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林敏  刘鑫  叶爱民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0):215-217, 221
紫琅湖是新建城市人工湖泊。健康水域生态系统的构建是实现区域水系生态环境提升的关键。现以修复紫琅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为重点,通过生态环境塑造、水生生物构建等工程措施,引导紫琅湖水生态系统逐步实现由人为设计到自然演替的良性循环,形成具有一定自我修复能力的水生态系统。其成果对于后期紫琅湖水生态环境的构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桥梁美学在生态区桥梁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桥梁的美学功能在我国越来越被重视。通过介绍张家港暨阳湖生态区3座桥梁的方案设计,阐述了桥梁美学在生态区桥梁设计中的运用,强调了人、桥、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锦城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是环城生态圈建设的开山之作,对推动成都市生态系统建设具有引领作用。该文全面介绍了成都锦城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涉水工程设计思路及内容,提出湖泊设计应根据湖泊本身的条件准确定位,才能有的放矢地、针对性强地确定各项工作内容、组织各项设计工作,是湖泊水环境综合整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汪秋梅 《汽车杂志》2006,(9):200-201
中国最大的市场出租车市场,是轮胎行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将目标锁在“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韩国锦湖轮胎公司,自然对出租车市场极为重视。日前,专门针对此市场推出KR29轮胎,这是锦湖轮胎在口碑极好的特耐驰KR19第一代基础上潜心开发的.KR29比上一代产品规格更齐全.性能更加出众,并将市场扩延到中高级轿车市场。 借新款轮胎上市之机.本刊专门采访了锦湖(中国)轮胎销售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许珉先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广佛高速公路扩建是国内首例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湖洲大桥是广佛高速公路上一座特大桥。主要介绍湖洲大桥扩建工程的核况和设计特点。包括大桥总体设计、主桥上部结构设计、扩建桥与现桥横向连接方案比较及施工高程控制特点。  相似文献   

6.
封面工程     
<正>本期封面工程为成都天府新区兴隆湖生态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由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设计。天府新区兴隆湖生态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是一项集库区水利枢纽工程、大型湖面景观工程、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水生态治理项目。兴隆湖位于成都天府新区双流县兴隆镇南侧,天府大道百里中轴东侧,鹿溪河的中下游。该项目是天府新区"三纵一横一轨一湖"重大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7.
娄廷会  张国林 《公路工程》2008,33(1):101-105
传统下承式连续梁拱组合桥,通过景观化设计,焕发出新的生机。以张家港暨阳湖大桥为例,介绍了景观梁拱组合桥的方案构思、景观设计、结构设计和计算、施工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玩票     
从北京出发时,天已经够冷了,但是当我们驱车近12个小时接近达里诺尔湖时。车外的显示温度为-33℃,我才真正领略到了什么才叫“寒冷”、保暖内衣,羽绒服等等这些常规装备在这个自然冷冻室里完全不顶事儿。虽然寒冷相随,但周围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还是深深地震撼了我。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新老桥梁纵向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广佛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三座桥(湖洲、雅瑶、大沥跨线桥)在设计与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实例分析,简要介绍新老桥纵向处理的情况,为以后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卫源湖规划背景及其总体规划与构思,提出以尊重自然、生态为原则,既要重视水源的涵养与美化,又要充分挖掘了卫河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1.
以交通安全为目的,通过对国内外的自行车交通的调查,结合我国的人多、车多的实际情况和国外典型事例,分析了我国自行车交通存在的问题,从快捷、方便、安全等方面对自行车交通进行了人性化的设计探讨,提出了适合中国的自行车交通的人性化设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基于仿生学的相关理念,革新传统桥梁设计思维,并在未来设计中以仿生作为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加以推广和应用.文中从形态仿生、结构仿生、材料仿生、功能仿生等方面阐述了从自然界中吸取灵感,建立桥梁设计中的生态观,使设计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结合,以期设计出的桥梁更安全、合理、优美、和谐.  相似文献   

13.
桥梁设计中的自然、生态倾向与人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建筑师在参与上海新江湾城桥梁设计中的设计理念、思路的论述,表达了其对于新时代桥梁美学设计这一课题上的探索与成果,并从形态、结构、细部等方面多角度地详细论述了桥梁设计中形式、结构、功能的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紧密关系;重点强调了自然、生态,实用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可靠性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按现行规范的设计准则,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构成以及对设备的影响,通过引入可靠度系数建立计入各种不确定性影响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可靠性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自然类比法在黄土路堑边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目前黄土地区公路路堑边坡设计仍以自然类比法为主要设计依据的现状,以陕西黄土自然边坡为调查研究对象,提出极限状态坡的定义及鉴别标志。测量了79个陕北至关中黄土极限状态坡,并将其按地形地貌、粒度组成和抗剪强度特征等的差异,划分为3个地段进行对数线性模型回归和不同置信度下的统计分析,给出3个地段不同置信度下坡高与坡度的相关关系,将自然类比法从各工点的定性分析转化为系统的定量分析。结果与目前已修建的黄土路堑边坡对比,认为量化的自然类比法可以作为黄土路堑边坡设计的一个系统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该文以金陵科技学院水系改造工程方案设计为例,介绍了河道治理的设计原则和水系控制运用方法,对河道护岸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可供水利建设向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转化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前我国城市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内容及原则,明确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不仅应尊重自然景观,而且应尊重人文文化,力求达到人文自然完美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并通过一些工程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宁杭高速公路景观初步设计简介和建议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聂蓉  黄倩  韩新 《公路》2002,(11):123-126
宁杭高速公路将建设成为“生态、环保、旅游、景观高速公路”,本文介绍了宁杭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目的、方法、内容和其追求自然,以人为本,注重保环的特点,并提出了景观绿化设计时兼顾经济效益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上海浦东张江吕家浜河道生态治理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内吕家浜河道整治和景观规划为例,阐述水域及周边环境的规划理念、规划主题以及河道和驳岸的生态化设计。在达到功能要求的同时,追求人类与自然达到真正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a novel systematic and practical methodology is presented for design of vehicle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s. Typically, the semi-active control strategies developed to improve vehicle ride comfort and stability have a switching nature. This makes the design of the controlled suspension systems difficult and highly dependent on an extensive trial-and-error process.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maps the discontinuous control system model to a continuous linear region, where all the time and frequency design techniques, established in the conventional control system theory, can be applied. If the semi-active control system is designed to satisfy some ride and stability requirements, an inverse mapping offers the ultimate control law. At the end, the entire design procedure is summarised in six step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in the design of a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Cadillac SRX 2005 is demonstrated with road tests results. Real-time experiments confirm that the use of the newly developed systematic design method reduces the required time and effort in real industrial probl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