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采用钢轨打磨的方式,可以消除提速线路由于“蛇行运动”引起的晃车。文章探讨提速线路钢轨及道岔区钢轨打磨模式,分析比较了几种打磨模式的作业效果,并对线路捣固和钢轨打磨作业周期提出建议,供提速线路养护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线路角度看铁路既有线提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线路角度分析影响既有线提速的主要因素 ,通过近年来某些线段提速设计的实例 ,旨在阐明如何从线路的角度来看待提速问题。  相似文献   

3.
崔显付 《铁道勘察》2004,30(4):20-24
既有线提速改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本文根据京秦提速等线的研究和设计经验 ,总结了提速线路的研究方法、总体性原则和提速线路有关标准  相似文献   

4.
介绍三(水)茂(名)线和线路状况及为适应机车改型(蒸汽改内燃)和提速而采取的线路加强措施,分析机车改型及提速后线路状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针对京哈线提速到200 km/h后运输生产与线路养护维修出现的矛盾,分析动态检测数据,加强对线路质量的动态监控,提出了具体做法,有效地指导线路养护维修,满足了提速后线路高质量的要求,确保列车以规定速度安全、舒适地运行。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中国提速线路轨道不平顺谱估计方法,提出了中国提速线路轨道不平顺谱。为提高功率谱的精度,首先利用线性插值剔除异常值、EMD模态分解法消除趋势项并进行滤波处理。基于最大熵法和Welch法统计得到提速线路轨道不平顺谱,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月份的轨道不平顺谱的特性,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提出中国提速线路轨道不平顺谱表达式及拟合参数。研究表明,利用Welch法和最大熵法计算提速线路轨道不平顺谱,最大熵法计算得到轨道谱的分辨率和精度优于Welch法;对比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3种拟合函数,nlinfit函数能较好地拟合提速线路轨道不平顺谱。提出提速线路轨道谱拟合参数,为提速线路的养护维修、优化设计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顺利实现了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标志着我国既有线提速的技术水平已跨入了世界先进水平行列。列车提速后继续保持工务设备均衡良好.使列车能以规定的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是工务系统的永恒主题,也是提速后需要继续研究的重点课题。现就既有线提速后,中国铁路运输的特点、工务提速线路的设备概况和提速线路修理新体系等问题作简要阐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京哈干线长春工务段管辖的434km既有线提速为例,对制约既有线提速的主要因素曲线和道岔等线路条件进行了重点剖析和论述,并科学合理地提出了改造方案。同时,在提速后的轨道强化上,以及管理和提高线路维修水平上,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胶济线为例,探讨了既有铁路提速改造线路方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既有铁路提速线路改造方案研究必须结合既有线路状况、沿线地形地质等条件分段进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浅谈区间无缝线路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京秦提速改造工程施工的实践,就无缝线路工程施工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重点介绍了区间无缝线路的一些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1.
邹田明  赵利民 《铁道建筑》2001,(8):37-38,42
通过对提速后线路维修工作的调查,剖析现行线路维修基层组织模式的弊端,阐述建立既能满足提速后铁路运动生产需要,又符合线路维修规律的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2.
结合京秦线提速改造设计的具体情况,对线路平面设计参数、线路纵断面和轨道等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作了简要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铁道部要求在1997年完成京哈线、京沪线、京广线3758km线路的提速改造任务。北京铁路局干线提速改造的实践表明,大型养路机械大有可为,能对提高线路整修质量和稳定线路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既有线提速200 km/h平纵断面技术标准研究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有线提速200 km/h级的线路平纵断面技术标准,是我国整个提速技术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标准是关系到能否充分利用既有基础设施以及保障列车运行安全、旅客乘坐舒适的重要因素。通过追踪研究国内外既有线提速相关技术,结合中国既有线实际情况,采用综合理论分析研究的方法,提出了适应我国旅客列车运行速度200 km/h级、货物列车运行速度120 km/h和25t轴重双层集装箱运输的既有客货共线铁路改造工程的线路平纵断面技术标准体系。通过一系列200~250 km/h实车提速综合试验和提速交会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既有线提速200 km/h级的线路平纵断面技术标准体系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铁路列车提速后线路结构所出现的突出动力学问题,基于现代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分析结果,综合提出了强化提速线路的五项关键配套技术对策;通过线路现场试验、工程实践及实际运营观测,检验了所提技术措施的实际运用效果和现实可行性。提速线路强化配套技术措施的逐步实施,是确保中国铁路提速线路长期、安全、可靠运营并保持低维修成本的根本前提,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既有线提速改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在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今天 ,在既有线上提速是切实可行的。但对不同既有线进行提速改建时 ,应在总体考虑的同时 ,特别注意选择好路段速度和路段长度 ,注意对部分中间站封闭可能性的研究 ,注意线路纵断面坡度对速度目标值的影响等 ,进而提高提速线路的竞争能力和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7.
线路纵断面是既有线提速改造的重要因素,是体现提速改造技术水平的核心指标。但线路纵断面改造受铁路等级、提速目标值、既有线路状况、工程投资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既有线提速改造工程中,如果既有线纵断面不是限定提速的因素时,应基本维持既有纵断面不动或尽量少动;对于限制坡度和坡度减缓的改造应结合改建工程量、限速点集中情况、投资等综合分析确定超限坡度保留或改建;竖曲线半径及坡段长度是列车舒适度和安全的重要因素,改造中应按较高标准进行配置。  相似文献   

18.
列车提速对线路的动力影响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列车提速是我国铁路实施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由于提速是在既有线眩进行的,提速后机车车辆对线路结构的动力影响将不可避免地增强,给轨道结构强度和线路日常养护维修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文中运用车辆一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以及车轮擦伤对线路的动力影响等,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线路绝大多数为既有线改造电气化线路.接触网直接与提速列车运行速度相关,在提速线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提高接触网的运行可靠性.保障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成为搞好铁路提速安全的重要一环。为保证接触网具有良好的安全状态及弓网间的良好受流性能,对接触网和受电弓进行检测并随时掌握接触网的状态参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根据京郑线第六次提速改造工程的线路拨移实际经验,提出了几种线路拨移方案,并总结了京郑线的不同线路拨移条件下所使用的拨移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