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交通运输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的有关要求,积极推进道路运输企业改革,使道路运输企业经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单车承包经营、风险抵押承包经营和融资租赁等以单车为核心的改革,2002年以来“职工身份置换、产权置换”等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改制,逐步适应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正> 一、道路运输期盼产业科技化 当前,我国道路运输产业组织中缺乏一定数量、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企业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因而道路运输市场处在极度分散的过度竞争中,迫于生存压力使得许多道路运输企业将其经营观念、经营方式与个体运输经营混为一体:相当多的汽车运输企业采用单车租赁、单车承包经营方式,由于缺少面上的组织协调,故难以发挥大企业的作用;国有道路企业冗员多,运输设施设备性能差技术落后,难以提高运输生产力;道路运输点多面广,经营分散,其运行组织系统科学  相似文献   

3.
<正> 1978年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和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指令性计划的减少,个体运输业户的兴起,道路运输结束了长期徘徊、停滞不前的局面。特别是1984年全面放开交通运输管制以后,我国道路运输市场主体结构逐步形成国有、集体、个体股份公司、融资租赁、合资企业等多元化格局。无论客运市场还是货物运输市场,许多个体运输业户和小的运输企业如鱼得水,表现出极大  相似文献   

4.
此件作者们用了半年时间,对四川道路运输企业在改革中的动态进行了调研,得出的评估是:以单车产权改革为突破,抓资产重组;以运输市场为导向,抓结构调整;以运输生产点线联网为特卢,抓转机建制。改革攻坚有所突破,全省道路运输企业亏损面自1995至1997年分别为64%、40%、34%逐年下降。文章既有对改革回眸的剖析,又有对继续深化改革的思考。 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刻,刊此调研性文章,供各地道路运输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道路旅客运输来讲,线路承包经营方式曾经在运输企业转变经营思路、盘活企业资源、开拓运输市场进程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线路承包私下炒卖、不规范经营等现象对行业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已经引起了管理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正>"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优品质的综合运输服务,是交通运输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交通运输部门的核心价值追求。"——交通运输部部长、部党组书记杨传堂自1991年中国政府签订首个中外汽车运输协定以来,我国国际道路运输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客货运量稳定增长,管理服务持续提升,部门协同更加顺畅。国际道路运输已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发展双边多边关系和增进友好往来的重要桥梁纽带,在拓展和深化我国对外开放、推动边贸和  相似文献   

7.
2012年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是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促进道路运输各项工作提质提速提效的关键一年,在这样的时刻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展望和规划新一年的工作蓝图,是很及时和必要的。2011年,在交通运输部和广东省建通运输厅的悉心指导下,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圳市交通运输系统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道路运输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道路运输的供给能力、装备水平、服务质量、安全状况等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和公交服务水平跃上新台阶,体制机制改革实现了新突破,智能交通建设取得了  相似文献   

8.
兰州交通运输集团的公司制改革已经过去9年,前6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形成了以运为主、多元发展的经营格局,是省内车辆最具规模的道路运输企业集团(500多台),被交通部评定为道路旅客运输一级企业(西北首家)和道路货物运输二级企业.  相似文献   

9.
<正>自从大部制改革实施以来,交通运输部门的职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汽车租赁业管理已经正式写入交通运输部的"三定方案",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车也正式纳入道路运输行业管理范畴,因此,道路运输管理相关法规的修订也是迫在眉捷。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的修订程序比较复杂,修订时间也会较长一些,因此各省市的《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修订可能是比较快速有效地弥补当前法规滞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原来的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需要,目前道路旅客运输企业亟需解决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产权结构亟待理清。目前,道路旅客运输企业中存在产权不清晰、规模普遍较小、企业间的联合兼并多数是为了经营资质而联合在一起的松散型公司,没有真正以资产为纽带进行公司化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由于推行公司化改造不彻底,许多企业均是实行单车股份制改造,原单车经营业户未真正脱离单车经营,企业亦非真正意义上的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正式出台。在综合交通运输体制、交通运输现代市场体系、收费公路体制、现代运输服务等领域的改革将取得突破。《意见》提出,交通运输部将继续深化大部制改革,提速"大交通"的形成;完善交通运输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建立负面清单,交通运输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施行"黑名单"制度;深化收费公路改革,政府投资的收费公路实行收支两条线,改革收费公路  相似文献   

12.
在2012年11月29-30日召开的中道协年会上,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司长李刚亲临会场,并就道路运输行业如何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促进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创新发展等问题,做了高屋建瓴的宏观指导,对道路运输行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主要讲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改革红利已经消失,但是下一步的发展,其核心还是需要改革,且是进一步的更高层次的改革,比如加强道路运输行业转  相似文献   

13.
车辆挂靠往往出于取得市场准入、获得营运资质、解决车辆购买资金的目的,挂靠车辆实质上没有脱离单车单放的状态,已经成为道路运输业发展的一条"软肋". 当务之急是运输安全 据统计,我国交通运输企业半数以上属民营,其中私营、个体的运营方式在公路运输中又占了很大的比重.运输企业对挂靠车辆、车主和驾驶人缺乏有效监督和管理.受利益驱动,驾驶人超载、超速和疲劳驾驶基本是家常便饭,高速公路上许多重大事故都是由这样的"流动炸弹"引爆的.  相似文献   

14.
由交通运输部主办,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和北京市贸促会共同承办的"2012北京国际道路运输、城市公交车辆及零部件展览会",于2012年5月16-18日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行业盛会,展出面积2.2万平方米,参展商共计118家,其中整车企业27家,展车78辆。这次展会以"为了安全,我们行动"为主题,是全面展示客车新产品、推广新技术的交流平台,也是检验客车及零部件企业发展新成果的一次盛会。道路运输车辆展自2009首次举办以来,已迅速发展成为道路运输行业政策宣传、产品推介、科技交流的重要平台。2011年  相似文献   

15.
自2010年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道路运输动态监控系统建设以来,道路运输动态监控系统在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建成覆盖全国31个省市四级架构的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目前对各运输企业在系统使用效果方面缺少完善公正的评价方法.本文重点研究了企业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评价方法,从评价内容、评价指标、指标权重等方面建立了企业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运输经理世界》2014,(8):56-57
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以加快道路货运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提高运输集约化程度为核心,以零担运输为突破,通过完善政策措施、优化竞争环境、规范经营行为、创新组织模式,引导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开展以联盟为主要形式的互利合作,推动资源整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提高道路运输中小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为发挥交通运输在推进物流业发展中的基础和主体作用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7.
<正>"现行的道路运输价格形成机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关于深化道路运输价格改革的意见》适时而来——"2020年1月1日起,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道路运输价格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正式实施,明确健全主要由市场决定的道路运输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完善科学、规范、透明的道路运输价格监管制度。政府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这给当前在爬坡过坎中的道路运输行业和市场带来一线曙光,前行之路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合肥汽车客运有限公司始建于1952年6月,前身为安徽省合肥汽车客运总公司,是安徽省内一家大型专业化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具有道路旅客运输一级资质。是交通运输部实行联系制度以来的重点道路运输企业,现为合肥市国资委重点监管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1月15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这是自2008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组建交通运输部以来第一个单列的五年规划纲要。《纲要》贯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这条主线,包含了道路运输"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二五"面临的形势和要求、发展思路和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内容,体现了道路运输业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指导"十二五"时期道路运输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20.
道路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尽快改变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状况,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我们从开放、搞活运输起步,打破交通部门独家垄断道路运输的局面,提倡多家经营,鼓励竞争,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兴办道路运输,解放和发展了道路运输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