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河北张(家口)—石(家庄)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与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耐久性路面试验路段的工程概况、设计方案和连续配筋混凝土试验段施工工艺,对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娄新高速公路起点至茶园互通段为利用原潭邵高速公路娄底连接线路段(水泥混凝土路面),中、上面层采用了橡胶沥青混凝土,同时在基层顶面设置一层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在此基础上,通过室内系列试验,研究了新型橡胶沥青的贮存稳定性、级配设计、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橡胶沥青突破传统橡胶沥青只能采用间断级配和高油石比的局限,采用了连续级配和低油石比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均能满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参数,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各项力学性能指标与材料组成有着密切关系。结合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359km路段高模量沥青混凝土使用经验,通过分析沥青混凝土模量,针对高模量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各项力学性能指标与材料组成变化的关系,研究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特性,探寻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上坡路段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反复损坏严重地影响了高速公路营运状况。对上三高速公路上坡路段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通过上坡路段路面病害处治方法的反复试验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养护效果,节约了养护成本,提高了营运质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龙岗区北通道市政工程第Ⅰ合同段沥青路面工程的施工,对SMA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有所启示,本文结合该工程围绕SMA改性沥青混合料所使用原材料的质量要求、试验路段的施工、SM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制、运输、碾压、接缝处理、开放交通以及SMA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及相关对策进行讨论,并对改性沥青SMA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控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沥青混凝土路面干缩裂缝的成因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沥青混凝土路面干缩裂缝是造成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阳江段)个别路段路面干缩裂缝的成因分析,提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经过深入的分析我国某地公路长大纵坡路段上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中所存在的车辙实际情况,分析总结出该路段中的混凝土出现车辙病害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升沥青混合料的综合性能,并且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可以有效的避免高速公路路段中出现严重的车辙病害,提高了高速公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大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选取沪杭甬高速公路杭甬段K14+890-K33+148路段做为铺设天然岩(湖)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试验路段,进行了天然岩(湖)沥青与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各项使用性能试验,试验表明:天然岩(湖)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增加、耐久性提高。经过近3a的通行验证,该试验路段未出现开裂、车辙、沉陷等病害,明显优于其它路段,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河北张石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与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耐久性路面的研究.介绍了沥青混凝土与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耐久性路面试验路段的工程概况、设计方案和施工工作,并对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高速公路的修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些大跨径钢结构桥梁工程沥青混凝土铺装施工中出现的厚度检测问题,通过地质雷达对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进行厚度检测,采用同型试块进行波速标定,避免了直接在桥面上钻芯的问题,提出了钢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质量的评定指标、评价路段长度及采样频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结合广河(广州至河源)高速公路工程中改进型级配GAC-13C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的应用实例,阐述了GAC-13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分析了它的路用性能,并铺筑试验段,根据试验段的检测结果评价GAC-13C上面层的质量和应用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罩面层,可有效地改善路面的路用性能,提高道路的服务水平,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但反射裂缝的出现会严重削弱复合式路面的这些优势,故对如何防治的问题需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介绍了混凝土桥面结构性防水粘结层的特点,然后对典型结构性防水粘结层(SBS改性沥青+碎石、橡胶沥青+碎石、SBS改性乳化沥青+碎石)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室内外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桥面处理宜采取喷砂的方式,SBS改性沥青+碎石和橡胶沥青+碎石防水粘结层均适合做桥面防水层材料,且橡胶沥青+碎石防水粘结层路用性能相对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与带肋钢筋的粘结性能,对6组钢筋-粗骨料UHPC中心拉拔试件进行了加载测试,研究了钢筋直径、保护层厚度、粘结锚固长度对粘结应力的影响,基于厚壁圆筒理论和拉梅解答分析了保护层厚度的影响. 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到了极限粘结应力的计算公式,并采用其他文献的试验结果验证了该公式的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粗骨料UHPC与钢筋的粘结锚固破坏模式与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相似,有“刮犁破坏”和“劈裂破坏”两种模式;粗骨料UHPC所需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略大于RPC,粘结锚固长度与RPC相近;保护层厚度、粘结锚固长度存在相互影响,粘结锚固长度足够时可适当减小保护层厚度;提出了带肋钢筋在粗骨料UHPC中保护层厚度和锚固长度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5.
为综合解决钢桥面体系中正交异性钢桥面结构疲劳开裂和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易损两种病害问题,本文提出了新型正交异性钢板—超高韧性混凝土(STC)组合桥面结构,基于广东省肇庆市马房大桥,开展了新型正交异性钢板—STC组合桥面结构足尺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STC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其最大拉应变达到955με而未出现开裂,因而能够适应马房大桥上的受力状态。2011年,新型正交异性钢板—STC组合桥面结构成功应用于马房大桥第11跨,各道施工工序均方便可行,且现浇的STC层经高温蒸汽养护后,未出现任何收缩裂缝。同时,实桥检测表明,增设STC层后,桥面系的局部刚度显著提高,车载引起桥面系构件中的局部应力降低了80%—92%,将有助于提高桥面系的抗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6.
与普通沥青混凝土相比,橡胶沥青混凝土具有较强的高温稳定性和抗车辙能力等优点。本文通过四川省遂宁市路面改造工程的设计实例,重点探讨了旧路改造的设计原则,旧路病害的处理,橡胶沥青混凝土原材料性能要求、和矿料级配,以及橡胶沥青在旧路改造工程中的施工注意事项。本文对促进胶沥青在混凝土路面加铺中的应用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浙江省嘉善县魏俞公路(G320至姚庄段)升级改造为例,通过对改造前公路路况检测调查分析,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会出现反射裂缝这一问题,结合多种“白改黑”技术与研究成果,提出了该路面大中修的技术方案采用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作为防反射裂缝的施工方法,重点分析了“白改黑”的应用技术要点,为同类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哈罗铁路S2标段横穿罗布泊盐湖区,地质极为复杂,受硫酸盐和氯盐等化学侵蚀、风蚀等综合不利影响,桥涵基础及主体混凝土防腐施工是一项技术难题。通过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基础采用隔断措施(基底铺装沥青混凝土隔离层、四周砌筑沥青砖墙、空隙填充C35耐久性混凝土)、外露混凝土进行防护等,提高了岩盐地质条件下混凝土的耐久性,防止桥涵基础混凝土受到侵蚀,达到了混凝土防腐的目的,为同类地区、同类工程基础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直接影响公路的质量,因而从沥青混合料的出厂、运输、摊铺、碾压以及重点部位处理等方面,阐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20.
微表处在某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表处用于预防性养护罩面填补轻度车辙和表面磨耗层,在国外既用于沥青路面,也用于水泥砼路面的罩面.在我国,微表处目前大多用于沥青路面和水泥砼桥面.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采用了微表处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