因,关注、探究它对中国90年代"新生代"小说创作的深刻影响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开拓出了对"新生代"小说的新的审视维度.  相似文献   

14.
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较,京派作家与中国传统的文化有着更为紧密的关系,他们把这种精神投射到其创作中去,进而烙下了深刻的印痕,这在京派小说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京派小说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精神的影响,从哲学意蕴到文化意蕴,到处流露出传统文化的气息,形成了其作品独有的韵味和艺术魅力,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恰是他们创作成功所依赖的深厚土壤。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独特的角色意识,决定了鲁迅小说、散文创作的独特回忆视点。  相似文献   

16.
《发条橙》是英国当代作家安东尼·伯吉斯的代表作之一.由于小说的暴力/反暴力主题和它对现实的冷静而悲观的分析,被评论界归类为反面乌托邦小说.该小说的反面乌托邦主题主要体现在人性困境,权利斗争和价值冲突等三个方面.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解构分析,希图从新的角度阐释小说的反面乌托邦主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入境旅游的不断发展,涉外导游词的创作研究已提上日程.通过对涉外导游词的部分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尤其是涉外导游在语言、文化、意象等方面的传递方式和涉外导游词的创作过程探讨,发现涉外导游词中文化意象可以经过涉外导游思维的取舍与加工,融入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进行灵活的移情策略选择来传递和重构.  相似文献   

18.
换道模型是多车道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的核心子模块之一,在分析现实中驾驶员执行换道时处理车辆冲突过程的基础上,依据其蕴含的不同换道驾驶行为特征把驾驶员采取的换道冲突策略划分为保守型、机敏型与激进型3 类,并通过进一步优化车辆状态更新算法,提出了换道冲突处理多策略,车辆状态更新次序随机的多车道换道模型.运行模型获得不同空间占有率条件下,驾驶员分别采取保守、机敏或激进策略时所产生的换道动机次数和换道成功次数.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特定空间占有率区间,不同换道冲突处理策略将引起较显著换道动机概率差异与换道成功概率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托于对黑塞的《轮下》及相关小说、散文、诗歌的互读,从三个方面探讨青年黑塞借助半自传体小说的创作,逐层深入地处理灵魂困境的过程。作家使童年、少年、青年的孤独的自我在回忆中得以相会,在自怜中得到安慰;将主体分裂成两个相反相成的主人公,随着其中一个的死亡抛弃自己的伤痛记忆;在进行人物塑造时融入了他人的形象,立足于教育和民族,使得作品成为了洞悉灵魂的预言,获得了穿越时空的回应。  相似文献   

20.
伍尔夫是一位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小说探索和革新中的意识流小说大师。在伍尔夫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邱园记事》中,融入了"后印象主义"的绘画技巧和"意识流"手法。文章介绍了后印象主义的绘画技巧以及意识流的写作技巧,并且具体分析了以上技巧在该小说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